<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2-06 10:21 原文鏈接: 2016年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揭曉

       近日,2016年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頒獎典禮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隆重舉行,表彰為上海市科普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薛潮、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左煥琛、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干頻等出席頒獎典禮。

      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是經上海市科委批準,國家科技部登記同意,由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于2012年設立的科普類獎項,也是全國首個由社會力量出資的綜合性科普獎項。本年度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于5月啟動申報,在社會各界的響應和配合下,共收到146個申報項目。評審程序分為初評、復評、終評和獎勵委員會審議四個階段,邀請包括院士在內的66位專業人士組成評審團進行評審工作。經獎勵委員會審議,共評出含提名獎在內的53個獎項。今年首次設立的“科普管理優秀獎”經過獨立評審,有14位個人獲獎。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細胞所王恩多院士的“女科學家牽手‘明日科技之星’——科技創新,筑夢未來”項目、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孫興懷教授的“了解青光眼 戰勝青光眼”項目共同獲得本年度“科普杰出人物獎”。王恩多院士長期工作在科研一線,勤于科研的同時不忘作為一名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多年來致力于青少科普教育事業,熱心科普公益活動,讓更多青少年感受到科學研究的無窮魅力。孫興懷教授長期全方位地科普青光眼知識,撰寫了《了解青光眼 戰勝青光眼》一書,組織建立了上海市青光眼俱樂部,通過多媒體平臺、社區義診咨詢活動、青光眼繼續教育等宣傳科學防治理念,讓廣大群眾、青光眼高危人群、青光眼患者及其家屬、眼科醫生都能全方位了解青光眼、戰勝青光眼,達到有生之年保持有用視力的目標。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崔松的“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進行醫學科普教育實踐”項目、上海睿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葉劍的“面向科博場館的科普特種電影雙創實踐”項目獲得本年度“科普貢獻獎(個人)”一等獎。上海市衛計委的“上海市‘醫苑新星’健康傳播”項目獲得本年度“科普貢獻獎(組織)”一等獎。獲得本年度“科普成果獎”一等獎的項目是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十萬個為什么》(第六版)”和上海永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上海科教紀錄片系列》”。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方秉華等人創作的《急診室故事》醫學科普紀錄片獲得“科普成果獎(睿宏影視專項)”一等獎。“科普傳媒獎”一等獎得主是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出版社的《科學畫報》全媒體科技傳播平臺。楊浦區科委主任王志俊和閔行區科協副主席雷志術共同獲得首次設立的“科普管理優秀獎”一等獎。

      本年度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評審工作呈現出三大特點:一是堅持項目申報的“高度”。申報項目來源于政府、科研院所、大學、中學、醫院、企業、出版社、博物館、社會組織等單位或個人,科普內容既包含生物化學、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高新科技,又包含健康、安全、生態環保等生活熱點,同時還包括有中科院院士參與的歷屆曾獲得或準備申報國家級以及省部級的重大重點項目。二是堅持獎勵對象的“厚度”,加大了對基層科普管理者的獎勵力度。今年首次設立的“科普管理優秀獎”,旨在表彰那些在基層科普管理崗位默默奉獻且長期從事一線科普工作的區科委、科協、教育等部門的管理工作者。三是堅持資源整合的“廣度”。為鼓勵企業和更多社會機構共同為科普事業做貢獻,今年由上海睿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首次出資設立了“科普成果獎(睿宏影視專項)”,專題授予優秀科普影視作品,充分體現了社會各界對科普工作的關注與支持。

      在上海加快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進程中,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將繼續表彰和激勵上海科普工作者及其組織所申報的科普項目,通過優秀項目實施,為全面提升公民科學素養、助推全球科創中心建設添磚加瓦。

    相關文章

    朱良漪分析儀器創新獎申報延期通知

    各有關單位及個人:感謝大家對朱良漪分析儀器創新獎的關注和參與。經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批準,自2024年開始,朱良漪分析儀器創新獎申報截止日期由原定的5月31日,延期至每年的6月30日。歡迎各單位及個人繼續......

    中國科學院6人獲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于12月19日頒獎,共授予56名科技工作者。中國科學院共有6位科學家獲獎,3位獲進步獎,3位獲創新獎,獲獎科學家名單如下。中國科學院獲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

    2023“朱良漪分析儀器創新獎”揭曉又一項產學研戰略合作達成

    2023年11月29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大會(ACAIC2023)在浙江杭州召開。在本屆大會上,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組織頒布了2023“朱良漪分析儀器......

    地球環境研究所被認定為“西安市科普教育基地”

    近日,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西安市科學技術局發布《2023-2027年第一批西安市科普教育基地》認定結果的通知,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經雁塔區科工局推薦,通過材料審核、實地調研、綜合評估等程序,成功入......

    2022“朱良漪分析儀器創新獎”揭曉這3款創新成果獲獎

    2023年1月10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組織的“朱良漪分析儀器創新獎”線下及線上直播的頒獎典禮活動在北京中科院過程所召開,邀請了歷屆獲獎者分享前沿技術研究和未來展望。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本次......

    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補充認定名單公布

    按照《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開展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補充認定工作的通知》要求,經評審,474家單位擬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現將474家擬命名單位名單(見附件)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

    全球“精準腫瘤學患者創新獎”開放申請

    近日,拜耳宣布,第二屆年度“精準腫瘤學患者創新獎”現已開始接受申請。2022年獎項仍然專注于創新和合作,旨在改善精準腫瘤護理的可及性,解決世界各地癌癥治療的不均衡性,反映了拜耳在全球范圍內持續對癌癥群......

    LNP,大成功:KNAUER榮獲柏林勃蘭登堡大學創新獎!

    KNAUER中國總代理:北京綠綿科技有限公司,作為KNAUER中國區總代理商,全權負責KNAUER的銷售、技術及售后服務工作。售后服務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KNAUER研發生產的碰撞噴射......

    KNAUER開發應對病毒新技術——榮獲柏林勃蘭登堡創新獎提名

    KNAUER自豪地宣布,他們是今年柏林-勃蘭登堡創新獎的10名主要提名者之一。KNAUER公司因其碰撞噴射混合(IJM)技術而獲得認可,該技術可用于脂質納米顆粒的高流量生產。目前該技術正用于生產mRN......

    萊伯泰科申報的吹掃捕集技術創新獎進入大眾評審階段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秋天,象征著成熟,意味著豐收。在秋節里,總有一款儀器等待著“成熟”,等待著“收獲”。現在,由萊伯泰科申報的“吹掃捕集技術創新獎”ANTOP獎已進入大眾評審階段,期待著屬于他的“收獲”時......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