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12-11 16:31 原文鏈接: 2017“DMPK”華山論劍“質譜沙龍”十一春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2月9日,北京地區“DMPK&質譜沙龍”聯合年會在北京朝陽醫院召開,會議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辦,SCIEX中國、北京質譜醫學研究有限公司和分析測試百科網協辦。會議的主旨是將DMPK和質譜技術兩個主題的內容深入交流,廣泛拓展,促進合作和開發,使質譜技術深入應用于DMPK研究。沙龍共邀請了十幾位專家和來自各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醫院等專家學者們近200人參加了此次學術討論。質譜沙龍分上午的專家論壇和下午的青年論壇分別進行報告討論。

      DMPK&質譜沙龍合影照

      北京朝陽醫院藥事部副主任藥師李鵬飛

      會議的開幕式由李鵬飛主持,他是此次“DMPK&質譜沙龍”的主要組織者。李鵬飛講到,北京地區藥物代謝與藥代動力學(DMPK)學術論壇”于2011年發起,現在已經是第七屆了,在多個院所、高校舉辦,這是第一次走進醫院系統。質譜儀是DMPK研究中最強有力的工具,從2007年開始,每年一屆“質譜沙龍”已經走過了十一個年頭。旨在通過質譜領域的專家學者互動交流,開拓質譜在醫院應用研究的新視野,促進質譜技術在醫藥科研工作中的應用。李鵬飛介紹了到會的嘉賓和講者,也邀請了兩位年會主席進行致辭。

      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藥物代謝研究室原主任、中國藥理學會第十屆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張振清

      北京地區DMPK的創辦人之一,他為此次DMPK&質譜沙龍致辭。大家齊聚朝陽醫院,感謝劉麗宏主任的團隊的精心準備。DMPK會議于2011年開始是第一屆,至今已經是第七屆了,會議當時的初衷是受北京科委的委托,后來搞成民間的組織,每年至少一次,以沙龍的形式舉辦,學術交流火花碰撞幾率高。感謝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醫院等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希望我們會辦得越來越好!不局限在藥物代謝,希望在其他領域也得到廣泛關注,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北京朝陽醫院總藥師、藥事部主任 劉麗宏

      劉麗宏是質譜沙龍的創辦人,她為這次質譜沙龍致辭。劉麗宏說,非常高興“DMPK”走進朝陽,走進朝陽醫院,一起辦聯合年會,我們的力量更加壯大了。時光如梭,歲月如歌,今天我們的質譜沙龍年會已經走過了十一個年頭了。在這中間我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得到了很多專家的支持。我希望這個論壇成為年輕人夢想起步的助力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學科發展,有更多的科學合作的機會。再次感謝張振清教授對我們醫院系統的關注和支持,也特別感謝AB贊助公司和協助單位對我們工作的支持,預祝大家在今天的交流中有所收獲,預祝大家來年事業興旺、身體健康!

      質譜沙龍現場討論

      上午的專家論壇由張振清、劉麗宏主持,由來自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藥理學系主任薛明、軍科院毒物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李樺、軍科院毒物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莊笑梅、首醫大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藥師趙立波分別作報告。

      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藥理學系主任薛明

      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藥理學系主任薛明帶來報告《缺氧對藥物代謝動力學的影響及分組機制》。缺氧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氧供應不足或是利用不足的時候就會缺氧。輕度缺氧的時候會造成代謝機制變化,比如人的一種機能反應;比如在登山、航海或是航空的時候都可能出現這種現象。如果缺氧的情況加重或嚴重缺氧,就會導致身體的生化功能、或是器官的重大改變,這種改變可能導致相關疾病或是相關疾病的加重,比如哮喘、慢阻肺、心血管、新功能不全等等。缺氧可以改變代謝過程、可以改變組織器官功能、當然對藥物的代謝、外延物的代謝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肯定會增加也可能會減少,對代謝的影響不外乎轉運和轉化,對轉運或轉化實際上會導致臨床后果,比如毒性/耐藥性的改變。這次報告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缺氧相關的組學結果、第二部分石油化工的藥物對缺氧化學動力學的改變、第三個部分探討改變的分子機制。薛明介紹了采用上述研究方法,研究了紅景天苷等藥物對缺氧的治療和作用機理。

      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研究員 李樺

      軍科院毒物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李樺帶來的報告是《問題導向的新藥DMPK研究》。李樺講到,新藥發現和開發中的DMPK研究分為幾個階段,早期ADME先導物優化和候選化合物選擇、臨床前DMPK評價、臨床人體DMPK、上市后的DMPK研究。代謝性DDI對新藥ADME的影響包含以下方面:1.吸收-攝取和外排轉運體,抑制或誘導;2.分布-蛋白結合、攝取和外排轉運體,抑制或誘導;3.代謝-藥物代謝酶,抑制或誘導;4.排泄-攝取和外排轉運體,抑制或誘導。

      在結語中談到,TNP是Pgp,CYP和UGT的底物,體內代謝清除機制復雜。Pgp和MRP2調控TNP膽汁清除、腸肝循環和PK末端消除相,在TNP的PK和清除中發揮重要作用。TNP臨床擬用于戒毒防復吸,需要相對長期給藥;高活性、低血藥濃度和緩慢消除是維持藥效、提高依從性的重要特性;P-gp或MRP2調控可能改變TNP的PK行為 ,打破原有平衡,影響藥效必要時需要調整給藥方案。戒毒者通常服用多種藥物,臨床需要監控TNP可能得DDI。

      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藥物代謝研究室主任 莊笑梅

      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藥物代謝研究室主任莊笑梅帶來的報告《高原病模型大鼠肝肺藥物代謝酶的動態變化》。高原是人類最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之一,我國高原面積廣闊,約占我國國土面積的1/3,多屬戰略要地,低氣壓、低氧、低溫、大風和強輻射是高原環境的主要氣候特征,其中低氧是高原病最主要致病因素。隨著海拔增加,急、慢性高原病發病率呈現逐漸增高趨勢。高海拔地區,多種傳染病、常見病、慢性病的發病率較高,如布魯氏病,高原高血壓、低血壓,皮炎、睡眠障礙等。慢性高原病是長期居留高原人員的易患病,嚴重危害高原人員的健康。駐藏部隊由于高原低氧可影響健康和戰斗力。

      莊笑梅又談到了研究背景,慢性高原病(高原紅細胞增多癥HAPC)是當機體暴露在高原低氧環境時,骨髓紅細胞代償性過度增生,循環血中紅細胞顯著增加,導致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進而引起一系列癥狀和體征的臨床綜合征。其危害性非常大,包括頭痛、心悸、氣短、胸悶、乏力;低氧血癥導致腦力、體力作業能力嚴重下降;誘發高粘血癥和肺動脈高壓,并發高原腦血栓、腦出血。

      莊笑梅最后講到幾個重要研究:藥代動力學(DMPK)與合理用藥、藥物代謝酶的器官分布、肺臟對藥物清除的貢獻等,得出的結論如下:高原減壓低氧對主要CYP有影響;肝臟和肺臟CYP酶的變化不同;CYP酶的變化隨暴露時間呈現動態變化;高原用藥需要考慮藥物代謝酶的變化。

      首醫大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藥師趙立波

      首醫大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藥師趙立波帶來的報告是《以磷酸肌酸鈉的PK研究為例談談內源性物質藥代研究的主要關注點》。趙立波講到,磷酸肌酸鈉藥物作為研究對象經過藥代動力學參數統計分析后得出的結論如下:1.繪制在首次和末次的PCr、Cr和Cre的血漿藥物濃度-時間曲線及所有受試者個體和總體平均血漿樣品血藥濃度-時間曲線,描述PCr、Cr和Cre的轉化關系;2.對于PCr及其代謝產物Cr,采用藥代動力學非房室模型擬合;對于Cre,預實驗結果證實,給藥后其濃度與給藥前基底值相比變化不大,故對Cre步進行藥代動力學參數計算;3.對比首次和末次治療中,PCr和Cr藥代動力學參數的差異,正態分布下進行t檢驗,或進行非參數檢驗,P<0.05被認為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評估注射用磷酸肌酸鈉多次給藥后是否具有藥物蓄積效應。

      趙立波還講到在本次預試驗共納入6例心肌炎患兒,按照臨床試驗方案。受試者年齡在8-16歲之間,均采用2g bid的給藥方案連用7天磷酸肌酸鈉,得出的結論和成年健康志愿者的藥動學參數對比后,可以發現,同等劑量患兒體內低暴露略低,這可能與兒童血流速度快,藥物在體內額消除速率快有關。因本預實驗樣本量較小,這一結論還需在正式試驗中進一步驗證。最后趙立波總結了這次報告內容:1.開發了檢測人血漿中PCr及其代謝產物的檢測方法;2.初步研究了PCr在感染性心肌炎患兒的藥代動力學;3.簡要綜述了內源性物質藥代研究的主要事項。

      下午的青年論壇由李鵬飛、杜萍主持,由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研究員張穎、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實驗室副主任王琰、中國醫學院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賀玖明、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室主任魏敏吉、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副研究員湯瑤、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副研究員聶波、中科院藥物創新研究院北京中心藥物代謝部技術總監李敬來、SCIEX中國臨床事業部經理朱林分別作報告。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研究員 張穎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研究員張穎帶來的報告《中西藥藥物相互作用研究-實踐與思考》。中西醫結合治療是我國臨床診療的特色和優勢,中西藥聯合應用是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文獻資料中關于醫療機構中中西藥聯用處方的統計雖沒有公開確切的統計數據,但根據發表的中西藥聯用處方專項先評結果可知,中西藥聯用處方在門診處方中的占比范圍32.4%-87.1%不等。從這種意義上說,中西藥聯用是我國最大的醫療現實和臨床問題毫不為過。接下來張穎比較分析了現有的研究進展和現狀,比如藥物相互作用機制,藥物代謝性相互作用研究方法,提出中西藥相互作用的研究重點為:西藥往往有明確的治療窗和量效關系,由中藥聯用引起的相互作用有明確的臨床指標和表現,因此中藥影響西藥的HDI研究有更為清晰和迫切的臨床需求,也是目前研究集中之領域。HDI研究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現實意義。接下來張穎詳述了課題組開展的心血管類中藥制劑藥物相互作用研究項目,該課題選用10種臨床使用率最高的制劑為研究目標,考察它們對代謝酶轉運體的影響,并得出了實驗結論。張穎指出,中藥制劑并沒有顯示在藥物合并用藥方面特殊的安全性,需要在聯合用藥中予以關注。最后對研究的展望是:目前取得的定性結果對臨床用藥有指導意義,但仍難以準確預測臨床中個體產生的相互作用水平。能夠早期預測HDI也可以更早做好臨床研究決策,嘗試運用轉基因技術培育具有人源化肝臟動物,也是一條值得探索的早期評價方法。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實驗室副主任 王琰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實驗室副主任王琰帶來《腸道菌與臨床個性化治療》的報告。王琰講到,腸道菌群是人體第二基因組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與人體關系最為密切的環境因素。它們能促進腸上皮細胞的分化與成熟、激活腸道免疫系統、調節宿主能量存儲與代謝,甚至參與調節神經系統功能,因此,在人體各系統的發育及功能調控方面都發揮重要的作用。腸道菌群分布與功能穩態的維持和破壞,與宿主的健康和疾病存在密切關系。基于腸道菌的J1604抗抑郁PK/PD分子機制,課題組進行了抑郁癥的病因及藥物進展分析,包括強迫游泳實驗、糖水偏愛測試、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分析(芯片)實驗等。課題組還進行了基于腸腦軸代謝通路芍藥內酯苷抗抑郁分子機制的研究,結論是抑郁模型鼠經過Alb治療后抑郁癥狀明顯改善;Alb的治療效果與抑郁模型鼠腦中苯甲酸呈正相關,推測芍藥內酯苷抗抑郁活性是通過苯甲酸發揮的。同時王琰還談到腸道菌調控下生物堿藥代動力學及藥效作用機制新發現,課題組還研究比較了生物堿(如小檗堿 )和二甲雙胍對腸道菌的影響等。

      中國醫學院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副研究員 賀玖明

      中國醫學院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副研究院賀玖明帶來的報告是《臨床生物分析中的質譜技術、方法與應用研究進展》。賀玖明談到,臨床醫學、精準醫學的發展需要多學科、多手段的交叉與融合,質譜技術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質譜技術是提供物質結構、含量信息的最重要科學儀器之一;而離子源是質譜儀的“心臟”,是質譜儀的關鍵及核心技術。質譜技術在臨床生物分析領域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發展空間;質譜(成像)技術,代謝組學有望積極推動精準醫學的發展及其個體化診療、新藥研發的進程;質譜成像技術通過原位可視化分析,直觀顯示不同分子在生物組織中的空間分布,顯示出成為最為理想分子影像技術之一的發展前景;質譜成像技術與代謝組學相結合,可獲得全面、原位的分子時空動態變化信息,實現不同分子的同時直觀可視化分析,為藥物或候選新藥的藥效及毒理作用機制的研究,以及腫瘤生物標志物的原位篩查及免標記分子病理診斷的研究等提供新穎的研究手段。接下來詳述了幾大方面:GPLC規范的臨床、非臨床的藥代動力學生物樣本分析的技術平臺;基于LC-MS技術的高通量定量代謝組學研究分析方法;發展新型離子化質譜技術,構建質譜成像技術及方法;代謝組學與質譜成像技術相結合,提出并發展“原位代謝組學分析新方法”;并特別展開介紹了質譜成像(原位)代謝組學方法及其分子病理診斷應用。

      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室主任 魏敏吉

      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室主任魏敏吉帶來的報告《抗菌藥物PK/PD指導原則介紹及案例》。魏敏吉首先提出,生物樣本測試結果的差異不能簡單歸結于個體差異所致。比如同一批PK樣品,兩家單位同時測試,分別上報,均值結果相差70%。許多跨國公司的產品在整個臨床開發期間,樣本測試是在一個實驗室中完成,同一人群的PK數據非常一致,這些人群中包括了不同種族,研究時間可跨越5-10年。所以應考慮眾多影響數據準確性的因素,首先,考慮嚴格質量體系建設可以預防的問題;其次,考慮嚴格、規范的方法學驗證可以克服的因素,這些因素不影響分析批的接受,但會造成分析結果的不準確;第三,考慮目前尚不能通過常規方法學驗證未完全克服的因素,以防分析陷阱。接下來魏敏吉主任舉例了抗菌藥物研發的研究實例。小結中魏敏吉強調,首先,提高測試數據的質量是分析測試人員始終圍繞的重點,在有測試數據質量做保證的前提下,對研究數據的進一步挖掘和利用才成為可能(比如儀器設備、人員素質、質量體系)。其次,對數據充分利用需要掌握一些相關的知識,如對PPK、PK/PD、建模與仿真知識的掌握、對定量藥理學、系統生物學知識的掌握,機器學習、神經網絡等大數據處理方法的掌握等。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副研究員 湯瑤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副研究員湯瑤帶來的報告《抗體類新藥臨床前藥代及毒理學評價》。全球生物藥發展趨勢強勁:根據全球50家大型制藥企業額所有重磅生物制藥(銷售超過10億美元的產品),2013年全球重磅生物藥物總銷售額達1420億美元,年增長率為9.1%,2014年全球銷售額近1500億美元,2018年更將突飛猛進。接下來分述了GLP規范,抗體生物分析方法,TK/PK實例分析,和總結展望。生物分析方法涉及的檢測方法包括:LBA-ELISA,MSD,LC-MS/MS,Biacore,SPR,Gyolab,CE/PAGE,FACS,標記示蹤技術等,指導原則包括:EMA,FDA,CFDA,MHLW,ICH等。接下來比較了FDA和中國的生物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多項挑戰性問題。接下來舉例了美妥珠的生物分析方法。在總結展望中湯瑤談到,在抗體藥物領域的中國專利申請中,國外來華申請約占60%,國內申請僅占40%。在中國,國外來華的前10名申請人全部為企業,國內前10名申請人中則僅有1家企業排名第八。新靶點、新結構少,以5個靶點(HER2,CD20,VEGF,EGFR,TNFa)仿制居多。2015《中國藥典》及《生物類似藥研發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的相繼出臺,預示著生物大發展的新藥研發朝著更加科學、規范、真實、創新的里程碑邁進。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副研究員 聶波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副研究員聶波帶來的報告《健康志愿者單劑量單次和多次口服磷酸川芎嗪片藥代動力學研究》。該項目是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課題“中藥新藥臨床評價研究技術平臺”的要求,首先構建了I期臨床試驗平臺,包括:I期臨床試驗病房建設,藥代動力學實驗室建設,試驗平臺研究團隊,試驗平臺制度規范的制定,對軟件、硬件、規范制度及研究團隊的檢驗。聶波同時帶來了兩個實驗。實驗一、磷酸川芎嗪在健康人血液中高分辨質譜的鑒定。實驗二、磷酸川芎嗪在健康人血液中四級桿質譜定量分析。均取得了相關成果進展。

      中科院藥物創新研究院北京中心藥物代謝部技術總監 李敬來

      中科院藥物創新研究院北京中心藥物代謝部技術總監李敬來帶來的報告《BE試驗生物樣本分析的常見問題與應對策略》。李敬來首先比較了FDA和CFDA中對于生物等效性的表述差異,指出生物分析的目的是得到可靠、無限接近真實值的測定值。接著他將生物分析常見問題和應對策略分為七個部分展開來講,包括基質效應、殘留問題、穩定性問題、原型與代謝產物、內源性藥物分析、內標分析和溶血性問題。最后得出的結論是:BE評價中的藥物性質千差萬別,生物樣本分析時,需要對藥物的BCS分類、溶解度、吸收速率、晶型、化學穩定性、藥物代謝產物及活性代謝產物、高脂飲食影響、代謝酶P450代謝情況、酯酶代謝、血球分布比、取樣點設計、文獻檢測方法、高變異與否、窄治療窗與否等進行文獻充分調研,全面了解藥物的藥理、藥代、毒理特性和作用機制,做到有的放矢,藥物檢測時需要“Case by Case”進行。

      SCIEX中國臨床事業部經理 朱林

      SCIEX中國臨床事業部經理朱林帶來的報告是《質譜在生物分析和臨床檢測中的新技術和進展》。朱林講到串聯質譜(LC/MS/MS)在臨檢試驗室的應用已經很多,比如:大型綜合性醫院、兒童醫院、醫學獨立實驗室等,涉及科室如:婦產科,兒科/老年人病科,內分泌科,心血管科,肝膽科,腎臟內科等,與傳統方法相比串聯質譜具備三點優勢:(1)高靈敏度,高準確度,高特異性;(2)重現性好;(2)可多重檢測。接下來朱林介紹案例: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主要包括:腎素、血管緊張素原、血管緊張素、醛固酮。作用是:檢測血漿中AngI的含量,是輔助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分型診斷、治療及研究的重要指標,可對一些有關腎臟疾病的診斷、治療及發病機理進行探討。在臨床上,以血漿醛固酮與腎素活性比值(ARR)作為篩查指標,很多血鉀無異常的原醛患者得以明確診斷;美國內分泌協會的新版原醛癥管理指南明確推薦使用ARR對疑似患者進行篩查,并通過醛固酮抑制試驗進行確診,醛固酮的精準檢測在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案選擇(尤其手術)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最后朱林希望SCIEX質譜可以更精準地為健康服務。

    相關文章

    深圳市分析測試協會:征集分析測試行業團體標準

    近日,深圳市分析測試協會發布了征集分析測試行業團體標準的通知,文中表示:團體標準是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為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針對行業發展的技術空缺或痛點難點而制定團體標準。團體標準是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2022年學術峰會通知(第二輪)

    望各位專家同仁積極報名參會,點擊關注微信公眾號“標記免疫資訊”在服務“會議注冊”菜單欄登記報名。“標記免疫資訊”是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唯一注冊認證的官方公眾號。......

    預算近1100萬元!某大學將購置穩定同位素質譜儀等設備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東北農業大學分析測試共享中心激光共聚顯微鏡等儀器設備采購及服務(二次)招標公告,該單位預計花費1085萬元購置穩定同位素質譜儀,激光共聚顯微鏡及其他儀器設備,其招標公告具體信息如下:項......

    通知!分析測試協會推薦中國專利獎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測協發字〔2021〕19號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關于推薦“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的通知各會員單位: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是“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的推薦單位之一。現面向會員單位開展組織推薦工作。請......

    《打造公益服務平臺,開通科技直播欄目》

    邀請函  各相關單位、各位新老朋友:您好!成立于1979年的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作為全國最早成立的省級學會,為推動北京地區、帶動全國其他省市自治區相關學會協會的分析科學和測試......

    2021年度分析測試技術獎(BCEIA金獎)申報通知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分析測試技術獎(BCEIA金獎)申報通知各中國參展公司和單位:為促進我國分析測試儀器技術的發展和水平的提高,鼓勵創新,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分析測試儀器產業化和市場化,中國......

    2021第一期ANTOP獎開放申報啦~

    記錄分析測試行業前行的每一步,2021年第一期ANTOP獎項開放申報啦~ 申報即刻開放,我們希望尋找并記錄下這樣的你:您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個人,只要在分析測試行業取得的各類可證明的突出成績......

    “創新質譜技術、惠及精準醫藥”2020質譜沙龍會議圓滿舉辦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0年12月20日,北京地區“質譜沙龍”學術交流年會在人衛酒店隆重舉行。本次年會主題是“創新質譜技術、惠及精準醫藥”。隨著質譜技術的飛速發展,已廣泛應用于精準醫藥和臨床檢驗。年會由......

    風雨二十五載,高校分析測試分會正式成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0年11月11日,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廣東工業大學承辦的第二十五屆高校分析測試中心研究會年會暨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高校分析測試分會成立大會在美麗的羊城隆重舉行。本次大會共有120......

    盛會重啟載譽歸來相約BCEIA2021學術報告會

      第十九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以下簡稱BCEIA)將于2021年9月27-29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天竺新館)召開。BCEIA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每兩年舉辦......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