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日大學科技創新論壇在線上線下舉辦。湖北省科技廳供圖
11月28到29日,2022年中日大學科技創新論壇在武漢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與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共同主辦,湖北省科技廳承辦。來自中日雙方近30所大學校長、近120名代表通過線上方式參加了本次論壇活動,中國科技部外專司副司長李昕、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副主任夏兵、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吳駿,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學術統括管北山浩士、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名譽理事長沖村憲樹、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理事甲田彰等參加會議并致辭。
吳駿指出,湖北一直高度重視與日本的科技創新與人才交流,與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長期保持友好的合作,雙方互訪頻繁,高校院所、企業研發合作項目逐年增多。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際,將繼續發揮湖北與日本在科技領域的互補優勢,加強溝通協調,開展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的科技創新合作,推動中日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行穩致遠,共同譜寫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本次論壇由主論壇、分論壇和研討交流會組成。主論壇上,北海道大學校長寶金清、廈門大學校長張宗益、御茶水女子大學校長佐佐木泰子、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圍繞“后疫情時代如何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和一流大學”的主題,聚焦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所面臨的突出問題、共性挑戰、創新需求等熱點話題,作了主旨演講。
分論壇圍繞“中日大學共同開展國際合作和人才培養的新機制和新模式”和“如何發揮大學的科研和人才優勢,服務社會發展進步”等議題邀請中日兩國20多所知名大學校長展開研討。研究交流會聚焦農業、中醫藥、低碳等三個領域,邀請中日大學所屬研究人員進行了學術交流和分享,為開展務實合作打下基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44.shtm2023年湖北省科技工作會議在武漢召開。李思輝攝1月7日,2023年湖北省科技工作會......
研究團隊提出高載藥量新型納米制劑清除腫瘤干細胞新策略。受訪者供圖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大殺手,實現精準治......
華中科技大學所屬醫療機構醫護人員正在救治重癥患者。華中科大供圖華中科技大學所屬醫療機構醫護人員正在緊張工作。華中科大供圖《中國科學報》獲悉,12月30日,華中科技大學向該校附屬協和醫院、附屬同濟醫院、......
一段時期以來,在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稱導師為“老板”之風盛行,有的是研究生背地指稱,有的是公開場合當面呼喚,一些教授、導師似乎也習以為常,有的默然許之,甚者樂在其中,這實在不是一個正常現象。眾所周知,......
使用高污染燃料和使用清潔能源對比。華中科技大學供圖你愛做飯嗎?“愛做飯的人更健康。”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公衛學院鄔堂春院士與北京大學李立明教授團隊研究發現:使用清潔燃料的烹飪活動有益健康。科學證據表明,......
基于基因組數據和化石證據的雀鱔目魚類系統發育與生物地理學過程。受訪者供圖雀鱔目魚類是起源年代久遠,并存活至今的一個類群,其化石記錄可以追溯到1億5千萬年前的地層中,因此,雀鱔目魚類的物種分化可以很好地......
武漢市黃陂區兩會開幕。李思輝攝《中國科學報》記者27日從武漢市黃陂區兩會上獲悉,2022年黃陂區凈增高新技術企業近百家,總數超過33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247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同比上年翻番。武......
無人駕駛卡車在駕駛員不作任何操作情況下完成巷道作業。受訪對象供圖“人在屋里坐,礦自采出來。”12月16日上午,湖北制造的首臺地下礦山無人駕駛卡車,在湖北宜昌市樟村坪鎮投入試運行,這標志著湖......
中科院精密測量院國家野外站測量隊隊員抵達南極。受訪者供圖《中國科學報》記者從中科院精密測量院獲悉,該院大地測量國家野......
科研人員桑鵬在南極開展科考工作。受訪者供圖“雙龍奔騰探南極,雪地科考豎紅旗。”近日,中科院精密測量院大地測量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