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2024學術峰會開幕
2024年4月18日-20日,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舉辦的“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2024學術峰會”在湖北襄陽盛大召開。本屆學術峰會以“精準診斷、維護健康”為主題,邀請了業界著名專家學者分享前沿學術研究成果和未來發展趨勢。峰會首日舉辦了開展儀式及新產品發布會,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普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翊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鴻宇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發布了最新產品技術及解決方案。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2024學術峰會
湖北省檢驗學會主任委員 孫自鏞教授
孫自鏞教授在致辭中熱烈歡迎各方來賓,并感謝他們為湖北省檢驗學會提供學習機會。他提到標記免疫分析技術在生物檢驗中的活躍地位,以及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在主任委員顏光濤教授的領導下,對促進該領域發展的貢獻。她強調了襄陽市的文化底蘊和自然環境對醫學研究和學術交流的重要性,并回顧了湖北省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40年的發展歷程。最后孫自鏞教授表達了對本次峰會主題的支持,并期望通過分享和交流推動技術創新與發展,最后祝愿大會成功并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襄陽市科技局黨組書記 習德成
襄陽市科技局黨組書記習德成歡迎中國分析特色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2024年學術峰會在襄陽召開,他強調峰會對推動科技創新、臨床醫學研究與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提到襄陽正在推進醫療中心建設,發展醫藥健康產業,并獲科技部行政許可。期待峰會加強合作,推動體外診斷領域發展,吸引科技人才來襄陽,并祝愿峰會成功。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監管司 王樹才副司長
王樹才副司長祝賀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2024年學術峰會在襄陽召開,強調體外診斷領域的重要性和近年技術進步。提到醫療器械產業朝陽主題,需監管機構與行業合作以促進高質量發展。藥監部門推動審批改革、優化程序,鼓勵企業創新并滿足臨床需求。指出中國醫療器械產業鏈存在短板,需提升技術和監管,確保產品質量安全,最終實現創新發展和提高服務水平。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大會主席 顏光濤教授致辭
顏光濤教授歡迎參會嘉賓齊聚歷史文化名城襄陽。他回顧了專委會九年的發展歷程,在專家和學會的支持下,已搭建起臨床醫學與分析測試學等領域學者交流的重要平臺。顏教授強調,盡管面臨挑戰,但團結與協作是發展的關鍵,襄陽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底蘊,為與會者提供了交流學習的良好環境。他相信,通過互相學習和交流,能夠推動行業持續發展,為健康中國做出貢獻。最后,顏教授預祝與會者學習圓滿,收獲愉快。
大會主旨報告
清華大學化學系 林金明教授
報告題目:《微流控疾病診斷技術研究進展》
林金明教授指出微流控細胞分析技術正處萌芽階段,他展示了通過微流控技術實現的細胞培養與檢測成果,并指出微流控芯片在細胞共培養和活性單細胞分析等領域具有巨大潛力。這些應用將推動新藥開發、疾病機制研究和治療等領域進步。林教授強調微流控芯片技術的創新性和重要性,期待其在未來成為生命科學研究的先進分析手段。
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醫學檢驗產業分會會長 宋海波教授
報告題目:《IVD活躍度、行業發展、上市企業指數研究》
宋海波教授深入剖析了體外診斷(IVD)產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他指出,新冠疫情對IVD產業活躍度產生顯著影響,新冠產品相關企業營收增長明顯。集采政策雖降低產品價格,但應關注其對創新動力和與發達國家差距的影響。后疫情時代資本對IVD行業信心減弱,投融資活動減少,產業整體已經進入調整期。未來中國IVD企業具有巨大發展空間,尤其在滿足本土需求及海外市場拓展方面。宋教授呼吁廣大同仁共建良好產業生態,推動體外診斷事業進步。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大會主席 顏光濤教授
報告題目:《醫研校企聯合—共建標記免疫分析未來》
顏光濤教授在報告中強調,新冠疫情及政策調整對IVD產業發展提出新挑戰,需保持人才、合作與初心,推動產業進步。他介紹了標記免疫分析技術的重要性及廣泛應用,并指出IVD產業面臨行業集中度高、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顏教授提出醫研校企聯合策略,整合各方優勢,推動產業發展。他強調醫院、研究機構、高校和企業應緊密合作,共同推動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通過教學合作,加強醫研校企互動,實現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顏教授呼吁各方攜手合作,共建標記免疫分析美好未來,提升我國IVD產業國際競爭力。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學統計室主任 姚晨
報告題目:《體外診斷試劑臨床實驗設計要點》
姚晨主任在報告中深入探討了體外診斷試劑臨床實驗設計的要點。他指出,診斷實驗的核心在于評價其診斷性能,包括靈敏度、特異度等指標,這些指標對于理解實驗在不同應用場景的適用性至關重要。數據分析方面,需采用恰當的方法,如ROC曲線和AUC計算,以準確評估診斷性能。同時,數據質量與合規性也不容忽視,應確保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保密性,并遵守倫理法規。姚晨主任還強調了體外診斷試劑在臨床應用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未來趨勢,包括臨床研究數據的標準化和共享,以及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首席硏究員、國家市場監管營養與健康化學計量與應用重點實驗室主任 李紅梅教授
報告題目:《心腦血管與腫瘤標志物臨床檢驗標準化技術發展與挑戰》
李紅梅教授在報告中深入探討了心腦血管與腫瘤標志物臨床檢驗的標準化技術發展與挑戰。她指出,隨著IVD市場的快速增長,標準化成為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報告強調了計量學在標準化中的重要作用,介紹了前沿技術在標準化過程中的應用,并指出了標準化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未來,標準化技術將進一步提升臨床診斷效能,推動精準醫療發展。
參展商展示區
參會人員合影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劉杰、研究員駱菲菲團隊,揭示了STING激動劑誘導單核細胞內源性PD-L1介導免疫抑制的全新機制,并提出通過STING信號重編程提升治療療效的新策略。3月10日,相關研究發表于......
為什么被蚊子叮咬后,撓癢癢能帶來片刻的愉悅?通過小鼠實驗,科學家們發現:撓癢癢能激活一種免疫反應,有助于保護皮膚免受有害感染。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人們會覺得撓癢癢很滿足。近日,相關研究發表于《科學》。“......
2024年12月2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慢阻肺早期疾病演進相關機制和靶標發現”2024年度進展交流會在杭州召開。會議由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浙江大學醫學......
一、出臺背景近年來,全球和我國百日咳疫情回升,我國小月齡嬰兒和學齡兒童發病風險有所升高。根據我國百日咳等傳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進一步加強對小月齡嬰兒和學齡兒童的免疫保護,國家疾控局、教育部、工業和......
水稻是重要的主食來源。真菌Magnaporthe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的嚴重病害。有研究發現,抗病受體NLR類蛋白在植物免疫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并在分子抗病育種中得到廣泛使用。而NLRs介導的......
無論是人類還是細菌,生命過程中都會面臨病毒的威脅。你知道嗎?細菌雖然比人類簡單,卻也有自己的“免疫系統”用來保護自己免受感染。北京時間12月13日,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藥理系、重慶中國藥科大學創新研究院......
為促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發展和推廣應用,根據天津市重大技術裝備的發展現狀,在廣泛征求相關重點企業意見基礎上,經組織行業知名專家評審論證,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制定了《天津市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
2024年11月18日,實驗室行業的璀璨盛會——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China)和上海實驗室規劃建設與管理大會(labtechChinaCongress)在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揭幕。......
2024年12月12-13日“第七屆中國武漢光谷生物學術年會暨生物制藥質量分析技術論壇”聚焦新型疫苗質量工藝開發,蛋白/納米抗體ADC質量與工藝,核酸藥物領域的最新動態、生產工藝變革等內容,實現深度交......
9月3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醫產協同示范項目荻碩貝肯免疫與代謝特檢平臺啟動儀式在中關村通州園一方健康谷舉行。該平臺將進一步豐富漷縣醫藥健康產業集聚區及副中心免疫醫學科學研究及服務能力,為北京城市副中心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