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浙江省教育廳支持,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和浙江大學共同主辦,正方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的“2024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大會”在杭州舉行。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數智教育 引領未來”,來自全國近千所高校的200余位校領導和2600多位老師現場參會。
開幕式現場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供圖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杜玉波在致辭中指出,在推進教育數字化進程中,高等教育理應成為數字教育變革的引領者、先行者和創造者,主動超前布局,打造更加開放、更高質量、更有韌性的高等教育新生態。
他強調,要從四個方面尋求突破,以數智技術賦能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一是推動數智技術融合應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無論數智技術如何融合應用,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把知識傳授、素質提升、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融為一體、貫穿始終。二是釋放數智技術發展潛能,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高校要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育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地結合起來,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重要支撐。三是破除數據要素流動壁壘,提高教育治理效能。要從教育現代化的戰略高度系統規劃、整體布局,不斷完善與數字時代相適應的教育治理模式。四是塑造數字化賦能國際交流合作新形態,打造數字化旗艦項目。要以中國為關照、以時代為關照,依托優勢、著眼特色,差異化拓展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進路。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在致辭中表示,高校作為現代化人才培養、數字化理論研究和數字治理實踐的主要陣地,是推進教育數字化的重要力量。
他表示,面向未來,浙江大學期待與社會各界一道,致力于打造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大會品牌,集聚力量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要,加快構建多元協同、跨域合作的教育數字化生態圈,在探索數字時代教育新形態、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為以數字化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助推教育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次大會包括主旨報告環節、平行會議及專題工作坊。在主旨報告環節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鄭慶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工業大學校長高翔等眾多高教界人士分享了他們對于高等教育數字化的認識。
開幕式上還進行了“高校治理體系中數字化能力發展指數研究”啟動儀式,“教育數字化研究系列成果”發布儀式。在后續的平行會議上,近30位專家學者還將圍繞 “教育教學智能化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人工智能模型在教育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師生數字化素養與智能應用能力提升”等熱點問題作專題報告。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的決策部署和上海市相關工作要求,上海市教委積極推動本市教育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研究形成《上海市教育領域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專項行動計劃》......
關于廣州中醫藥大學重大設備更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粵發改投審〔2024〕76號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關于報送廣州中醫藥大學重大設備更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函》(廣中醫政〔2024〕176......
又是一年高考季,不少家庭會關心:教育能阻斷相對貧困的代際傳遞嗎?去年,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胡德鑫和該學院碩士研究生田云紅刊發了《教育能阻斷相對貧困的代際傳遞嗎?——來自中國家庭追蹤調查的經驗證據》的......
中新網重慶6月23日電(記者鐘旖周毅)高校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22日獲悉,從2021年起,重慶大學啟動實施“頭部企業”工程,三年來,已與國家電網、中國商飛、國家能源集團等28家“頭部企業......
近年來,飛速發展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重塑生產力的同時,也給高等教育領域帶來了顛覆性變革。然而,它所具有的“技術雙面性”很可能引發“流利但不真實”“道德偏見”“技術依賴”等問題,這將影響高等教......
遼寧省制定并發布了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旨在響應國家號召,促進經濟全面振興。方案規劃到2027年,通過設備更新、技術改造、消費刺激和循環利用等行動,實現工業、農業等多個領域設備投資顯......
2024年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舉辦黨紀學習教育輔導報告會暨讀書班結班式,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作結班講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張賀福圍繞學習《習近平關于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論......
為推動局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按照黨中央關于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統一部署,5月27日至29日,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舉辦黨紀學習教育讀書班。局黨組書記、局長申長雨作讀書班開班講話。讀書班期間,局領導與參訓學......
2024年5月15日,中國疾控中心(以下簡稱中心)2024年科教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中心施小明副主任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心直屬各單位科技和教育培訓工作主管領導、部門負責人,中心科技處、教育培訓處全體工作人......
5月18日,“人工智能賦能研究生教育研討會”在中國傳媒大學召開。會上,專家們圍繞人工智能賦能研究生教育的變革與機遇;人工智能賦能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研究生教研學與評價方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