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定原理】陣發性寒冷性血紅蛋白尿(paroxysmal cold hemoglobinuria,PCH)患者血清中有一種特殊的冷反應(Donath‐Landsteiner,D‐L)抗體(主要是IgG),當溫度低于20℃時(尤其是0~4℃),冷抗體結合于自身或健康人的紅細胞上,發生凝集,并吸附補體,但不引起溶血。當溫度升至37℃時,即發生溶血。【標本要求】常規抽取靜脈血3ml,無需抗凝,立即送檢。【結果報告】取血后,每管1ml 分成三管(A、B、C 管),待凝固后在不同溫度下(A 管置37℃1 小時;B 管置4℃1 小時;C 管置4℃30 分鐘后,再置37℃30 分鐘)后觀察血清顏色(變紅說明有溶血)。如果C 管溶血、A 和B 管不溶血即報告冷熱溶血試驗陽性,如三管均不溶血即報告陰性。冷熱溶血試驗:#性。【參考范圍】正常人陰性。【臨床意義】PCH 患者陽性。某些病毒感染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閱讀全文
一、紅細胞破壞過多的檢查外周血液常規 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含量減低,血涂片中可見破碎紅細胞、異形紅細胞等。出現典型的異形紅細胞或自身凝集現象時,可提供溶血原因的線索。血漿游離血紅蛋白測定意義 正常血漿只有微量游離血紅蛋白,>40mg/L是溶血尤其是血管內溶血的重要指標,如陣發性睡眠血紅蛋白尿、
01、紅細胞破壞過多的檢查外周血液常規 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含量減低,血涂片中可見破碎紅細胞、異形紅細胞等。出現典型的異形紅細胞或自身凝集現象時,可提供溶血原因的線索。血漿游離血紅蛋白測定意義 正常血漿只有微量游離血紅蛋白,>40mg/L是溶血尤其是血管內溶血的重要指標,如陣發性睡眠血紅蛋白尿
貧血是指外周血單位容積內血紅蛋白量、紅細胞數和(或)血細胞比容低于參考范圍下限的一種癥狀。全身各系統疾病均可引起貧血,查明貧血的性質和病因對治療至關重要。近年來,針對貧血的檢測技術迅猛發展,免疫學方法從免疫電泳、酶聯免疫吸附測定( ELISA)、放射免疫法到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分離技術從醋酸
一、紅細胞破壞過多的檢查外周血液常規 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含量減低,血涂片中可見破碎紅細胞、異形紅細胞等。出現典型的異形紅細胞或自身凝集現象時,可提供溶血原因的線索。血漿游離血紅蛋白測定意義 正常血漿只有微量游離血紅蛋白,>40mg/L是溶血尤其是血管內溶血的重要指標,如陣發性睡眠血紅蛋白尿、
1、粒-單系造血祖細胞培養 各實驗室CFU-GM產率隨條件不同而異。BM: 150.06±58.4個/2×105有核細胞(MNC),細胞簇與集落之比為5~20:1;外周血:集落數為BM的1/10;臍血:(48±6)個/2×105MNC。2、紅系祖細胞的培養骨髓:BFU-E:(2
主要溶血部位疑及的溶血性貧血疾病名稱篩選/排除試驗確診試驗血管外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紅細胞形態檢查滲透脆性試驗酸化甘油溶血試驗膜蛋白電泳分析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癥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G6PD熒光斑點試驗Heinz小體生成試驗紅細胞G-6-PD活性測定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血紅蛋白病紅細胞形態檢
1)定義 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是一組由于紅細胞表面結合抗體或/和補體而引起的溶血性貧血。包括自身免疫性(溫抗體型和冷抗體型)、同種免疫性(血型不合輸血和新生兒溶血病)和藥物免疫性(自身抗體型、免疫復合物型和半抗原型)溶血性貧血。其中溫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是免疫性溶血中最常見的
1)溫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WAIHA)血象: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急性型迅速下降。周圍血片紅細胞呈小球形,表面凹凸不平,可見紅細胞自身凝集、碎片,偶見紅細胞被吞噬現象,常見有核和嗜多色性紅細胞。網織紅細胞增多,可超過10%。溫抗體(主要)與紅細胞結合 抗體Fc端構型變化 易被吞噬細胞所吞噬破壞或
16、自動網織紅細胞分析儀測定法網織紅細胞低熒光比率LFR%:84%-92%網織紅細胞中熒光比率MFR%:6%-12%網織紅細胞高熒光比率HFR%:1%-3%網織紅細胞成熟指數RMI:以HFR%十MFR%表示RMI,參考值為5%~20%17、血清鐵測定成年男性11.6~31.3μmol/L,女性9.
1)抗人球蛋白試驗(Coombs試驗)包括直接(DATG)法和間接(IATG)法。原理:用于檢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的自身抗體(IgG)。分為檢測紅細胞表面有無不完全抗體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DAGT)和檢測血清中有無不完全抗體的間接抗人球蛋白試驗(IAGT),以前者最常用。直接試驗應用抗人球蛋白試
一、常見Ⅰ型超敏反應性疾病人類Ⅰ型超敏反應可表現為全身性超敏反應和局部性超敏反應兩種。(一)全身超敏反應 是一種最嚴重的Ⅰ型超敏反應性疾病,機體再次接觸變應原后數秒或數分鐘內可出現癥狀,若搶救不及時,可導致死亡。1.藥物過敏性休克 以青霉素引發的過敏性休克最為常見,除此之外頭孢菌素、鏈霉素、普魯卡因
【知識點名稱】超敏反應性疾病【進階攻略】超敏反應分為四型,要求熟練掌握四種超敏反應的常見疾病。【知識點詳情】一、常見Ⅰ型超敏反應性疾病人類Ⅰ型超敏反應可表現為全身性超敏反應和局部性超敏反應兩種。(一)全身超敏反應 是一種最嚴重的Ⅰ型超敏反應性疾病,機體再次接觸變應原后數秒或數分鐘內可出現癥狀,若搶救
一、常見Ⅰ型超敏反應性疾病人類Ⅰ型超敏反應可表現為全身性超敏反應和局部性超敏反應兩種。(一)全身超敏反應 是一種最嚴重的Ⅰ型超敏反應性疾病,機體再次接觸變應原后數秒或數分鐘內可出現癥狀,若搶救不及時,可導致死亡。1.藥物過敏性休克 以青霉素引發的過敏性休克最為常見,除此之外頭孢菌素、鏈霉素、普魯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