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林可霉素中毒的介紹
......閱讀全文
關于林可霉素的基本介紹
林可霉素(Lincomycin),是林可鏈霉菌產生的林可酰胺類抗生素,作用于敏感菌核糖體,通過與50S亞基23SrRNA基因的中心環相結合,阻止肽鏈的延長,從而抑制細菌細胞的蛋白質合成。
關于林可霉素的用法用量介紹
1、口服成人每日1.5~2g(按林可霉素計,以下同),分3~4次服;小兒每日 按體重30~60mg/kg,分3~4次服;嬰兒小于4周者不宜服用。 2、肌內注射成人一般為每8-12小時0.6g;小兒每日按體重15-30mg/kg,分次注射。 3、靜脈滴注成人一次0.6g,溶于100~200m
關于林可霉素的適應癥介紹
本品用于骨髓炎治療,口服適用于: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肺炎球菌及厭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女性生殖道及盆腔感染和厭氧菌所致的腹腔感染等。林可霉素注射液除上述指征外,尚可用于鏈球菌和葡萄球菌所致的敗血癥、骨和關節感染、慢性骨和關節感染的外科輔助治療、葡萄球菌所致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等
關于地高辛中毒的介紹
地高辛(狄戈辛、異羥基洋地黃苷)為中效強心苷類藥物,主要作用是增加心肌收縮力, 減慢心率,抑制心臟傳導。在洋地黃類藥物中,地高辛排泄較快而且蓄積性較小,口服吸收不完全,也不規則,吸收率約50%~70%,起效時間1~2h,最大作用3~6h,作用維持4~7d;靜注經10~30min生效,2~4h達最
關于桿菌肽中毒的介紹
桿菌肽對革蘭陰性菌有殺菌作用。由于本藥有嚴重的腎毒性,不作全身用藥,僅局部應用。口服本藥后吸收不明顯;局部應用,如灌注入腹腔的用藥量較大時,可有微量吸收,有引起腎毒性的可能。局部應用有過敏反應發生的可能:皮膚局部瘙癢、皮疹、紅腫,或其他刺激癥狀,偶有局部用藥引起嚴重全身過敏反應的報道。可對癥治療
關于螺內酯中毒的介紹
螺內酯(安體舒通)在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細胞內競爭醛固酮受體,使K+、Na+的交換降低,促進Na和Cl的排出而產生利尿。因K排出減少故為保K利尿藥。主要用于治療與醛固酮升高有關的頑固性水腫,如肝硬化腹水、腎病綜合征和頑固性心衰等。小鼠口服LD50>1.0g/kg,大鼠LD50腹腔注射為0.2
關于麥迪霉素中毒的介紹
麥迪霉素抗菌性能同紅霉素,口服吸收好,半衰期2.4h。可作為紅霉素的代用品,但抗菌作用較弱。常用量0.2~0.4g,每日3~4次口服。臨床應用中的不良反應有食欲缺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偶有消化道出血發生、轉氨酶升高、嗜酸粒細胞增多、過敏性皮炎。 治療要點參見紅霉素的相關內容:
使用林可霉素的不良反應介紹
常見的不良反應有: 1、腹或胃絞痛、疼痛、嚴重氣脹; 2、嚴重腹瀉(水樣或血樣); 3、發熱; 4、惡心、嘔吐; 5、異常口渴; 6、異常疲乏或軟弱; 7、顯著體重減輕(偽膜性腸炎)。 大劑量林可霉素靜注時可引起血壓下降、心電圖變化等,偶可引起心跳、呼吸停止。靜脈給藥可引起血栓性
關于汞中毒的治療方法介紹
1.急救處理 口服汞及其化合物中毒者,應立即用碳酸氫鈉或溫水洗胃催吐,然后口服生蛋清、牛奶或豆漿,吸附毒物,再用硫酸鎂導瀉。吸入汞中毒者,應立即撤離現場,更換衣物。 2.驅汞治療 急性汞中毒可用5%二巰丙磺鈉溶液,肌內注射;以后每4~6小時1次,1~2天后,每日1次,一般治療1周左右。也可
關于汞中毒的基本癥狀介紹
汞為銀白色的液態金屬,常溫中即有蒸發。汞中毒以慢性為多見,主要發生在生產活動中,長期吸入汞蒸氣和汞化合物粉塵所致。以精神-神經異常、齒齦炎、震顫為主要癥狀。大劑量汞蒸氣吸入或汞化合物攝入即發生急性汞中毒。對汞過敏者,即使局部涂沫汞油基質制劑,亦可發生中毒。 經食物攝入人體的汞量如今已達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