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計劃”、“863計劃”等重大科技計劃已退出歷史舞臺,經整合成為新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現已正式啟動。首批重點研發專項之一即為精準醫學研究,可見其戰略地位非比尋常。 為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相關任務,按照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和《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的總體要求,經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戰略咨詢與綜合評審特邀委員會、部際聯席會議審議,“精準醫學研究”列為2016年優先啟動的重點專項之一,并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年來與基因技術緊密結合的精準醫學是國際醫學發展的前沿焦點之一,自2015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精準醫療計劃作為國家戰略之后,精準醫療研究更是全世界醫學界關注的焦點。2016年中國兩會公布基因組學作為十三五100個大項目之一,3月科技部官網又公布了......閱讀全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第34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年會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西寧召開,其中每位參會者手提袋上及每位SCIEX人T-shirt背后的“讓質譜改變每個人的生活”的口號隨處可見,成為會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從前,質譜只與專業人士有關;但它如何改變每個人的生活?分析測試百科網小編現場采訪到SC
接到動脈網電話時,仁東醫學首席執行官金鴿剛剛結束了一上午的會議,正準備在咖啡廳快速結束午餐。這半年以來,她奔波于各地的臨床學會和醫藥峰會,通過與業內頂尖專家合作,仁東醫學積累了大量的臨床數據;另一面,她也在頻繁的與投資人接觸,“資本寒冬是真的要來了,現在融資多難呀。”她這樣感嘆。 但就是在這
他是世界第二大基因測序公司Incyte(納斯達克市值140億美金)的奠基創始人;他與被稱為“干細胞之父”的斯坦福教授Irving Weissemen創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家也是最成功的干細胞治療公司SyStemix;他是建國后中國第一位哈佛生物醫學博士,師從諾貝爾獎得主Walter Gi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 謝曉亮1998年,謝曉亮成為改革開放后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2009年,他成為改革開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講席教授的中國
“中國現已成為Illumina在全球越發重要的市場。目前中美是全球最大的兩個基因市場,對于Illumina來說也一樣。”近日,Illumina新任全球CEO Francis deSouza履新后首次來華,“我帶了整個管理團隊,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并同合作伙伴們溝通。” 這家國際基因巨頭在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