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檢查是血液、體液檢查非常重要的一部份,也是一個臨床醫師和檢驗人員的基本功。但是近年來由于添置了先進的血細胞分析儀、尿液干化學分析儀、尿液分析儀等,不少人認為可以不用顯微鏡檢查了,加上鏡檢化工夫又化時間,收費低廉,也沒有什么產值,領導在人員安排上從工時要求角度來看也不夠,總之當今顯微鏡檢查被人們忽視了。近年來不少有識之士都在呼吁要重視顯微鏡檢查。有的第一線同志從總結經驗教訓寫成文章刊登在雜志上,例如把白血病、腎炎、瘧疾給漏診了,希望引起大家重視;有病人反映有的檢驗人員看一張糞便(或尿、或白帶)涂片只化一分鐘左右;有的用低倍鏡下作白細胞分類;更有甚者凡白細胞在正常范圍都不作分類;有了三分群的血細胞分析儀似乎可以取代白細胞分類了;有了尿干學分析儀結果顯微鏡檢查可以免了等等;如果翻開一些單位的記錄本再也找不到寫有中性細胞毒性病變、變異淋巴、紅細胞大小不均,著色過淺等異常細胞的記錄、同樣糞便記錄中阿米巴、腸道寄生蟲卵等的記錄也沒有記......閱讀全文
北大核磁中心一臺950兆赫的核磁共振儀器正在工作。 在我國,核磁共振、電鏡、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等高端科研儀器市場被國外廠商壟斷已是不爭的事實。受整體制造業水平影響,國內科研工作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依然將高度依賴進口高性能儀器設備。 除了在長期戰略上繼續加強高端科研儀器研發和生產,當科學家作為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