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持的第四個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糧食主產區農田地力提升機理與定向培育對策” 項目啟動與課題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南京召開。來自項目依托部門和承擔單位領導、項目學術指導專家、“973”項目咨詢專家、項目專家組成員、各課題負責人和各課題學術骨干等共70余人出席會議。 大會開幕式上,中科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生態與環境處處長莊緒亮代表項目依托部門發言,對項目的成功立項再次表示祝賀,向相關的領導和專家表示了誠摯感謝,并對項目的實施和預期成果提出了殷切希望。南京土壤所所長沈仁芳代表項目承擔單位致辭,并向趙其國、朱兆良兩位院士頒發了項目學術指導專家聘書。項目首席科學家張佳寶研究員向九位專家頒發了項目專家組專家聘書。 會上,張佳寶研究員就項目的總體實施方案和預期目標向與會領導專家作了詳細的報告。他指出,項目將以挖掘基礎地力提升的水漲船高效應實現高產高效為總體思路,......閱讀全文
9月29日至30日,科技部973計劃重大科學目標導向項目“冰凍圈變化、影響及適應研究”第七課題“冰凍圈變化的生態過程及其碳循環的影響”在成都召開啟動論證會。項目首席中科院寒旱所丁永建研究員等出席會議并對實施方案進行了咨詢與論證。來自成都山地所、寒旱所、沈陽生態所以及西南民族大學的專題負責人及相關
9月1日,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項目“亞洲區域海陸氣相互作用機理及其在全球變化中的作用”啟動會在北京舉行,該項目是全球變化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今年首批啟動的19個項目之一。 項目依托單位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朱江首先致歡迎詞。科學技術部基礎司負責人講話并宣讀了項目專家組
10月12日,科技部農村中心在哈爾濱組織召開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畜禽重大疫病防控與高效安全養殖綜合技術研發”專項下屬“動物流感遺傳變異與致病機理研究”、“家禽重要疫病診斷與檢測新技術研究”兩個項目的啟動會。科技部農村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黑龍江省科技廳、哈爾濱市科技局管理人員以及項目咨詢專家
1月25日至27日,由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牽頭,聯合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西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我國汞污染特征、環境過程及減排技術原理”在貴陽市召開實施啟
7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藏北典型湖泊水生生物資源本底考察”和“三峽庫區水生生物多樣性調查及圖鑒編撰”2個項目在武漢聯合召開專家組會議暨啟動會。專家組組長陳宜瑜院士,專家組成員,科技部基礎研究司、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會
為了認真落實和貫徹中國科學院黨組確定的“創新2020”實施方案,確保完成知識創新工程跨越發展的目標任務,12月20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召開了全所研究員會議,并就《昆明植物所“創新2020”研究系統組織管理實施方案》進行討論和征求意見。本次會議有22位研究員和部分青年科研
7月11日至13日,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項目三“深海海洋環境與生態系統”課題論證會召開。秦蘊珊院士、范蔚茗研究員等5位項目外專家對課題實施方案進行了論證,專項首席科學家、中科院海洋所所長孫松研究員、院重大科技任務局信息與海洋處李才興處長出席論證會。項目三
項目啟動會議現場 4月21日,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為牽頭單位主持承擔的973計劃項目“果實采后衰老的生物學基礎及其調控機制”啟動會在華南植物園召開。科技部基礎研究司、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廣東省科技廳、項目咨詢專家和專家組、課題負責人和科研骨干等5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華南植
2012年12月28日至3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項目《古生代海洋重大生物事件》啟動會在南京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常務副主任柴育成,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副局長王凡,項目學術委員會張國偉院士、戎嘉余院士、陳旭院士和周忠和院士等專家以及各課題組老師和學
8月14 日,“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質量基礎的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重點專項(以下簡稱“NQI專項”)“食品、環境現場儀器與方法的計量溯源技術研究”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召開。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國
8月1日,“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質量基礎的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 重點專項(以下簡稱“NQI專項”)“高純多肽及蛋白質中雜質精確分析計量裝置開發與應用”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召開。來自清華大學、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軍事醫學研究院生命組學研究所
8月14 日,“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質量基礎的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重點專項(以下簡稱“NQI專項”)“食品、環境現場儀器與方法的計量溯源技術研究”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召開。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北
8月1日,“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質量基礎的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 重點專項(以下簡稱“NQI專項”)“高純多肽及蛋白質中雜質精確分析計量裝置開發與應用”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召開。來自清華大學、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軍事醫學研究院生命組學研究所、中
7月8日,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承擔的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東北大小興安嶺地區菌物資源考察”和“西南喀斯特地區特色微生物資源及多樣性調查”2個項目在京聯合召開專家組會議暨啟動會。專家組組長陳宜瑜院士,專家組成員,貴州省科技廳蘇慶副廳長,科技部基礎研究司、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有關負責同志出
3月24日至26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楊紅生研究員等承擔的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典型海灣受損生境修復生態工程和效果評價技術集成與示范”啟動暨學術研討會召開。 會上,海洋所副所長王輝為項目專家委員會專家頒發了聘書。專家委員會由8名專家組成。 楊紅生研究員介紹了項目總體實施
10月24日,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簡稱中國計量院)牽頭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國家質量基礎的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簡稱NQI專項)項目“新一代高精度溫度計量標準器研發”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順利召開。 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國家光電測距儀檢測中心、中國建筑
近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重點專項“稀貴金屬焊接/裝聯導電材料制備技術”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咨詢審議會在昆明召開。彭金輝院士等項目咨詢組專家、項目牽頭單位貴研鉑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各參與單位60余人參加了會議。科技部高技術中心專項辦有關人員、專項總體組專家出席了會議。
2013年1月13日,以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唐淳研究員作為首席科學家申請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973)項目“蛋白質動態學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在武漢正式啟動。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湖北省科技廳、中科院基礎局的相關領導出席啟動會并分別講話。項目專家組成員參加會議。 該項目以蛋
1月15日,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召開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大豆重要農藝性狀相關突變體的重測序和功能分析”論證研討會議。 會議評審專家組由中國水稻研究所錢前研究員、中科院遺傳所陳凡研究員、左建儒研究員、中科院植物所王柏臣研究員、東北師范大學劉寶教授以及我所的關義新研究員組成
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專項“我國大氣重污染累積與天氣氣候過程的雙向反饋機制研究”項目近日在北京召開啟動實施會議。這是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負責管理的2016年重點專項第一個召開項目啟動實施的會議,項目負責人張小曳研究員做了項目總體實施方案
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專項“我國大氣重污染累積與天氣氣候過程的雙向反饋機制研究”項目近日在北京召開啟動實施會議。這是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負責管理的2016年重點專項第一個召開項目啟動實施的會議,項目負責人張小曳研究員做了項目總體實施方案的
3月2日,中國科學院重大交叉項目“湖泊富營養化過程監測與水華災害預警技術研究與系統集成”項目啟動暨課題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南京召開。來自國家環保總局、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江蘇省水利廳、南京大學、河海大學、中國科學院計劃財務局、高科技發展局、資源環境科學技術局等相關部門和高校科研院所的領導、專家及項目參
2013年9月,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北京勤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牽頭的“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工程化開發及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部2013年國家重大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立項。該項目憑借勤邦生物及10家合作單位雄厚的理論基礎、技術基礎、工程化基礎及完善的產業化平臺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近日,國家“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重點專項“環保涂料用酯類單體與綠色溶劑高效制備技術”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咨詢審議會在南京召開。科技部高技術中心專項辦有關人員、專項總體組相關專家、項目咨詢組專家、項目研發團隊成員及各參加單位科研管理負責人約50人參加會議。 會上,專項辦人員結合國家重點研
中國科學院“功能晶體與激光技術”重點實驗室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高新技術產業、科技發展前沿,以材料科學和激光物理為基礎,以無機功能晶體材料和全固態激光為導向,開展非線性光學晶體等先進功能材料和全固態激光器件、技術等應用基礎性研究和高技術前沿與發展研究。2011—2012年度擬開放課題,申請事宜如下:
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于1月26日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會議室召開。本屆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李焯芬院士、劉寧研究員和黃鼎成研究員以及委員陳樹群教授、鄧偉研究員、曹叔尤教授、姚令侃教授、丁小軍教授級高工、韋方強研究員、何思明研究員、崔鵬研究
11月28日,為盡快落實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和副院長丁仲禮加強中國科學院與西藏自治區科技合作的指示,推動西藏區域科技創新集群建設,“西藏生態環境變化監測系統建設及綜合評估”項目在京召開研討會。西藏創新集群首席科學家姚檀棟院士,集群辦公室主任、資環局副局長馮仁國與來自青藏高原研究所、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
2015年度農業部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作物秸稈能源化高效清潔利用技術研發集成與示范應用”項目于6月12日在北京啟動。 該項目由國家科技部審核、財政部批復、農業部委托,獲批經費3096萬元,是2015年度農業科研專項獲批經費最大的項目。項目執行期為五年,其主要任務是根據我國不同區域的耕作
記者30日從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經該局審核、公示,并報經深圳市政府批準,深圳按照“舉薦制”產生了首批6名青年創新創業人才。“不拘一格”薦人才,把人才認定權交給“伯樂”們,是深圳探索人才多元評價機制、豐富人才發現方式的創新。 深圳于2015年年底公布實施《深圳青年創新創業選拔支持實施
10月17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新型高密度存儲材料與器件”項目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召開。 會上,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和中科院院士、微電子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明先后致辭。葉甜春對當前存儲器領域的形勢和現狀進行了總結和展望,表示要集中力量圍繞關鍵技術開展攻關,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