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回收血是指用負壓從手術野或傷口引流器中吸出的血液。
回收式自身輸血的應用指征
1.在成人中,預期的失血量大于等于病人估計血容量的20%。
2.在兒童中,預期的失血量大于等于病人估計血容量的15%。
3.對血液進行常規交叉配血的手術。
4.一次手術平均輸血量超過1個單位。
5.病人有同種抗體,難以得到相配的血液。
常見的圍術期自體輸血的手術
1.心臟手術瓣膜置換。
2.血管手術:主動脈瘤、胸腹動脈瘤。
3.矯形外科:脊柱手術、整個關節置換。
4.神經外科:動靜脈畸形、基底動脈瘤、顱內神經外科手術。
5.創傷/普通外科:顱骨骨折、肝臟撕裂傷修復、脾切除術。
6.泌尿系統腫瘤:根治性膀胱切除術、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
7.婦科:宮外孕。
8.整形/重建:畸形血管切
9.移植:心臟移植、心/肺移植、肝臟移植。
10.二科:心臟手術、矯形外科手術、脊柱側凸。
11.宗教信仰拒絕異體輸血者。
回收式自體輸血的應用禁忌癥
1、避免在使用凝血制劑時抽吸。
2、避免在使用沖洗液時抽吸。
3、避免在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使用部位抽吸。
4、避免在有雜質如:羊水、碎骨片、腸內容物、脂肪組織、胃液胰液、尿液、感染等部位抽吸。
5、避免在腫瘤和腫瘤轉移部位抽吸。
6、血液病人不能采取此法回收。
回收時自身輸血的處理模式
回收時自身輸血采用雙腔管,用負壓將傷口失血經抗凝處理后吸引入儲蓄器,交由機器進行處理。回收系統利用一系列處理模式來濃縮和洗滌回收血,當儲血器中血容量約達600~900毫升時,操作員應該處理。回收過程包括:充杯、洗滌、排空三種標準模式。
因回收過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均被洗去,若總失血量超過病人估計血容量的1~1.5倍,則表示需要輸注血小板和、或新鮮冰凍血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