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做客人民網,介紹了中科院今年的重點工作情況,并回答了如何為灰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撐等問題。 主持人:今年中科院要開展哪些重點工作? 白春禮:2017年最重要的工作是,整合中科院在北京地區和上海地區的研究所的力量,緊緊配合國家的戰略需求,建設好北京上海這兩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在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方面不斷創新,包括大氣灰霾、環境變化等方面。 主持人:我想問一下,灰霾是什么? 白春禮:媒體上講到灰霾現象時往往都用“霧霾”,這是約定俗成的詞。其實,霧和霾是兩種不同的現象,霧是自然的現象,而霾主要是由于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污染排放和不利天氣條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污染現象。霧和霾有的時候是交織在一起的,叫“霧霾”也不能說錯。但從科學上講,我們重點研究的還是霾,所以我們的專項是叫“灰霾”。各地區的灰霾成因各不一樣,各個季節也不一樣。 中科院使用衛星遙感技術對一些重點地區灰霾濃度的時空變化......閱讀全文
近日,中國科學院召開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題工作研討會。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傳達了國務院第39次常務會議精神,對進一步發揮全院綜合優勢、聯合國內相關力量突出重點、集中攻關和加強學術交流與科學傳播進行了部署,要求進一步提高責任感、增強緊迫感,為大氣污染防治研究作出中科院的歷史貢獻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召集院機關相關部門、研究所和相關專家、學者,就大氣灰霾研究工作進行專題研討。 會上,白春禮首先傳達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指示精神,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當前大氣灰霾污染日益受到廣泛關注,這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中科院自2012年9
8月31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科學院“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圍繞八大創新領域提出了60項有望實現跨越發展的重大突破。 發布會上,中科院院長白春禮介紹了“十三五”時期改革創新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要舉措。白春禮表示,中科院“十三五”發展規劃是“率先行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中國科學院院刊》2014年第3期中發表了署名為《中國科學院大氣灰霾研究進展及展望》的文章,在文章中白院長系統的介紹了現在中國大氣污染的情況和中科院近年在大氣灰霾研究領域開展的相關工作。 我國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大氣污染日趨嚴重,在全國20多個省市區重霾事件頻繁發
9月1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氣臭氧追因與控制”科技專項(以下簡稱“‘臭氧’專項”)啟動會在北京召開。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上,“臭氧”專項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賀泓介紹了專項的立項背景、總體設想、研究目標和主要研究內容。“臭氧”專項瞄準大氣臭氧污染與防治的國家戰略
記者從26日召開的中國科學院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以來,中科院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表現突出,取得一大批重要原創成果。這些重大成果相繼問世,使我國在重要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某些前沿方向開始并行、領跑。 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高鴻鈞介紹,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