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即惡性腫瘤是當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幾種重大疾病之一。盡管人類對癌癥的發生機制和治療方法已經有了數十年的深入研究,然而日趨龐大的癌癥新增癌癥病例和高居不下的死亡率依然對腫瘤治療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因此,發展新型癌癥治療手段,實現安全、高效的腫瘤治療已成為當前眾多學科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近日,蘇州大學劉莊教授團隊與澳門大學陳美婉教授和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蔡偉波教授合作,通過利用光動力治療造成腫瘤的大面積乏氧來激活生物還原性藥物的化療療效,實現了對腫瘤生長的高效協同抑制。
大量的研究表明,實體瘤由于腫瘤細胞的快速增殖、血管發育不完全、分布不均一而導致其內部氧氣等供應不足,并最終導致腫瘤內乏氧區域的存在。進一步研究發現,腫瘤乏氧區域不但會進一步誘導腫瘤的發展與轉移而且嚴重降低了腫瘤組織對常規化療、放療、光動力治療等治療手段的響應性,是導致腫瘤治療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除了嘗試通過對腫瘤的乏氧狀況進行調節以提高腫瘤治療的療效,研究人員近年來還發明了一類生物還原性藥物,其在乏氧條件下能轉化為有毒性的化療藥物,實現對腫瘤乏氧細胞的選擇性殺滅。然而,由于不同腫瘤內乏氧狀況的不均一性,這類生物還原性藥物在臨床試驗中無法實現對腫瘤的根治。
光動力治療是利用光敏分子在合適波長的激光照射下將分子氧轉化成有毒性的單線態氧來實現對腫瘤細胞的殺滅,因而其僅能殺滅腫瘤組織內常氧區域的腫瘤細胞而無法有效殺滅乏氧腫瘤細胞;此外,由于光動力治療過程中不但會消耗大量的氧氣而且會破壞腫瘤血管、阻斷腫瘤部位氧氣的進一步供應。因而,經光動力治療后的腫瘤組織會更加乏氧,這將有利于生物還原性藥物發揮療效。基于此,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將疏水光敏分子(h Ce6)和親水生物還原性藥物(AQ4N)共載于脂質體內,得到了體內長循環的AQ4N-h Ce6-liposome。利用h Ce6分子在紅光區較強的光學吸收與熒光以及其對放射性同位素(64Cu)的螯合能力,研究人員分別通過熒光成像、光聲成像以及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等技術來實時追蹤AQ4N-h Ce6-liposome在小鼠體內的藥代動力學行為。通過免疫熒光染色的方法發現小鼠腫瘤經光動力治療后,其血管結構明顯損傷、乏氧狀況較未經光動力處理組更為嚴重。進一步治療結果顯示, AQ4N-h Ce6-liposome介導的光動力治療與化療的聯用能夠有效地抑制腫瘤的生長,而單獨的共動力治療或AQ4N介導的化療均僅能部分抑制腫瘤的生長。該策略表明通過將光動力治療與生物還原性藥物聯用,可以有效克服腫瘤乏氧對光動力治療療效的影響而實現對腫瘤的安全、高效殺滅。
呼倫貝爾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牧區,具有豐富的草地飼草資源,呼倫貝爾草原可利用草場面積833.33萬公頃。然而,由于季節性自然條件的影響,呼倫貝爾的反芻家畜放牧系統遭遇著長時間的干旱,優質飼草的供給嚴重短缺......
5月17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方顯楊研究組與動物研究所李幸研究組合作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研究論文,揭示熒光點亮RNA適配體RhoBAST結合與激活熒光團TMR-DN的機制,為理性設計和優化這一......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教授程濤、沈俊、王建祥團隊及中山大學醫學院教授李昕團隊合作圍繞“效率”和“藥效”,開發了人多能干細胞(hPSC)定向嵌合抗原受體巨噬細胞(C......
4月12日,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研究員許杰課題組發現CD3的首個配體CD3L1(或ITPRIPL1),揭示了CD3L1在腫瘤免疫逃逸與睪丸免疫豁免中的關鍵作用,表明CD3L1是腫瘤免疫治療的全新靶點,有......
近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合成與功能生物分子中心、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鄒鵬課題組(博士生林暢為第一作者)在Cell子刊CellReportsMethods上發表......
壓電材料產生電荷直接作用于介質或促進活性氧(ROS)的產生,從而實現超聲觸發的新型腫瘤治療。聲動力學治療(SDT)是利用低強度超聲和聲敏化劑產生抗腫瘤效應的治療方法,具有很強的組織穿透性、時空可控性和......
壓電材料產生電荷直接作用于介質或促進活性氧(ROS)的產生,從而實現超聲觸發的新型腫瘤治療。聲動力學治療(SDT)是利用低強度超聲和聲敏化劑產生抗腫瘤效應的治療方法,具有很強的組織穿透性、時空可控性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937.shtm......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3月17日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許琛琦研究組和李伯良研究組的合作研究成果:“通過調節膽固醇代謝增強CD8+T細胞的抗腫瘤反應”。他們發現“代謝檢查點”可以調控T......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425.shtm5月11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上海首例肽受體放射性核素療法(PRRT)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