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張廣宇研究組與高鴻鈞研究組、王恩哥研究組合作,利用自制的遠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系統,首次成功實現了石墨烯的可控各向異性刻蝕。這種基于石墨烯的各向異性刻蝕技術是我國科學家在該研究領域中獨具特色的工作,相關結果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2010)】,并得到了審稿人的高度評價。 石墨烯(graphene),是繼富勒烯、碳納米管之后被科學家們發現的又一種新的碳元素結構形態。作為一種室溫下穩定存在的二維量子體系,石墨烯打破了凝聚態物理的理論,推翻了人們以前普遍接受的嚴格的二維晶體無法在有限的溫度下存在的科學預言,對凝聚態物理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不僅如此,石墨烯表現出來的一系列獨特的電學輸運特性、光學耦合和其他新奇的物理特性,以及利于剪裁加工的二維特性,使其在分子電子學、微納米器件、超高速計算機芯片、高轉換效率電池、固態氣敏傳感器、太赫茲......閱讀全文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張廣宇研究組自2009年成立以來,一直把石墨烯納米結構的可控加工及其輸運性質的研究作為課題組的一個重要方向。石墨烯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兩維結構材料,表現出獨特的電學、力學、光學和其他新奇的物理特性。張廣宇研究組在前期的研究中,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白雪冬研究組的王文龍副研究員及其合作者在石墨烯納米帶的可控制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Adv. Mater. 23,1246 (2011) 上。 石墨烯(Graphene)自2
隨著計算機技術、互聯網以及新型大眾電子產品的高速發展,現有的存儲技術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人們對電子信息存儲產品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在存儲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開發新一代的存儲技術。電阻式隨機存儲器(RRAM)是基于電致電阻效應的一種新型存儲器,因其結構簡單、讀寫速度快、功耗低、可實
近期,針對鋸齒形邊緣石墨烯納米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開展了磁輸運測量研究,納米物理與器件院重點實驗室N07課題組研究員張廣宇的博士生吳霜、沈成等人,利用課題組前期發展的氫等離子體各向異性刻蝕輔助的石墨烯納米結構加工技術,在六方氮化硼絕緣襯底上加工了系列不同寬度的鋸齒
近期,針對鋸齒形邊緣石墨烯納米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開展了磁輸運測量研究,納米物理與器件院重點實驗室N07課題組研究員張廣宇的博士生吳霜、沈成等人,利用課題組前期發展的氫等離子體各向異性刻蝕輔助的石墨烯納米結構加工技術,在六方氮化硼絕緣襯底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