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醫生們一直呼吁心力衰竭患者要少吃鹽,但一項新研究認為,這一建議或許有害。美國研究人員在《JACC:心力衰竭》雜志網站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在中度心衰患者中,堅持低鈉飲食的心衰患者死亡或住院治療風險比那些沒有嚴格限鈉的心衰患者可能高出85%。 長期以來,醫生一直認為鹽對心衰患者有害。從生理上講,這一認知有道理,因為礦物質會使身體潴留水分,心衰患者由于心臟跳動太弱難以對抗重力,使血液和水在肺部、腳、關節和腿部逐漸積累。鹽將水吸入血管還會使血壓升高,而高血壓是心臟病的風險因素之一。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28日報道,為了檢驗這一認知,研究人員對833名心衰患者進行了平均3年的跟蹤研究。這些患者中有130名被嚴格限制鈉攝入量,而另有130名未嚴格限制鈉攝入量的患者作為對照組。結果發現,約42%的低鈉飲食心衰患者更可能出現心臟問題而死亡或住院,而不限鹽患者中這一比例僅為26%。 論文第一作者、美國拉什大學醫學中心心臟病......閱讀全文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病科副主任醫師曾莉 慢性腎病是常見病、多發病,其在成人中的患病率高達10%。按這個比例,我國的患者群體龐大。在這些患者當中,約有1%~2%的會發展到終末期,即尿毒癥,需要透析或者腎移植來維持生命,對健康的威脅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很大。所以,早發現、早干預尤為關
12月17日,“典贊·2019科普中國”揭曉盛典在京舉行。活動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林群揭曉2019年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 登上這份科學流言終結榜的十大科學流言分別是: 1、5G基站輻射對人體會產生很大影響 流言內容:一位互聯網知名人士宣稱,5G基站
高尿酸血癥是指由于嘌呤代謝紊亂和尿酸代謝障礙導致血尿酸升高的一種代謝性疾病,而痛風是由尿酸鹽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近年來,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代謝性疾病高發,其中患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人數日益增多,進入冬季隨著氣溫的降低,運動的減少,飲食不節制,也往往是痛風的高發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