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日下午,深圳市高級中學全校學生為高三考生加油喝彩。 2011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總數約為933萬人,比去年957萬人減少24萬人,而去年,比前年減少65萬人。人數銳減是什么原因造成,將會對我國高等教育帶來什么樣的沖擊? “高考人數下降,主要原因就是適齡人口下降,無需緊張。”湖北教育考試院高考辦主任胡向東說。 自2009年以來,高考報名人數連續下降,社會對于下降原因有諸多分析,除了適齡人口下降之外,還包括對高等教育的質疑,比如就業難導致民眾對高等教育的“放棄”、高中生出國熱等等。 胡向東認為,出國等原因都一定程度上存在,但是這些原因導致的絕對數量其實非常少。比如高中就出國的人數,即使在武漢非常好的中學,不參加高考就出國的人也非常少。至于大學生就業難的影響,雖然確實存在,但是,不管從受過高等教育人數的絕對比例還是相對比例來看,我國高等教育仍顯不足,公眾仍然會鼓勵自......閱讀全文
自今年上半年《2011年高招調查報告》發布以來,有關高校生源危機的討論便持續不斷。不少專業人士認為,生源危機既讓一些學校面臨重組甚至破產的壓力,又是推進高考改革、促進高考公平的良機。 針對生源危機,學校、教育行政系統是否作好了相應的準備?這一危機對高校尤其是高職高專、民辦高校在高等教育管理制度
必須通過討論,把自主招生的目標搞清楚,結束運行10年的迷茫局面。浦家齊 當我國本科院校的自主招生試點進入第10個年頭的時候,試點院校也從22所擴展到80所。這時候許多人開始反思,為什么10年努力,自主招生尚未達到預期目標?但是,似乎更加值得反思的事實是,我們在規劃自主招生時根本
隨著各省份考生分數和分數線的公布,2018年高考徐徐落幕,只剩高校和考生在為招生、填報志愿和錄取而忙碌。但很快高考將不再是2018年的輿論熱點,直到明年高考的來臨。然而,在2018年的高考日漸淡出人們視線之際,筆者卻想說幾句多余的話。 毫不夸張,對中國廣大普通老百姓而言,高考是最重要的考試
1998年發布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創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批一流學科”、定位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大學為北大、清華,其余“985工程”高校定位為國際知名大學。自此之后,世界一流大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界一大話題。 全球范圍內進行世界一流大學排名
7月12日,北京今年本科一批錄取結束。其中,清華大學共錄取北京考生295人,在京總擴招比例達到45.3%。北大今年在京一批次擴招33.6%,錄取考生294人。對此,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于世杰表示,北京考生報考踴躍且生源質量較好是今年在京擴招的原因。(《人民日報》7月30日) 稀缺
盡管爭奪高分考生已成為公開的秘密,但民眾對各高校生源狀況卻沒有一個全面系統的比較。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別敦榮等針對中國最好、最愛公眾關注的大學群體,在最新一期《清華大學教育研究》上發表了研究報告《2005-2010年“985工程”大學本科生源質量統計分析》。該研究報告的引人矚目之處就
南方科技大學咨詢臺被家長打了圍。 “我們獲得招生資格的時間比較晚,很多省份都是考前填志愿。我要在一周的時間內,將8個招生省市全部跑完,實在很緊張。”昨日(6月5日),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士來到武漢,親自為今年的招生做宣傳。 這個今年66歲,被稱為“中國高校改革第一人”的老人,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重點大學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斷滑落。由于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農村教育已成為教育公平的短板。專家認為,加大重點高校招收農村生源的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公平,但并不能徹底解決短板效應 又是一年高考時。 據初步統計,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達970萬人,
備受矚目的高考即將開鑼。全國高考報名人數在經歷4年穩定之后,今年迎來拐點,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透露,高考報名人數漲至975萬,較2017年增加35萬,是近8年來高考人數最多的一年。 日前,中國教育在線在近年來教育部等公布的高招數據基礎上進行
備受矚目的高考即將開鑼。全國高考報名人數在經歷4年穩定之后,今年迎來拐點,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透露,高考報名人數漲至975萬,較2017年增加35萬,是近8年來高考人數最多的一年。 日前,中國教育在線在近年來教育部等公布的高招數據基礎上進行
超級中學正壟斷一流大學生源,農村學生所占比例不斷下降 南京大學歷史系講師梁晨等人的研究結論,與普遍的社會觀感形成了反差。2009年1月4日,溫家寶總理也曾在科教領導小組的講話中指出:“有個現象值得我們注意,過去我們上大學的時候,班里農村的孩子幾乎占到80%,甚至還要高,
6月29日消息,在廣州執信中學,北大清華兩大名校爭搶一名理科高分考生的激烈場面。 中新網7月8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做好2015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高校嚴格執行招生政策,不得在錄取工作結束前以各種方式向考生違規承諾錄取或以“簽訂預錄取
1981年,山東考生薛德勝的哥哥替他做主,填報了高考志愿:“聽說蘭州大學很不錯,你就報那兒吧。”薛德勝回憶說,“那時候,在大家眼里,除了北大、清華被看作最頂尖的大學之外,國內其他重點大學都差不多,并沒有三六九等之分,所以填志愿只是挑大學,而不是挑地區。”從東部大省山東來到遙遠的甘肅蘭州,薛德勝
■用兩個詞來展望中國高校的下一個十年,內憂外患、優勝劣汰或許是比較恰當的兩個詞 ■問題不在于改革措施太少,而首先在于很多可行的改革措施并沒有被很好地落實與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旨在落實上半年熱議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4月15日,清華大學舉辦校園開放日,除了延續往年的招生政策宣講、各院系及兄弟院校面對面咨詢等活動外,清華今年還設立了招生咨詢微博互動平臺,各省市招生組、各院系、學生代表與清華名師通過微博在線咨詢答疑。 清華大學招生辦主任于涵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高考招生不僅承擔著選拔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我部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
繼清華大學等7所高校的“華約”、北京大學等13所高校的“北約”以及同濟大學等8所理工院校組成的“理工系”之后,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的“第四聯盟”出現了。《》中寫到,該校自主招生的筆試將是北京化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5所學校聯考,統一命題和閱卷。
提起高等教育的“四大洼地”,大概能脫口而出:兩河+兩西(河北、河南、江西、山西)。而其中最負“盛名”的恐怕還是河北,在人才只出不進的無奈局面下,它已經進一步塌陷,堪稱一塊“盆地”了。01應試教育“硬核”,高等教育“斷電”要說河北培養人才的先天資質欠缺,絕對有失公允。縱觀全國,在高考中保持常年領先的,
朱清時對南科大的未來充滿信心 “南科大的目標定位就是要回答‘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9月30日,在南方科技大學(籌)校園開工建設工地上,站在一片荒蕪的泥土中,創校校長朱清時院士談及南科大目標定位、教學風格等話題時語氣堅定,對南科大未來充滿信心,“作為國家高等
提問招生 進入四月,各高校新一輪的招生工作開始進入高潮。近幾年,隨著高考改革的持續深入,以及自主招生規模的擴大,公眾對于高校招生的關注度也在提高。一些關于招生的問題也引發了持續熱議。那么作為招生工作的主要參與者,各校的招生負責人對此是怎么看的呢? 隨著2012年高考招生政策的
10月22日,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在江蘇南京江北新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揭牌成立。這所由江北新區聯合企業、高校共同成立的大學,是全國首個以集成電路產業命名、關注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的大學。 集成電路是用半導體材料制成的電路集合,芯片則是由不同種的集成電路或者單一類型集成電路形成的產品。集成電路產業的發
包為民 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作為中國航天運載器總體及控制系統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等多項殊榮,是在國防科技工業領域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我的母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的大學。該校雖并非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 特別是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和人才競爭日趨激烈。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時候都更為迫切。作為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教育,能否跟上時代的腳步,能否踏上歷史的巨浪滾滾向前? 在深入總結高校自主招生
“取消浙江大學的招生特權,省內其他高校就不敢吭聲了。”近日,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劉希平在接受中央教育新聞采訪團采訪時表示,“教育公平改革要勇于向既得利益群體開刀。” 要促進教育公平,就必須推動教育改革。這幾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浙江在整治高校招生特權、高考體育加分、中小學擇校亂收費、異地高
首屆“北郵網安杯”全國中學生網絡安全技術大賽現場。范圍攝/光明圖片 選手背后印有代碼的文化衫與顯示屏上的代碼相映成趣。劉博超攝/光明圖片
不出國也能“留學”?在中外合作辦學中,學生不必走出國門,就能享受海外優質教育資源。在填報高考志愿的當下,這種“洋氣”的選擇正成為潮流。截至2016年3月19日,我國經審批機關批準設立或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有2403家,其中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約占90%。近年來,中外合作辦學有哪些新發展
龔自珍曾疾呼“不拘一格降人才”,如今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普通高考之外,各高校的自主招生不失為一種選拔優秀人才的方式,但其中的弊端也逐漸顯現。 前日,“河南四家長質疑考生高考答題卡被調包”事件甚囂塵上,河南省紀委監察委已經通報調查結果:4名考生答題卡均為本人書寫,不存在人為調包試卷和答題卡現象。隨
中國科學院大學(下簡稱國科大)官方網站發布消息,2014年將第一次招收300名本科生,學校已精心遴選了400余位兩院院士供這些同學選擇,上大學就可直接跟院士進行一對一的學習。據全程參入該校培養計劃的制定過程的全國優秀教師王金戰透露,國科大將會對全國的考生產生巨大的吸引力,隨著國科大本科招生的大幕
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辦公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國辦發〔2018〕3號)精神,繼續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現就2018年中央財政支持的中西
最近,劍橋大學認可中國高考成績的消息廣為流傳,不少媒體進行了報道,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此時正值我國多個省份推行高考綜合改革,自然而然引發了一些比較,同時也給我們的高校帶來一定壓力。 如何應對優質生源的國際化競爭,是我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甚至高校教育教學、人才培養改革迫切需要考慮的一件急事和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