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科學信息的準確程度可能無法達到在科學會議上展示的水平,但它們在法律環境中是有價值的。圖片來源:Andy Potts 接電話時,Annie(化名)正躺著,她試圖從一次傷病中恢復過來。劇烈的疼痛襲擊了她的后背和肩部。“非常可怕。你從未感到舒服。” 2011年,Annie在飯店滑倒,摔傷了頭部和后背。疼痛一直未能緩解,她不得不辭去工作。 Annie起訴了那家飯店,但飯店拒絕賠償數十萬美元的醫療費和誤工費。為了證明自己確實疼痛而并非裝病,Annie的律師建議她參加千年磁力技術(MMT)的服務項目。MMT是一家位于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神經影像公司,它表示能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探測到疼痛信號。 但這種掃描并不便宜,價格約為4500美元,但MMT首席執行官Steven Levy表示,這種投資是必要的:自2013年開設該服務項目以來,已經有約10位顧客,并且所有的都進行了庭外和解。如果該項目獲準進入Annie案的審理......閱讀全文
據科學日報報道,在過去的十年間,大部分神經科學家開始相信大腦處理生理疼痛與社會性疼痛(social pain)的方式是相同的。然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這兩種疼痛其實使用的是不同的神經回路,這項發現或可能導致研發更具針對性的療法以及更好的理解這兩種疼痛方式是如何發生相互作用的。
據報道,英國研究人員正在構建一份反應身體疼痛的“地圖”。他們將通過大腦掃描技術觀察大腦對疼痛的反應,確定疼痛信號來自身體哪個部位,并測出所遭受疼痛究竟有多痛,從而能精確獲知疼痛的位置和強度。研究人員指出,該研究首次使疼痛定量化成為可能,有望改變對疼痛的診斷方法。這也將終結一項長期的爭論:婦女是否
實驗方法原理原子核具有一定的質量和一定的體積,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接近球形的固體。實驗表明,大多數的原子核如同陀螺一樣,都圍繞著某個軸作自旋運動。例如,常見的 H11和C136(6是質子數即原子序數,也是電荷數;13是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核等都具有這種運動。原子核的自身旋轉運動稱為核的自旋運動。一
實驗方法原理 原子核具有一定的質量和一定的體積,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接近球形的固體。實驗表明,大多數的原子核如同陀螺一樣,都圍繞著某個軸作自旋運動。例如,常見的 H11和C136(6是質子數即原子序數,也是電荷數;13是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核等都具有這種運動。原子核的自身旋轉運動稱為核的自
對許多病人來說,通過CT掃描來診斷病情是比較通用的做法。但最近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提醒患者,CT掃描所產生的輻射劑量遠超過常規X光檢查,過度使用容易引發癌癥。 澳大利亞醫療監管局日前發表公報說,該局對不合理使用癌癥探測儀CT掃描的現象表示高度重視,相關的醫學放射專家也呼吁醫生不要濫用CT掃描來
子宮肌瘤約占婦科良性腫瘤的52%?1?,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治療或激素治療,但均存在不足。尋求一種既保留子宮又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是目前的方向。高強度聚焦超聲(HIFU)能將超聲波束聚焦于靶組織消融腫瘤,而不損傷周圍組織器官,達到非手術治療腫瘤的目的。本院自2004年5月至2011年7月,采用HIFU
圖片來自:http://myfox8.com/ 2016年10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加州一男子,因為食用辣椒醬,差點一命嗚呼。這是一個食用辣椒醬導致的悲慘故事。 1. 哲人說,你要遠離鬼椒 辣椒,已經成為了很多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國地大物博,
研究發現大腦掃描信號可識別人體疼痛感 近日,科羅拉多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最近的一項調查中發現,醫療人員只要通過觀察患者的大腦掃描信號就能辨別出其身體所感受到的疼痛感。相關研究論文刊登在近期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日報道,科學家稱已揭秘世界第一“冰人”——維姆?霍夫異于常人抗凍力的原因。 荷蘭“冰人”維姆?霍夫能夠忍受極度寒冷,迄今共創下21項與耐力有關的世界紀錄。但其抗寒能力卻令人不解。近日,科學家發現“冰人”為何在極度寒冷環境中仍舊存活的原因。由Otto Muzik領導的美國
在一項最新的研究中,盧森堡大學的研究者利用fMRI技術展示了安慰劑是如何強力地減輕疼痛的。神經科學家Marian van der Meulen博士補充道:“當一個人服用安慰劑時,腦掃描顯示大腦的特殊區域活動會減弱,因此疼痛會減輕。但是這其中的心理學機制了解的不多,為什么一些人的安慰劑反應比另外一
隨著技術進步,德國病人前往醫院問診恐怕很快將成為“往事”。取而代之的是,他們坐在家里,面對一臺電視機,完成全部治療。 眼下,德國一大批初創企業涌入醫療領域,掀起了一場數字革命。 數字醫療之德國樣本 【下一場互聯網革命】 位于柏林、久負盛名的夫朗禾費研究所開發了一套名為MyReh
一種干細胞療法或將最終緩解數百萬名慢性腰痛患者的痛苦。如果該療法有效,那么注射干細胞或可成為遏制阿片類藥物流行的關鍵工具,該藥物在美國正在導致數千人死亡。 自1999年以來,處方類阿片類藥物的使用量已經增長了4倍,僅在2015年,該類藥物就造成3.3萬人死亡。這些死亡案例中有很多人是因為服用
早前,一項超 200 萬人的臨床研究表明:單身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風險分別是這樣的: 相比已婚人士,未婚人士死于冠心病和腦卒中的風險分別提高了 43% 和 55%,離婚的人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提高 35%,喪偶的人罹患腦卒中的風險提高 16%。 有些同志不婚不育保平安的想法怕是穩不住
對于一般的腫瘤活檢,醫生需要對患者腫瘤進行切片。但研究人員正在嘗試一種新的創新方式,被稱為“液體活檢”。這是一項血檢技術(在患者血液中尋找腫瘤DNA的微小片段),雖然近期才變得可行,但已經展示出極大潛力。 只需通過簡單的一滴血(與傳統的活檢或CT掃描相比,給患者帶來的負擔更小),腫瘤學家就能快
據研究,不少人在失戀分手后,會覺得自己的心有著被撕扯般的疼痛,或是像窒息般無法呼吸,一些戀愛經驗較少的人常常會認為這是別人夸張的說話,其實不然,這些形容是真真實實存在的。據科學研究表明,心痛不只是一種情緒,它還會導致一系列痛苦的生理反應,專家將這些罕見的疾病反應稱作“心碎癥候群”,其主要表現是因
你是否經歷過戀愛的過程,從迷戀某個人到墜入愛河這一過程看起來如此的理所當然。但是前人的研究表明,戀人之間的愛與朋友之間的愛有天壤之別。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是如何做到如此巨大的情感飛躍?換句話說,是什么改變了我們的大腦,讓我們陷入深深的愛河里? 開始戀愛 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家Stephanie
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愛情有助緩解疼痛,可能有助科學家研究出新的止痛方法。 研究報告10月13日由網絡版《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發表。 疼痛實驗 研究人員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招募15名本科生,讓他們手握一個物體,這一物體在電腦控制下會慢慢加溫,溫度會使受試者感
發現兩者差異:左邊的肥胖女性,器官周圍堆積了大量脂肪,心臟已經增大,這將對她的健康產生嚴重影響。 據國外媒體報道,體重增加幾磅,從外表看可能并不明顯,但是在精確分析它對人體造成的破壞時,卻會發現很大不同。從這張掃描對照圖片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超重給器官、骨骼和肌肉造成了什么后果。
我國著名疼痛醫學專家、全國三叉神經痛研究中心主任彭勝3月22日宣布,其領銜開展的國家863計劃項目“智能機器人三叉神經3D導航技術”已通過國家醫療器械監管部門批準,正式應用于臨床。這是全球首個將智能機器人應用于臨床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創新醫療技術。這也是醫療機器人技術取得的又一突破。 最近醫療機
來自英國赫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引發“傳染性”瘙癢的大腦應答部分,這將能解釋為什么一些人在看到其他人抓癢的時候特別容易感到癢。相關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薩塞克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研究能幫助這些通過視覺更容易被傳染瘙癢感覺的人群。 一個世紀以來,很
在兩名年輕的獨特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幫助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初步研究發現,一個稱為PIEZO2的基因,控制著人類觸覺和本體感覺(即“第六感”) 的特定方面,第六感描述的是空間中的身體意識。該基因的突變可導致兩名患者出現運動和平衡問題,以及一些形式的觸覺損失。盡管存在困難
新銳名稱:Stimwave 公司坐標:斯科茨代爾(Scottsdale), 美國亞利桑那州 官方網站:http://stimwave.com/ 融資情況:C輪5000萬美元 管理團隊:公司CEO:Laura Perryman女士
“如果吃某種食物會使你生病,那么你未來可能會避免吃類似的或聞起來像的食物,”劍橋大學助理研究員、這篇《eLife》文章的第一作者Agnes Norbury說。這種“概括”能力是人類的重要生存技能。但是過度概括,也許是某些人害怕或避免經歷未發生的、實際并不危險的事情的原因。這種過度回避被認為是焦慮
Science雜志精選 2014年8月1日science雜志本期封面所展示的是狗蛔蟲(犬弓蛔蟲)的彩色的掃描式電子顯微照片。全球有超過十億人感染腸道寄生蟲,并導致嚴重的并發癥,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腸道寄生蟲也抑制其宿主對病毒的免疫力,導致潛伏的病毒重新激活,以及阻礙抗病毒的防御能力。 慢性疼痛
在參加了一期臨床試驗后,6人被送往雷恩醫院。 一種試驗性藥物的臨床試驗在法國出現悲劇性失誤后,已有1人死亡、5人住院。然而,在該事件于1月15日首次獲得公開承認的數天后,官方信息的缺失使外圍專家和公眾對于到底發生了什么依舊所知甚少。 “法國當局的反應并未表現得非常迅速或透明。”該國臨床
蛛網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經科的急癥之一,且死亡率較高,所以神經科醫生對蛛網膜下腔出血很重視。在臨床診治中,神經科醫生通常會借助影像檢查來診斷此疾病。但有時也會呈現出一些混淆疾病的影像,從而影響醫生的臨床判斷。本文通過一例易于蛛網膜下腔出血(SAH)混淆的接受多次碘造影劑注射的腎功能不全和未確
近日,美國一家名為“生物夸克”的公司宣稱,他們將進行一項“起死回生”的試驗,讓“臨床腦死亡”的人再次復活,該試驗將于未來幾個月內在拉丁美洲啟動。 據了解,去年5月,這家公司曾打算在印度進行這一試驗,不過,被印度政府叫停。根據當時公布的細節,他們的“復活”過程是這樣的:首先,研究人員將在6個星
近日,根據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科學家們已經鑒定出三個所謂的“補體系統”基因,這些基因似乎在MS引起的視力喪失中起作用。通過分析多發性硬化(MS)患者的DNA以及利用高科技的視網膜掃描技術,研究人員最終篩選出了上述致病基因。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這一發現得到后續研究的證實,那么它
近日,根據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科學家們已經鑒定出三個所謂的“補體系統”基因,這些基因似乎在MS引起的視力喪失中起作用。通過分析多發性硬化(MS)患者的DNA以及利用高科技的視網膜掃描技術,研究人員最終篩選出了上述致病基因。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這一發現得到后續研究的證實,那么它
據調查,美國境內每年都有140000人被確診患有大腸癌。作為影響大腸組織的癌癥類型,大腸癌是美國境內男性致死率第二高,女性致死率第三高的癌癥類型。根據美國癌癥學會的數據,平均每天都有50000人因為患大腸癌而死亡。 年齡是大腸癌發病的主要風險因素,許多被確診患有大腸癌的患者年齡都在50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