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玉米被鏟事件,應成為轉基因科普的一個契機,并思量如何合理合法提速轉基因作物的科學研究、品種審定、成果轉化以及配套法規建設。 據報道,陜西省靖邊縣4000畝轉基因玉米,在即將成熟的時候被強制鏟除,原因是這些“制種玉米”父本中含轉基因成分。據了解,當地政府向農戶承諾每畝補償1400元,但村民認為補償太少。 玉米豐收在望卻被鏟除,委實可惜。這一事件中沒有贏家——農民有損失,政府要補償,種子商人也難逃法網。如果一開始就卡住關口,不讓含轉基因成分玉米種流散開來,便不至于此。事前監管勝過事后鏟除,這道理重復一萬遍也不為過。 從法理上看,此次的鏟除行為名正言順——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種子法》明確規定,“轉基因植物品種的選育、試驗、審定和推廣應當進行安全性評價,并采取嚴格的安全控制措施”。同時,我國批準安全證書的轉基因作物雖然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但只有棉花和番木瓜允許商業化種植。基于此,當地農民種植轉基因玉米種確實不合......閱讀全文
2月23日,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該組織有關轉基因作物全球發展態勢的連續第14個年度報告。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出席了新聞發布會,并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就現在的知識水平和法律管理的一系列措施來講,我國自主研發的轉基因抗蟲水稻和轉
30年前開始從事轉基因研究時,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朱禎沒有料想到,如今他要用三分之一的工作時間來做轉基因科普,也沒有料想到當初被認為能改變傳統農業面貌的技術,會面臨如此洶涌的反對浪潮。 近日,科技日報社與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展開的問卷調查顯示,由于誤解相關知識和信息
30年前開始從事轉基因研究時,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朱禎沒有料想到,如今他要用三分之一的工作時間來做轉基因科普,也沒有料想到當初被認為能改變傳統農業面貌的技術,會面臨如此洶涌的反對浪潮。 近日,科技日報社與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展開的問卷調查顯示,由于誤解相關知識和信息
近日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包括轉基因在內的一系列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將加快實施,核心關鍵技術要在“十三五”期間持續攻克,在戰略必爭領域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 今年以來,在中央1號文件、全國兩會以及農業部4月份的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中,都曾提出支持轉基因發展。那么,此次規劃印發又透露出哪
近日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包括轉基因在內的一系列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將加快實施,核心關鍵技術要在“十三五”期間持續攻克,在戰略必爭領域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 今年以來,在中央1號文件、全國兩會以及農業部4月份的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中,都曾提出支持轉基因發展。那么,此次規劃印發又透露出哪些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四、總體部署 未來五年,我國科技創新工作將緊緊圍繞深入實施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有力支撐“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網絡強國、海洋強國、航天強國、健康中國建設、軍民融合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
2011年貴州省科技廳批準建設的12個貴州省第四批科技創新人才團隊(以下簡稱“人才團隊”)經過三年的建設,成效顯著。據初步統計,培養貴州省核心專家5人,貴州省省管專家1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對象10人;培養專業技術二級崗位6人,專業技術三級崗位12人,晉升正
從中國農科院獲悉,2012年,全院緊緊抓住國家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的重大機遇,著力加強科技創新能力、科研保障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在人才團隊建設、科研創新、科技興農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頂天立地”重大科研成果相繼涌現 中國農科
2012年12月29日,國務院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
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 為全面部署“十二五”農業科技工作,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和《農業科技發
近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經院主席團審定的521名201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名單詳細列舉了有效候選人的姓名、年齡、專業、工作單位和提名渠道,提名渠道分別是院士提名和中國科協提名。 據了解,有效候選人大多數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少部分來自企業和軍隊等。為使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中
關于印發十二五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1〕58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加
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檢測體系、認證體系 1、標準體系: 以農業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為基礎,運用簡化、統一、協調、選優的原理,把先進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標準,相關的標準按照內在聯系,形成標準體系。我國的農產品標準,從無到有,目前已形成了產品、生產技術規程、檢驗測試等一系列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