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6.3%左右,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務收入增長 15%,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 3.5%。”近日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發布了上述預測數據。會議不僅總結了 2018 年工作,分析形勢變化,還部署 2019 年的八項重點任務。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在困難挑戰超出預期的情況下,扎實推進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工業通信業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主要體現在 6個方面。 一是工業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二是創新驅動發展步入快車道;三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縱深推進;四是新動能加速成長壯大;五是網絡強國建設扎實推進;六是改革開放步伐加快。 會議還對2019年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提出抓好 8 個方面工作。一是強化創新引領,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要強化考核評估,實施動態管理;工業強基工程要強化協同攻關,擴大應用規模;首臺......閱讀全文
2010年10月18日,中國政府網刊登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指出,到2020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此決定標志著七大新興戰略產業框架成定局。 從2008年的
21部委合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落實企業主體地位、人才評價、資源配置等支持政策將陸續出臺 創新驅動正成為各界談論的熱點話題。一方面,國家高層領導密集發聲,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大勢所趨、形勢所迫;另一方面,有關部委正在籌劃相關政策。據記者了解,目前包括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
即將過去的一年,政策為創新添能蓄勢。國務院出臺多項政策優化營商環境,小微企業再次收到減稅降負“紅包”;科技創新被擺在更重要的位置上,為產業優化提供支撐作用,這包括新能源汽車“斷奶”后的路徑選擇、綠色技術體系的構建、節水行動、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5G+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等;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著力防控債務風險;積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等六項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對“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會議強調要著力抓好化解產能過剩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新常態也帶來了新機遇。新常態下,如何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促進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工業通信業平穩健康發展。昨天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指出,工業通信業要主動適應新常態,科學看待增長速度的回落,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 會議指出,2014年,
近日,工信部發布2015年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七大要點:一、實施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二、統籌抓好重大規劃法規標準和政策制訂實施;三、狠抓工業節能降耗;四、積極推進工業節水;五、實施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計劃;六、繼續推進工業資源循環利用;七、大力培育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工信部表示,將以工業
2015年8月27日,2015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與投融資論壇在上海召開。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吳海東出席論壇,并針對醫藥工業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工作進行與參會企業進行交流、討論。吳海東副司長表示,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之中,工信部聯合參與編制工作的幾個部委正在竭盡全力,力爭集全行
2018年4月11日,國家發改委等8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的意見》(發改產業〔2018〕558號),一個將極大利好國產創新醫療設備走入政府招標采購、走進公立醫院的重要文件,終于出爐了。 1、扶持首臺套裝備,國家政策一再升級 為了推動中國制造的創新發展,黨和國家
環保裝備制造業作為政策導向型行業,其發展壯大與國家環保政策支持的密切相關。近年來,隨著政策的加碼,環保裝備制造迅猛發展。日前,工信部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元。專家表示,《指
2015年以來,面對工業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困難與挑戰,工信部推出了中國制造2025、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系列重大措施,完成了網絡提速降費、“互聯網+”行動等一批事關全局、影響長遠的重點工作。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會上表示,“預計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能耗降低6%,單位工業增加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科學技術部黨組今天通報巡視整改情況。關于審計署2012年4月審計發現5所大學7名教授弄虛作假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2500多萬元的問題,目前,共依法依紀查處了8人,其中陳英旭、宋茂強2人被依法判刑;李寧、李澎濤、王新月、王甫(李澎濤的博士生)4人被依法批捕;鄒華暫不起
2014年8月7日,2014丹東科學儀器論壇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成立35周年紀念活動在丹東盛大開幕。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理事長、武漢四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熊友輝董事長作了題目為《聚焦小世界 成就大夢想》的精彩報告。武漢四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熊友輝董事長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將成為我國制造業發展的新紅利,極大地激發中國制造業創新的內生動力,催生一大批有活力的、高成長的中小制造企業群體。”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羅文認為,科技革命正在引發產業發展方式的深刻變革,將為我國制造業的趕超發展提供難得的歷史機遇。 “要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換擋但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將成為我國制造業發展的新紅利,極大地激發中國制造業創新的內生動力,催生一大批有活力的、高成長的中小制造企業群體。”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羅文認為,科技革命正在引發產業發展方式的深刻變革,將為我國制造業的趕超發展提供難得的歷史機遇。 “要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換擋但
“基礎研究決定一個國家科技創新的深度和廣度,‘卡脖子’問題根子在基礎研究薄弱。”李克強總理在9月2日主持召開的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工作座談會上指出。 “剛才幾位代表都在發言中都提到‘卡脖子’問題。‘卡脖子’問題根子在基礎研究薄弱,不是就事論事就能夠解決的。”李克強說,“基礎研究站得穩不穩,站得
3月30日的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對全面深化標準化改革作了動員和部署。就如何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等部門分別提出了各自的政策措施。今天刊登三部委領導在會上講話的相關內容,以饗讀者。 科技部副部長侯建國:深入實施技術標準戰略 3月30日,科技部副部長侯建國在2
在剛剛結束的2016青島國際脫鹽大會上,中國科協、工信部、水利部等多位官員出席會議并分別作了重要講話。不難看出,各部委為了配合和實施去年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為“水十條”)、《中國制造2025》,相繼打出了切實有效的組合拳,規模和力度空前。種種跡象表明
2017年11月25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藥物質量分析與過程控制分會、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分析學重點學科、北京中醫藥大學重要信息學重點學科承辦的“藥物質量分析與過程控制分會成立大會暨藥品質量源于設計高峰論壇”在北京京瑞溫泉國際酒店召開。會議現場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首席專家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日前,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根據《意見》,到2020年,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元。 《意見》提出了環保裝備制造業的工作目標。到2020年,環保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創新驅動的行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先進
近日,國家工信部節能和綜合利用司的劉文強處長在上海透露:國務院剛剛審議通過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規劃,明確了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和綠色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工信部正在組織編制綠色工程的實施方案。 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工信部正著力推動工業綠色轉型發展。 劉文強說,按照中央的判斷,目前
在堅持以軍品研制為本、鞏固軍品基業不動搖的基礎上,近些年我國軍工行業正逐步拓展民品業務,實現先進軍用技術在民用領域的推廣應用,同時也積極引導民營資本進入軍品科研生產領域,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 日前,工信部印發《軍用技術轉民用推廣目錄(2013年度)》(下稱“軍轉民”目錄)和《高新技
2015年11月中國科協聯合工信部、北京市政府舉辦了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圖為一位參觀者在同機器人握手。 “‘十三五’規劃建議把創新發展排在新發展理念之首,并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歸根到底是人才創新,創新驅動歸根到底是人才驅動,人才是支撐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中國科協最大的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分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院協同創新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戰略合作協議》(以下簡稱“戰略合作協議”)上簽字,部院雙方正式開啟全面戰略合作,協同推進我國工業轉型升級。 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是工信部、中科院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實
新能源汽車發展再度迎來政策利好。昨日,工信部副部長蘇波表示,工信部與財政部共同落實40多億元資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而科技部部長萬鋼也透露,新一輪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方案已經獲得了國務院的正式批復,目前四部委正在積極制定實施細則,將于不久后正式啟動。 據悉,新方案是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制造業是我們的優勢產業,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 3月25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實現制造業升級。 5月1
廣東首家“全國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示范城市”江門市,堅持以“江門特色、廣東標桿、全國示范、國際平臺”打造雙創基地,率先在全國開展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標準制定,小微企業的信用體系建設、科技金融融合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正努力建成全國小微雙創之都、全球華僑華人雙創之城,激發原動力,形成新動能,推動新經濟。
進入下半年,工信部密集召開多個行業上半年形勢座談分析會,并部署下半年工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工信部將在近期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相關領域發展狀況,介紹下半年工作安排。 記者梳理發現,鋼鐵、有色金屬、機器人、信息通信、生物醫藥、軟件和大數據等多個行業的“十三五”規劃已進入
工信部發布《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推動創業創新將成為重點工作 人民網北京7月5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今日消息,2016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了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提升創業創新能力為主線
9月4日,工信部發布了《工業大數據發展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工業大數據資源體系、融合體系、產業體系和治理體系,并設置了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培育3-5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工業大數據解決方案供應商、創建一批推動工業大數據集聚發展的國家新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進一步硬化節能減排降碳指標、量化任務、強化措施,對今明兩年節能減排降碳工作做出具體要求。“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的約束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