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不當:加拿大每年損失數百萬加元!
哥華和圣約翰市兩座城市的垃圾箱干凈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但這也是有代價的...... 加拿大人把太多垃圾都扔進了藍色垃圾箱, 有時是因為懶惰或無知, 而有時則完全是明知故犯, 這導致每年的回收處理費用增加數百萬加元。 即便是罐子里幾勺沒吃完的花生醬也會污染掉一噸紙張使它們無法重新使用—— 只好被丟進垃圾堆,小桶底部剩的一點酸奶也會產生同樣效果。 Jim McKay是多倫多垃圾處理部門的總經理, 圖為他在多倫多的垃圾中轉站, 手里拿著一個從藍色垃圾箱里撿出的黑色咖啡杯蓋子, 蓋子上印有可回收字樣, 但在多倫多它其實不可回收. Canada Fibers集團位于安大略省,其負責的12家垃圾處理廠承擔了全省60%的垃圾分類工作. 集團執行副總裁Mark Badger說, "既可恥又可氣!有時藍色垃圾箱里1/3的垃圾都是不可回收的。" 異物污染是一個專業名詞,指的是那些在可回收垃圾處理中的不可回收物或垃圾......閱讀全文
垃圾堆肥難在分類回收 需增加垃圾分類意識
近年來,在德國、荷蘭、西班牙等國的家庭、大學和社區,相繼開始使用一種特殊的垃圾桶,人們利用它對部分垃圾就近進行堆肥處理。 垃圾“圍城”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以往,處理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填埋、焚燒發電兩種。這些傳統的方法既存在二次污染的問題,也存在資源浪費的弊端。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發達國家開始采用
垃圾分類當中可回收物芻議
垃圾分類工作強勢推進快三年了。46個重點城市都發明了許多高招,237個地級市也都各顯神通,在市場配置資源的大旗下,各色企業也都粉墨登場,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中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的饕餮盛宴。于是,回收利用、循環經濟便成了社會意識的一部分,以至于引導政府、企業紛紛投入資金,寄希望在推動垃圾分類的同時收獲
北京垃圾分類回收不做強制要求
昨天,市市政市容委發布住建部、發改委、環保部三部委聯合下發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指南》的通知,通知對垃圾衛生填埋場、焚燒場等建設、運作等標準一一明確。文件明確,讓居民盡可能實行垃圾分類回收,不做強制性要求。 《指南》稱,應盡可能從源頭避免和減少生活垃圾產生,對產
歐盟逐步取消垃圾焚燒補貼 明確垃圾分類回收優于焚燒
018年6月14日,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通過了垃圾能源化利用的相關修正條款,從而使可再生能源指令(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與循環經濟政策(Circular Economy)保持一致。 修正條款要求歐盟成員國確保其國家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包括補貼計劃)充分遵循垃圾處理
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箱首現羊城
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箱首現羊城 廣州的垃圾分類又增強援!昨天下午,荔灣區環保局與荔灣區立賢中學共同主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低碳我能行?循環再用零污染”活動。活動上首次出現“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箱”,通過“吞吃”學生們提供的垃圾,機器還能提供積分,讓孩子們兌換日常生活用品。 演示過程中,回收箱對塑料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回收應用研究
引言 我國人口數量眾多,隨著我國國民環保意識的逐漸提升,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生活垃圾是引發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將從我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回收的實際情況入手,針對當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回收中的不足,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希望對提升我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回收的質量和效率有所幫助。
廣州派發分類垃圾桶推進農村垃圾分類
城市人垃圾分類派垃圾袋,農村則選擇挨家挨戶發垃圾桶。本報“垃圾分類廣州范本”試點增城東洞村,昨天開始入戶發放分類垃圾桶,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廣州市委宣傳部派駐東洞村的扶貧干部李永恒解釋,垃圾桶符合農村實際,發垃圾袋反而制造更多垃圾。 有別于其他地方以獎勵
實行分類垃圾與混合垃圾差別化收費等政策推進垃圾分類
《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近日出臺。發改委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價格司副司長周伴學在會上介紹,《意見》提出,積極推進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方式改革,對配套設施完備、已經具備條件的用戶,推行垃圾計量收費,并實行分類垃圾與混合垃圾差別化收費等政策。具體來說,就是對分類投放垃
電池屬于可回收垃圾嗎
廢舊電池屬于可回收垃圾。廢電池雖小,危害卻甚大。但是,由于廢電池污染不象垃圾、空氣和水污染那樣可以憑感官感覺得到,具有很大的隱蔽性,所以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目前,我國以成為電池生產和消費的大國,廢電池污染是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環境問題。據環保專家介紹,在廢電池中每回收1000克金屬,其中就有82克
烏魯木齊試點垃圾分類 各類垃圾各有去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今年計劃投入750萬元啟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試點項目,并在中心城區選定學校、小區等4個單位進行項目實施。 據悉,目前確定的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分別位于天山區幸福路天福花園、沙依巴克區新農大家屬院一區、高新區(新市區)第九中學、水磨溝區紅山東路億和興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