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碳排放、油價飆升、能源危機已成為當前熱門的話題。 實際上,地球上的能量巨大。太陽每秒鐘到達地面的能量達80萬千瓦,如果將太陽光照射地球表面1個小時產生的所有能量聚積起來,就足以滿足人類整整一年的能源需求。 而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為有效的固定太陽光能的過程,如果人類可以像植物一樣利用光合作用,直接把太陽能轉換成我們需要的能源,將有效解決能源緊缺問題。 目前,科學家已經開始研制新型的生物光伏電池。 ―――供能優勢――― 高效光能轉化器 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包括藻類和某些細菌利用葉綠素,在可見光的照射下,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它為包括人類在內的幾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物質和能量來源,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氣,是地球上氧氣的主要來源。當今人類所消耗的石油、煤、天然氣也都是遠古時期植物光合作用的直接和間接產物。 不過,最讓科學家感興趣的是光合作用極高的光能吸收、傳輸和轉化效率。“在光合作用的第一階段,葉綠......閱讀全文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
在我國科學界,兩院院士一直是最高榮譽。兩院院士評選一般每兩年舉行一次,每次僅僅選出一百多人,歷年當選的兩院院士也不過數千人。然而,在我國科學界中,依然存在為數不多的夫妻都是兩院院士的事例。 這些科學家伉儷大都攜手于同一研究領域,在科學長空,他們的名字互相輝映。是執著的追求使他們發現了彼此,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