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發展集團科技金融超市落地中關村生命科學園 產業上游企業創新發展決定了行業風向標,創新型企業發展又受制于資金,同時政策性資金支持力度小,金融機構服務受其專業門檻和技術瓶頸限制,不敢貿然前行,這是當今生物醫療大健康產業的金融現狀。 ■本報記者 李惠鈺 一家10年后才可能盈利的生物醫藥公司,誰愿意去投資?長周期、高投入、高風險……種種“傷不起”的特點讓生物醫藥企業陷入融資困境。 “要研發一款新藥,需要兩個‘10’,一個是10億美元,一個是10年時間。萬一研發方向偏了或者研發出來的藥物副作用太大,那這兩個‘10’就都沒有了。”談及生物醫藥融資難題,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禮對《中國科學報》記者無奈地說。 為緩解生物醫藥等醫療健康領域科技創新企業的融資困境,近日,中關村發展集團科技金融超市成功落地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這種新型“超市”將為生物科技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數據整合、資源配置等系列服務。 科技金融超市......閱讀全文
中關村發展集團科技金融超市落地中關村生命科學園。 產業上游企業創新發展決定了行業風向標,創新型企業發展又受制于資金,同時政策性資金支持力度小,金融機構服務受其專業門檻和技術瓶頸限制,不敢貿然前行,這是當今生物醫療大健康產業的金融現狀。 ■本報記者 李惠鈺 一家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