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藝芳(河北省人民醫院) 1.啟蒙時代的黑暗 上世紀60年代,Framingham流行病學研究明確證實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由此揭開了我們與高膽固醇血癥抗爭的序幕。一般推測,既然血液膽固醇水平升高可以增加冠心病的發病風險及其致死致殘率,那么通過藥物降低膽固醇水平將使此類患者顯著獲益。然而,在此后的三十年間所完成的一系列降脂治療試驗卻未能證實這一假設。早期的研究發現,應用傳統的降脂藥物治療高膽固醇血癥雖能有效降低膽固醇,卻不能降低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甚至心血管死亡率。一次次的挫折使我們陷入空前迷茫:面對血脂異常的危害,我們究競何去何從? 2.他汀開創新紀元 新型調脂藥物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辛伐他汀的問世,重新為人們鼓足了勇氣,而......閱讀全文
近期先后公布的多項臨床試驗初步論證了PCSK9抑制劑的降膽固醇作用,結果表明此類藥物降低LDL-C的幅度可髙達50%以上。這一降幅相當于大中劑量的強效他汀。與此同時,現有研究也顯示此類藥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與耐受性。至此,PCSK9抑制劑已經具備了作為優秀降膽固醇藥物的基本條件。然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