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31個省份2024年經濟“一季報”陸續出爐。經濟總量方面,廣東、江蘇進入“3萬億元俱樂部”;增速方面,16個省份高于“全國線”,吉林增速達到6.5%,排名第一。總的看,一季度經濟運行開局良好。其中,經濟大省發揮了帶動全國增長的引擎作用。
16個省份GDP增速較快
看GDP總量,2024年一季度,廣東、江蘇、山東繼續位居前三;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緊隨其后,均位列全國前十。一季度GDP超過1萬億元的省份有13個,分別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上海、北京、河北。
看GDP增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GDP為29629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一季度,全國共有16個省份GDP增速高于“全國線”,分別是吉林、江蘇、重慶、浙江、湖北、四川、北京、山東、內蒙古、甘肅、福建、寧夏、河北、新疆、貴州、遼寧,天津與全國增速持平。其中,吉林以6.5%的增速領跑,江蘇和重慶以6.2%的增速并列第二。
“除了前期低基數影響,吉林經濟增速呈現較高增長,一是因為工業經濟增長較快,尤其是汽車、軌道交通等工業產能得到充分釋放;二是服務型經濟中文旅服務業供需兩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向本報記者表示,一季度,各省份經濟發展呈現邊際改善的積極變化,各省份經濟增速整體呈現穩健回升向好態勢。同時,各省份經濟常態化復蘇中出現分化趨勢,吉林等省份抓住經濟恢復和政策發力機會,力爭向經濟增長隊列的上游發展。各省份瞄準高質量發展,把經濟建設擺在中心任務位置,顯示出你追我趕的競相開放發展模式。
經濟大省發揮挑大梁作用
從增速看,一季度經濟總量前十的省份中,江蘇、山東、浙江、四川、湖北和福建等6個省份增速在全國水平之上,除福建外的5個省份增速均達到或者超過6%。
從增量看,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6299億元,相比2023年一季度的284997億元,增加了11302億元,而一季度經濟總量前十的省份同比增量為7451.47億元,占全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量的六成以上。
“一季度,各地經濟增速延續恢復態勢,尤其是江蘇、山東、浙江等經濟大省發揮了挑大梁的作用,引領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劉向東分析,這主要在于經濟大省經濟發展韌性強,既是人口大省,也是創新大省、外貿大省。
數據顯示,一季度,廣東進出口總額2.04萬億元,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穩居全國第一;浙江外貿開局良好,全省進出口總值為1.21萬億元,同比增長7.8%;江蘇省外貿實現進出口總值1.3萬億元,同比增長9.1%,增幅較全國高4.1個百分點,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2.8%。
民營企業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活力。一季度,廣東以“中小微”為主的民營企業進出口1.28萬億元,同比增長19.2%,占全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的62.9%;浙江民企進出口占全省外貿比重提升至八成以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一季度民營企業進出口發展貢獻越來越大、創新實力越來越強、貿易伙伴越來越多元。民營企業在外貿領域勢頭正好、前景可期。
新質生產力發展勢頭強勁
經濟大省往往是政策率先發力的大省,在政策支持下,這些省份的內需動力更足、新質生產力更好發展。
內需恢復發揮了關鍵作用。一季度,福建省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長46.1%、金銀珠寶類增長6.8%,分別比上年全年提高56.3個、15.4個百分點;江蘇省限額以上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2.5%、29.8%。
重大項目帶動作用明顯。安徽一季度計劃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161個、同比增加193個,50億元以上項目197個、同比增加59個。內蒙古一季度重大項目完成投資同比增長32.7%,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94.3%,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97.1%。
新質生產力發展勢頭強勁。河南鄭州航空港汽車城加速建設,引進了比亞迪、吉利等整車、專用車企業,佛吉亞座椅、法國埃頓等一批核心零部件企業,正在形成一批特色產業園區。山東、四川等省份加快布局新產業新賽道。一季度,山東服務機器人、汽車用鋰電子電池、集成電路等新產品產量保持兩位數增長;四川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設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速均超過20%。
“經濟大省集聚創新資源,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促進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是支撐全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劉向東說。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創造性提出新質生產力概念,并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發表重要講話,圍繞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系統闡述,深入回答了新質......
第七屆進博會迎來倒計時150天,籌備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截至6月6日,企業商業展已有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企業簽約,展覽面積已達32.5萬平方米,包括近260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
今年以來,各地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以節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產、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為重要方向,聚焦重點行業,大力推動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實施......
5月30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經濟信息化委舉行上海市重點產品質量攻關30年暨產業質量攻關啟動活動,系統總結上海市重點產品質量攻關30年來取得的成效,并啟動全市產業質量攻關活動。質量攻關是指企業針對......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中醫藥(蒙醫藥)科研教學暨成果轉化創新能力提升培訓班在鄂爾多斯市舉辦。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薩仁其木格出席會議并講話。此次培訓聚焦中醫藥(蒙醫藥)科技創新,以人才培養為支撐,以......
5月30日,為慶祝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中國科協科普部聯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學傳播與成果轉化中心共同策劃的《科學未來式》特別直播節目《未來可見》在“科普中國”平臺和抖音平臺同步直播,吸引了......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市場監管總局決定在今年6月組織開展第二屆“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能力提升服務月”(以下簡稱“服務月”)活動,部署全系統采取有效措施幫助企業進一步提升商業秘密保護效能,增強重點產業創......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文章強調,新時代以來,黨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
5月29日,海檢研究院2024年度科技項目立項評審會暨青島市船舶與海工裝備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在青島召開。會議邀請了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山東省海洋科學研究院、中國船級社和中國石油大學(......
京津地區科研成果科創資源豐富,北京如何更好地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攜手津冀布局新質生產力,在協同創新與產業協作上重點突破?對此,多位專家學者表示,三地應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協同,推動產業鏈、創新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