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天實驗艙完成發射前全區合練
今天(22日),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任務組織發射前系統間全區合練。目前,問天實驗艙任務各系統已經做好發射前的準備工作。 此次合練主要針對問天實驗艙與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組合體發射入軌階段各項工作進行檢驗。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文昌航天發射場、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以及任務各測控站、船實施聯調聯控。合練中,參試各系統嚴密組織,各級指揮員口令準確,技術人員操作熟練,系統之間相互配合密切,確保了各項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問天實驗艙任務副總指揮 楊彥波:從今天的合練情況來看,整個過程非常順利,后續我們將按計劃實施問天實驗艙的發射任務,控制問天實驗艙與咱們空間站組合體進行對接。 問天實驗艙與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組合體自18日轉運到發射區之后,發射場區進行了首區合練。針對臺風多雨季,氣象系統加大高空風狀態測量頻率、精度,密切關注空中電場以及積雨云發展演變。根據分析研判,近日氣象條件符合發射基本環境要求。目前,火箭......閱讀全文
天和、問天……中國空間站母港帶你領略浪漫航天
北京時間2022年7月18日,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與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組合體已垂直轉運至發射區,發射任務進入倒計時。 中國空間站叫“天宮”,核心艙叫“天和”,貨運飛船叫“天舟”,實驗艙叫“問天”“夢天”……作為中國空間站建造母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追夢奮斗建造“太空家園”,讓神話傳說一步步走
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植物生長實驗揭秘!
植物的種子,到了太空能萌發、生長、開花,進而產生種子嗎?在空間站問天實驗艙里,一項饒有趣味的植物生長實驗正在進行。 自7月28日實驗單元安裝完成、7月29日通過地面程序注入指令啟動實驗,一個月來,隨艙發射的擬南芥和水稻種子,在微重力條件下都已萌發,目前生長狀態良好。 “擬南芥幼苗已長出多片葉
中國空間站艙段“問天”計劃7月發射-“夢天”完成正樣熱試驗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12日消息,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造任務穩步推進,其中,問天實驗艙計劃本月發射,夢天實驗艙已完成正樣熱試驗。 據悉,前不久,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對空間站組合體發出調相指令,為問天實驗艙的來訪做好準備。按計劃,問天實驗艙將于本月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 迎來問天實驗
問天實驗艙發射,關于空間站的知識你都了解嗎?
7月24日,問天實驗艙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我國空間站在軌建設分為哪兩個階段?建成后將是幾艙結構,呈什么形狀?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分別開展哪方面的科學研究?在問天實驗艙成功發射之際,2022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特推出“華夏問天 筑夢太空”有獎專項競答活動。“華夏問天 筑夢太空”專項競答
揭秘問天實驗艙問天路上的航天科技
7月24日,我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個實驗艙——問天實驗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托舉升空。25日凌晨,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組合體成功在軌交會對接。此次飛行任務中,有哪些航天科技為問天實驗艙的問天之路保駕護航?問天實驗艙為何能“四季如春”?航天器在軌時,沒有了大氣層的保護,在太陽照
“夢天”“問天”,“合”而不同!
2022年10月31日,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11月1日凌晨,夢天實驗艙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夢天”正式入列。作為空間站組合體的兩個實驗艙,“夢天”與“問天”都有哪些不同?“解碼夢天”第四期,帶你從各種角度認認這對“孿生兄弟”!01外形不同 要想從外形上快速辨別兩個
問天實驗艙與空間站對接后,航天員能否直接進入
7月24日,問天實驗艙搭乘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約13小時后與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順利交會對接。完成對接后,航天員是否可以直接進入問天實驗艙?航天員中心問天實驗艙環控生保分系統主任設計師羅亞斌表示:不能!羅亞斌介紹,航天員首次進駐至少需要以下步驟:首先是提前啟動艙內的有害氣體凈
靜待夢天,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收官在即
新網北京10月30日電(劉歡)夢天實驗艙發射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待發射成功,中國空間站將完成在軌建造。 夢天實驗艙發射成功意味著什么?我國下一步將有哪些太空探索計劃?配備8個科學實驗柜,夢天實驗艙能完成哪些科學研究? 夢天實驗艙是天宮空間站基本構型中兩個大型在軌實驗艙段中的第二個,發射入軌后,
神舟、嫦娥、天問……這是宇宙級別的中國式浪漫
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從“神舟”“北斗”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宮”“天問”中國人民把對浩瀚星空和未知宇宙的無盡憧憬寄托在這些美好的名字中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嗎?1.天河漫漫,北斗指路1985年中國科學家開始研制中國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而后以一個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北斗”命名
中國天眼天問:宋朝客星與脈沖星的前世今生
仰望星空,浩瀚宇宙繁星閃爍、熠熠生輝,銀河系如同瀑布落九天,召喚人們無限的追思與遐想。回溯時光,詩人屈原感發“天問”而求索,李白將“月光”擬成地上霜。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家們歷經幾世紀的接力研究,詩人與賢哲關于天空的迷思漸顯端倪:廣袤宇宙的星星就如同我們的地球圍繞的太陽,它們大多是依靠核燃燒維持
為國問天-筑夢長空
航天事業的意義不止于科學技術本身。一個民族探索宇宙的雄心,幾代中國人提振信心的努力,無數青年人揮灑的智慧與熱情,匯聚于此。 五四青年節前夕,當記者撥通幾位青年航天科學家的電話,他們已整裝出發,行進在去往酒泉的路上。 又是一次代表人類探索宇宙知識邊界的非凡之旅! 話語專業度高,時間緊,記者發
夢天實驗艙發射在即-回顧中國空間站成長歷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69.shtm 中國空間站第三大艙段——夢天實驗艙發射在即,待夢天實驗艙發射、對接、轉位之后,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就將在軌組裝完成。中國空間站是如何從無到有、一步步組裝建造的?回顧中國空
三問中國核電
近日,在北京“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上,觀眾參觀國際熱核聚變裝置模型展臺。 閱讀提示: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為全世界敲響了安全警鐘,也讓人們對我國的核電事業產生了諸多疑慮:在役的核電站是否安全?還要不要繼續發展核電?怎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帶著這些問題,記者
三問“天問一號”:落在哪?怎樣落?如何探?
? ??歷經7個月的全速前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于今年2月抵達火星軌道,并在近日傳回高清火星影像圖。下一步,天問一號何時著陸火星?落在哪?怎樣落?后續會開展哪些科研探測?記者日前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黨委書記趙小津,一探究竟。落在哪? 在人類對太陽系的探索歷史上,火星總是給人無限期
“問天”發射在即-航天員將有何新體驗?
問天實驗艙與火箭組合體18日已轉運至發射區,計劃近日擇機發射。作為中國空間站首個實驗艙,問天實驗艙有哪些特殊“裝備”?它的“到訪”將給航天員帶來哪些太空“出差”新體驗?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作出解讀。 職責:天和備份與科學實驗 問天實驗艙是繼天和核心艙之后
“問天”計劃本月發射,“夢天”正樣熱試驗完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558.shtm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電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12日消息,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造任務穩步推進,其中,問天實驗艙計劃本月發射,夢天實驗艙已完成正樣熱試驗。 據悉,前不久,
神十四乘組靜待來訪!問天實驗艙將于本月發射
本月底中國空間站將開啟一個大動作,就是迎接“問天”實驗艙的到來。 前不久,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對空間站組合體發出調相指令,空間站組合體將做好迎接“問天”實驗艙來訪的準備。目前中國空間站組合體由天和核心艙、天舟三號、天舟四號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組成“一艙三船”構型,未來天舟三號會撤離,主要是為后續
太空旅程從33天到6個月……數說中國空間站
空間站建設和載人航天活動是2021年的重頭戲。在這一年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正式進入到第三步——空間站階段。下面通過一組數據來回顧一下中國空間站在這一年里展現的成就。2021年4月29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升空,成為我國目前最大最復雜的航天器。天和核心艙長16.6米,最寬處直徑4.2米,內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將返程-半年創造多個“首次”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馬帥莎)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于12月4日返回地球。自今年6月5日入駐中國空間站以來,三名航天員在軌任務安排飽滿,可以說是空間站任務實施以來的“最忙乘組”。?“神十四”乘組過去半年創造了多個“首次”,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的諸多歷史時刻,與地面配合完成了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
“最忙乘組”創造空間站多個“首次”
央視網消息:神舟十四號飛行任務是我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第一次載人飛行任務。2022年6月5日,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正式進駐中國空間站。在軌工作6個月期間,空間站經歷了9種組合體構型,實施了5次交會對接、3次分離撤離、2次轉位、3次出艙。構型多、狀態新、任務密,神舟十四號3名航天員也因此被稱為“最
“萬里穿針”,“夢天”比“問天”難在哪兒
11月1日凌晨,萬眾矚目之下,在距地面數百公里處,夢天實驗艙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成功上演“萬里穿針”,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10余小時,我國空間站建設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夢天實驗艙與三個月前發射的問天實驗艙個頭差不多,但是交會對接過程卻是難上加難。”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空間站實驗艙主任設計師宋
出征在即,“夢天”任務三大看點
一切準備就緒,“夢天”實驗艙出征在即。 據央視新聞報道,10月29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的測試發射大廳,工作人員組織了發射前最后一次系統間全區合練。各系統完成了相關功能檢查,準備就緒,等待正式發射任務。“夢天”實驗艙與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組合體在10月25日轉運至發射區。 “夢天”實驗艙發射
空間站建造階段后續飛行任務標識發布
中國空間站首個實驗艙段 問天實驗艙已成功“問天” 隨著夢天實驗艙運抵文昌 空間站在軌建造已進入沖刺階段 夢天實驗艙 天舟五號貨運飛船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 將于今年接續造訪太空 完成空間站建造階段全部飛行任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正式發布后續三次飛行任務標識
問天實驗艙已就位-飛在天上的國家實驗室準備干點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7月18日,問天實驗艙與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組合體已轉運至發射區。后續將按計劃開展發射前的各項功能檢查和聯合測試等工作。 中國空間站即將迎接問天實驗艙 此次問天實驗艙發射對接,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在有航天員的狀態下迎接航天器來訪。前不久,北京航天
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在地面的研制進展順利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楊宏今日表示,目前,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在地面的研制進展順利。 17日下午,國新辦就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有記者問:今年7月、11月計劃發射“問天”和“夢天”兩個實驗
揭秘中國空間站如何保證十余年用電
中國空間站將在400公里的高空運行十余年,要維持這么長時間的能源,“太空電站”很重要。曾經,航天員為了節省電能,在太空吃的是冷飯冷菜。而現在,隨著中國“太空電站”不斷更新迭代,航天員早就能在太空吃上熱飯熱菜,還能在太空開展各種科學實驗。 中國空間站“太空電站”內成立了一個和諧互助的“供電大聯盟”
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艙箭組合體進行垂直轉運
按照計劃,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將于本月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今天(25日)上午,夢天實驗艙與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了垂直轉運,總臺央視記者劉潔在現場介紹了具體情況。 今天的垂直轉運工作是從早上8:10分開始的。夢天實驗艙和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組合體從垂直測試廠房出發
“全能型”的問天實驗艙大揭秘
2022年7月24日,中國人的太空家園首次在有航天員在軌駐留的狀態下迎來航天器的到訪。 那天,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搭乘”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一飛沖天,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隨后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組合體前向端口。 這可是一個發射重量達到23噸的“大家伙”。“這塊頭和分量,相當于北京地鐵13號
太空變形記再上演-中國空間站為何“T”字構型
11月3日,夢天實驗艙上演太空“挪車位”,從天和核心艙前向對接口分離,再轉位至天和核心艙節點艙側向端口,中國空間站形成“T”字基本構型。 這是中國空間站第二次進行轉位任務。一個多月前,中國首次利用轉位機構在軌實施大體量艙段轉位操作,完成問天實驗艙轉位任務。經過多次“變形”,空間站組合體最終實現“
新聞1+1丨夢天實驗艙:空間站“第三室”
10月31日下午3點37分,夢天艙發射圓滿成功。這也意味著,中國空間站迎來了第三室,空間站的T字型構造也即將完成。“第三室”里有哪些先進的技術?未來它和問天實驗艙,在國家太空實驗方面,將發揮怎樣的作用?《新聞1+1》今晚白巖松連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孟瑤;載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