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北京透露,目前中國與歐盟圍繞光伏產品貿易摩擦問題的溝通是“順暢并且是有益的”。此前,歐盟方面傳出700家光伏企業聯名要求歐盟委員會放棄制裁中國光伏業。種種跡象顯示,歐盟對華光伏雙反最終妥善解決并非全無可能。加上近期硅料價格下跌、分布式應用啟動,下游光伏產品的生存狀況改善可期。 這場貿易戰最初火藥味十足。歐盟委員會分別于去年9月和11月啟動了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去年12月,中國則宣布將對韓美、歐盟多晶硅啟動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今年3月6日,歐盟又實施了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強制進口登記,制裁范圍明顯擴大。但中方認為,在光伏產業“雙反”調查中,歐盟方面在各環節均存在嚴重瑕疵。且登記不代表一定會征收關稅,取決于最終的調查結論。 此后,中方兩度推遲發布對進口多晶硅“雙反”調查的初裁結果,年初以來持續攀升的多晶硅價格隨之出現松動。 太陽能報價機構PV ins......閱讀全文
國家能源局、工信部等部委正醞釀一系列“救市”之舉,力推國內光伏市場大規模啟動,推動光伏產業有序發展。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國家能源局日前要求各省區市于10月15日前上報“十二五”首批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實施方案;工信部則將針對光伏全行業逐步設定市場準入門檻。
中國商務部對產自美國、韓國及歐盟的多晶硅“雙反”(反傾銷、反補貼)初裁時間落定,初裁結果將于2月20日正式出爐。受此消息影響,昨日海潤光伏、億晶光電、向日葵、南玻A和天威保變等等受益個股漲幅均超3%。 2012年11月1日,商務部正式發布了2012年第70號和第71號公告,決定對原產于歐盟
繼7月20日商務部立案對美國多晶硅進行“雙反”調查,對自韓國多晶硅進行反傾銷調查后,上周五,代表中國多晶硅產業80%份額的四大多晶硅企業于近日提交申訴,要求對產自歐盟的多晶硅實行“雙反”(反補貼、反傾銷)調查。目前,商務部已受理該項申訴。預計還需要一個月左右時間決定是否立案。 中國多晶硅產
美、韓等國以加工貿易、轉口貿易方式向我國出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實現了“合理”逃避關稅及反傾銷稅 在6月3日美國對華光伏產品反補貼初裁公布不久后,盡管WTO的一紙裁決指出,美國對來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征收了不當關稅,7月25日,美國仍發布了對中國大陸及中國臺灣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初裁結果。 簡而言之
11月2日電 11月1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即日起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據媒體報道,此前中國商務部已對自美、韓兩國多晶硅進行貿易救濟調查,目前案件處于正式調查階段。 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此次調查涉及產品的英文名稱為Solar-Grade Polysil
中歐光伏貿易爭端升級!在歐盟執意發起對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近兩個月后,昨日,商務部發布公告,應相關企業申請,決定即日起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雙反”立案調查。 今年9月初,歐盟委員會不顧中方多次呼吁通過磋商合作化解光伏產品貿易摩擦,執意發起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該
2012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產品進出口總額289.5億美元,同比下降32%。其中出口額233億美元,同比下降35%;進口額56.6億美元,同比下降16.1%。庫存高企、經營性現金流銳減,再加上投資基金和銀行對光伏熱情的消退,全光伏行業正面臨資金鏈條緊繃甚至斷裂的風險。而全球經濟不可能在短
中國商務部11月1日決定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據申請人估算,在2011年7月~2012年6月的調查期內,歐盟被調查產品的傾銷幅度為11.47%。申請企業希望通過這次“雙反”讓大家都回到公平競爭的狀態。 “希望通過這次‘雙反’讓大家都回到公平競爭的狀態。國外
2011年10月 德國企業SolarWorld美國分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商務部提出申訴,要求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2011年10月 中國國際商會發布聲明稱,中國企業對美出口太陽能電池(板)不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并對美國業界的做法表示強烈反對
1月20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對產自美國、韓國的多晶硅實行反傾銷、反補貼終裁,涉及金額近26億美元。至此,歷時近兩年的美韓多晶硅“雙反調查”塵埃落定,國內搖搖欲墜的多晶硅企業暫時松了一口氣。 然而,中國多晶硅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經濟技術管理部主任魯瑾清醒地認識到,“雙反
7月20日中國商務部發表公告稱,決定從即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對原產于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調查。 本次調查由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江西賽維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和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發起。 這
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再生能源產品貿易爭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歐洲太陽能板制造商周二向歐盟提起訴訟,要求對中國產太陽能板征收關稅。上周五,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對原產于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調查。而早些時候,美國對我國光伏產業采
占地約500余畝、總投資6億多元的賽維LDK多晶硅片四期生產線擴建項目,自2009年11月27日開工建設以來,工地上依然雜草叢生,荒蕪蕭條。隨著美國、韓國的低價光伏太陽能多晶硅產品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國內光伏企業已有8成陷入停產境地。國內光伏龍頭江西賽維LDK,因為無法兌付一筆5億元的信托貸款,不
“就像兩個齒輪,如果分開了,自己都可以轉,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合起來能夠產生作用,但必然產生摩擦和熱。”自稱“搞機械的”科技部部長萬鋼用這樣一段精準表述,闡釋了中美合作伙伴關系。 出席5月2日第三次中美創新對話代表所起的作用則被他比作“潤滑劑”——目的是讓齒輪很好地轉起來,發揮更大的
繼歐洲對中國光伏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后,中國當局批評了歐盟成員國實施的上網電價補貼制度。令事情更加復雜的是歐盟最新的普遍優惠制 (Generalized Scheme of Preferences)計劃。與此同時,一名發言人還評論了中國最近發起的多晶硅反傾銷調查。 普惠制取代關稅與貿易總
近日,國內光伏企業巨頭之一的賽維LDK步尚德后塵,出現債務違約狀況。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賽維負債已達54.18億美元,總資產52.75億美元,目前處于資不抵債局面。近期,歐洲20多國的700多家光伏企業聯名要求歐盟委員會放棄制裁中國光伏產業,仿佛給國內光伏企業帶來一絲曙光。但有業內人
總體來看,中國出口歐洲的光伏組件將呈現“量減價增”的變化,總銷售額也將有所下降,但這樣的結果已經大大好于高額懲罰性關稅,既保住了一定的市場,穩定了產業生存狀況,又能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從而促使整個光伏產業轉向健康發展的道路。 2013年7月27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這一句因《雙城記》而流芳至今的名言,用來形容當下多晶硅行業的發展再恰當不過。 從2006年到現在,短短幾年間,多晶硅產業可謂是經歷榮耀、嘗盡炎涼。 近期,隨著“雙反”消息的確認和國家《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的實行
歐盟委員會近日表示,歐盟出口至中國的多晶硅將不會面臨被征收進口關稅的命運,至少到明年4月以前不會發生。大約70%的中國制造企業已經簽署了中歐貿易協議,但是最低進口價格尚未確認。 除了一些針對德國總理安吉拉-默克爾特別尖銳諷刺的聲明之外,最為值得注意的是歐盟貿易委員會專員卡瑞爾-德古特(Ka
5日,歐盟委員會正式發布公告稱,歐盟將自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實施進口登記。這意味著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追溯期確立,即自3月6日起銷往歐洲的中國光伏產品將適用歐盟之后公布的雙反稅率。 公告稱,根據歐盟有關保護本國產業免受來自于非歐盟國家的傾銷與補貼進口的法規,歐盟將自6
隨著全球太陽能需求下降和歐美貿易壁壘持續發酵,中國光伏產業正陷入困境。然而,27日于此間舉辦的中國國際太陽能峰會上,國內外專業人士對光伏產業的信心并未動搖。他們認為,正在加快開啟的中國國內市場,將使產業“寒冬”成為中國光伏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契機。 “到目前為止,90%以上的多晶硅企業已經停產
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 王勃華 昨日,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透露,受光伏行業不景氣影響,預計今年中國光伏專用設備的訂單將減少80%以上,而國內光伏裝備市場預計將超過4.5GW。 王勃華是在“Intersolar China”光伏研討會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還指出,不僅中國市
光伏產業調查 浙江開化:四十家企業七成停產 光伏工業園上演空城計 聯播頭條,來關注我們上周報道過的、正在經歷寒冬的光伏產業。由于接連遭遇歐美反傾銷調查和全行業的產能嚴重過剩,上至無錫尚德、江西賽維這樣的行業龍頭,下到所有相關配套企業,整個光伏產業都陷入了困境。在聚集了40多家光伏企業
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結果還沒出來,同屬北美的加拿大也開始將火力瞄準了中國企業。12月5日,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宣布,正式啟動對來自中國的晶硅光伏組件和層壓件產品“反補貼、反傾銷”調查。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受加拿大影響最大的四家國際光伏企業分別是晶科能源、晶澳太陽能
9月6日,歐盟委員會正式宣布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盡管之前中國光伏企業一度因默克爾訪華而略微松一口氣,但是中國光伏企業的擔心還是成了事實,而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涉案金額超過2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1300億元。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就此發表談話表示,盡
面對來自歐美貿易保護主義的層層圍堵,中國正式打響光伏反擊戰《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在不久前對歐盟多晶硅發起“雙反”調查之后,中國商務部5日正式將歐盟光伏補貼歧視性措施訴至W T O。與雙反調查不同,多邊爭端解決機制下的訴訟將直指歐盟政策核心,給其有力一擊。 據了解,歐盟成員國意大利和希
歐盟部分成員國違反世貿組織協定關于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的規定,對原產于歐盟國家或歐洲經濟區國家的光伏產品進行補貼,導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受阻。對此,商務部已正式啟動世貿爭端解決程序,將其訴訟至WTO。目前,中國光伏行業發展狀況不佳,企業虧損嚴重,在國家通過世貿組織有關機制解決貿易爭端的同
光伏行業正經歷一次深度洗牌。國內市場平價上網的時間節點越來越近,對降本需求更加急迫;海外市場向光伏“中國制造”展開懷抱。近日,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稱,將結束歐盟自2013年起對中國太陽能光伏電池和組件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成熟的海外市場對優質光伏產品抱有極大的期待。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對高效組
2019年光伏行業風云變幻,對外而言,光伏產品經歷了美國“雙反”,出口面臨巨大挑戰,國內而言,光伏政策生變,補貼政策退坡,光伏行業面臨巨大挑戰,作為上游產品的多晶硅而言,自然也不容樂觀,隨著企業的不斷擴產、投產,國內產能集中釋放,生產壓力倍增,而需求卻出現失速的境況,國內開工率也是一降再降,價格
中新網11月9日電 美國對華太陽能補貼貿易調查案7日剛以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的不利裁決終裁,中國光伏產業即再遭噩耗,據央視報道,歐洲當地時間8日,歐盟委員會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立案公告,對自中國進口的光伏電池產品發起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