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機構的行為大約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其后穩步發展。全球金融危機后,中國經濟運行態勢相對良好,并且創新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刺激跨國公司研發目光更多轉向中國,建立研發中心數量和層次均出現前所未有的增長態勢。面對跨國公司在華研發戰略的悄然轉變,我們在積極吸納其創新能量的同時,也要做好應對可能出現負面影響的準備,巧妙利用跨國公司在華創新資源,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創新環境改善:跨國公司在華研發興致正濃 2008年9月,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以來,跨國公司的在華研發戰略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一是研發投入并沒有因危機而減少,反而是逆勢增長,研發中心的數量持續增加;二是研發中心的地位得到了跨越式提升,開始向戰略研發中心進行轉變。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不僅是中國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仍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也因為中國的創新環境已得到了很大改善。中國應借此良機,利用好跨國公司在華的創新資源,規范競爭環境,不斷提高......閱讀全文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主要內容如下。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是中央在新的發展階
科技部關于印發《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規〔2020〕352號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持續有序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按照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要求,科技部會同你們共同編制了《長三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方案》提出, 要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體要求, 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主要載體,以構建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體系
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需以制度創新為引領,助力重大科技創新和科技自立自強,有效保障國家科技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完善資源優化配置長效機制,用好政府與市場“兩只手”,實現生產要素和創新要素的充分流動和統籌配置,將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和治理
7月10日,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加快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河北的決定》,全文如下: 為深入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河北,現作出如下決定。 一、總體要求 (一)重大意義。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這是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分析測試百科網特摘取整理了與分析測試領域相關度較高的內容如下。更多依靠中國裝備 《中國制造
2015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至少有三個特別之處:一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一科學論述,將成為今年我們制定新階段發展戰略、規劃和一系列政策的大邏輯;二是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十三五”的規劃之年,承啟“五年規劃”之前后,意義重大;三是2015年是為完成2020年全
第十一章 打造區域創新高地圍繞推動地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落實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地方在區域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優化發展布局,創新體制機制,集成優勢創新資源,著力打造區域創新高地,引領帶動區域創新水平整體躍升。一、支持北京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支持北京發揮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從根本上影響乃至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國家“十三五”規劃,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抓住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發展的牛鼻子。對于河南這樣相對欠發達的經濟大省,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出了一條適合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創造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史上的新奇跡。今天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制造業和貨物出口及外匯儲備國。盡管如此,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
新華網北京8月8日電(凌紀偉)8月8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下稱“規劃”)。 規劃共分8篇27章,從創新主體、創新基地、創新空間、創新網絡、創新治理、創新生態六個方面提出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要求,并從構筑國家先發優勢、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拓展創新發展空間、推進大眾創業萬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計劃》)。令人矚目的是,《計劃》對提高臨床試驗水平提出了一些突破性的計劃,其中包括: 提高臨床研究與試驗水平。進一步加快國家及北京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布局,切實發揮其對臨床研究的帶動引領作用。采取
福建省科技廳、省財政廳日前聯合印發《福建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引進和建設資助辦法(暫行)》,對引進重大研發機構、建立省級以上企業科技創新平臺等兩類創新平臺的資助進行細化,以吸引國(境)內外一流大學、科研機構及中央企業、跨國公司在閩設立研發機構,引導企業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要重點推進研發設計服務、知識產權服務、檢驗檢測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數字內容服務、電子商務服務、生物技術服務八個領域的高技術服務業加快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 國辦發〔20
深入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其中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也做出了明確部署,為今后一個時期科技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認真學習領會三中全會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精神,需要把握好四個重要關系。 市
【申報】關于申報2018年度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引進國外機構在京落戶工作 各有關單位: 為加快我市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提升全市國際科技合作水平,推動“高精尖”產業發展,采取獎勵性后補助的方式,對引進國外機構在京落地工作任務進行支持。現就2018年度相關工作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近日關于科技創新的一攬子鼓勵新政密集發布。加大科技創新平臺資金支持、擬立法鼓勵科研人員以知識產權直接持股、鼓勵外資研發中心參與重大項目等創舉頻現,而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落地則成為護航科技創新的關鍵。 據河北省人民政府網站10月23日消息,河北省日前出臺《加快推進科
日前,深圳出臺促進科技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力、人才優先發展的三大文件,180條具體舉措,“真金白銀”,確保深圳未來數十年在創新驅動方面繼續領跑全國。包括對著名科學家在深圳建設實驗室提供1億元支持,對首次入選“世界500強”的深圳企業提供3000萬元獎勵,在未來5年培養3—4名兩院院士等。 “三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是確保實現《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總體目標的攻堅時期。為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升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創新體系,有效運用全球科技創新資源,在更高層次上
11日,2016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上,科技部部長萬鋼對“十二五”期間我國科技工作取得的進展進行了盤點。 一是科技整體水平正在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已步入以跟蹤為主轉向跟蹤和并跑、領跑并存的新階段。我國國際科技論文數量穩居世界第2位,被引次數從2010年第8位攀升至第4位。2
一、2006年生物產業發展呈現“四快”特征 一是產業規模快速增長。2006年醫藥工業實現總產值5536億元,同比增長17.9%。其中,生物制品制造業實現總產值418億元,增長21.7%;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業產值448億元,增長27.42%。隨著國家對生物農業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轉基因
從今年起到2015年,深圳市每年將集中投入5億元支持生物產業發展,使2012年生物產業銷售收入達到900億元左右,2015年達到2000億元左右,成為深圳市高技術支柱產業。同時,深圳將把坪山新區打造為集總部、研發、生產、產業配套和生活配套為一體的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核心區。昨日,深圳市政府公報正式公
從今年起到2015年,深圳市每年將集中投入5億元支持生物產業發展,使2012年生物產業銷售收入達到900億元左右,2015年達到2000億元左右,成為深圳市高技術支柱產業。同時,深圳將把坪山新區打造為集總部、研發、生產、產業配套和生活配套為一體的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核心區。昨日,深圳市政府公報正式公
隨著13億多人口的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明顯存在四大競爭差距。日前在長沙舉行的第二屆全國生物產業大會上,與會的權威官員、學者以及企業家探討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良計,認為隨著政府產業政策的扶持不斷加大,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
引言: 新材料是高新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術發展的基礎和先導,也是提升傳統產業技術能級 ,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 。 新材料產業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并對未來發展有著巨大影響 的產業,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爭奪高技術產業發展制高點的種類中,均把新材料產業放到重要戰略地位來優先發展。日本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