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阜城用工業明膠做藥用膠囊8年前已遭曝光
阜城縣的一家膠囊生產廠里,皮子下腳料經過多次浸泡后變得又白又肥。 《央視曝光皮革廢料被制成藥用膠囊》后續報道 這幾天,央視連續報道了河北、浙江、江西等地的一些不法廠商,使用重金屬鉻超標的工業明膠冒充食用明膠生產藥用膠囊的新聞。作為毒膠囊的產地之一,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8年前就曾因此被媒體曝光。 早在2004年,媒體就報道過阜城縣的一個村子里,用工業明膠來做藥用膠囊,當地隨即展開了為期三個月的集中治理整頓。如今在衡水市的網站上,依然能夠找到整頓結束時的報道:“對重點經銷業戶的銷售行為進行了嚴格的規范管理,印刷了工業明膠包裝標識樣本五萬多份。對經營者從購進到銷售實行申請、報檢、驗收、出廠一條龍管理,有效地監控了明膠生產銷售行為。 ” ■聲音 干部受訪大談功績 關閉、整頓……然而如今卻還是出現了違法者。另一方面,阜城在工業明膠生產方面已成為全國的四大基地之一。為什么在8年前出現過問題,沒......閱讀全文
鉻毒膠囊檢測
方案優勢 ? ? ? 線性關系好,回收率高,可滿足藥用空心膠囊中微量鉻元素的測定。 ? ? ? ? ? ? ? 采用標準 ? ? ? 2010年《中國藥典》 ? ? ? ? ? 方法/原理/步驟 ? ? ? 樣品的前處理 將阿莫西林膠囊和
濕毒清膠囊的介紹
濕毒清膠囊,中成藥名。為補血劑,具有養血潤燥,祛風止癢之功效。主治血虛風燥所致的風瘙癢,癥見皮膚干燥、脫屑、瘙癢,伴有抓痕、血痂、色素沉著;皮膚瘙癢癥見上述證候者。
濕毒清膠囊的成分
地黃、當歸、丹參、苦參、蟬蛻、黃芩、白鮮皮、土茯苓、甘草。
濕毒清膠囊的性狀
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棕黃色至黃褐色的粉末,味微苦。
毒膠囊讓人很害怕
4月15日,央視曝光有廠家用皮革廢料制成工業明膠生產藥用膠囊,這種膠囊有致癌風險。因為毒膠囊被曝光,網絡上出現了種種應對之法,剝皮吃、夾饅頭吃等,針對這些“妙招”,醫生表示,膠囊不宜去皮吃。 有網友說:“以后吃藥都不吃膠囊了,粉末倒出來,膠囊皮扔掉”,更有奇思妙想:“將
毒膠囊是“食品”還是“藥品”
對于“毒膠囊案件”,有人認為應以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性。有人認為,毒膠囊是一種藥品,應以生產、銷售假藥罪追究責任。筆者認為,“毒膠囊”在刑法語境中應當定性為“食品”。 毒膠囊不屬于“假藥”。正常的藥用膠囊是食用明膠加工而成,其本身不是藥品,只不過是盛有藥品的空心外殼,又稱為空心
復旦復華檢出購買“毒膠囊”
“毒膠囊事件”爆發近一周后,復旦復華(600624)今日公告,經上海藥監局抽查,檢測到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復旦復華藥業有限公司(藥業公司)從浙江康諾膠囊有限公司購入的明膠空心膠囊中有一件樣品鉻含量超標。 據悉,在公司對所用膠囊進行全面自查的同時,上海藥監局對明膠空心膠囊進行抽查抽檢。經抽查,藥業公
工業明膠“毒膠囊”吃壞了患者
牟取暴力的不法企業以工業明膠代替食用明膠為原料,生產藥用膠囊,并出售給制藥廠商,最終進入患者腸胃,危害身體健康,這起2012年初被曝光的“毒膠囊”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毒膠囊的毒緣自鉻超標,而鉻來自工業明膠,沿著這種加工鏈條,人們的目光開始聚焦在原料的源頭---含鉻皮革邊角廢料。含鉻皮革碎料由于其資
濕毒清膠囊的藥理毒理
濕毒清膠囊,它選用丹參、地黃、苦參、蟬蛻、白鮮皮等純中藥配方,再經科學方法提煉、濃縮精制而成。配方中丹參、地黃具有滋陰潤燥、活血除煩、補血祛風的作用,取其“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蟬蛻具有疏散風熱,透疹利咽,主要用于治療外感風熱,頭痛咽痛者,風熱上攻,目赤咽腫,麻疹透發不暢,忌風疹瘙癢。苦
皮革廢料變身藥用膠囊-“毒膠囊”是怎樣煉成的
昨天,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本期節目《膠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料,熬制成工業明膠,賣給紹興新昌一些企業制成藥用膠囊,最終流入藥品企業,進入患者腹中。 由于皮革在工業加工時,要使用含鉻的鞣制劑,因此這樣制成的膠囊,往往重金屬鉻超標。 鉻,是一種
別讓毒膠囊成為打不死的“小強”
日前,浙江省寧海縣檢察院通報了一起非法生產“毒膠囊”案件,潘某等11人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寧海檢察院批準逮捕。在今年2月至7月短短5個月內,潘某等11人非法生產有毒空心膠囊約9000萬粒。這些膠囊中重金屬鉻均超標,最高的超過正常標準的65倍。 “毒膠囊”對民眾而言并不陌生,201
“毒膠囊”2004年已曝光無人處理
“毒膠囊”一事正處于風口浪尖中。昨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督查組已到達毒源發散地浙江新昌,表示將盡快查明藥用空心膠囊所用原料明膠的來龍去脈情況。有爆料人士稱,“食用明膠一噸最低要4.8萬元,稍好的要6萬元,而央視曝光的‘毒膠囊’只要3萬多元。”在差價背后,整個行業彌漫著監管缺失的灰幕。
王石川:毒膠囊包不住火
小小的膠囊,關涉著藥品質量,關系到患者健康,還關乎制度尊嚴。如今,它卻裝滿了大秘密,成了看不見的制度黑洞。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河北一些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料熬制工業明膠,最終流向藥企。而9家藥廠的13個批次藥品所用膠囊重金屬鉻含量超標,超標最高達90多倍。 “哪天你扔了雙破皮
濕毒清膠囊的貯藏及包裝
貯藏 密封,置陰涼干燥處。 包裝 每盒一瓶。每瓶30片。
濕毒清膠囊的性狀及規格
性狀 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棕黃色至黃褐色的粉末,味微苦。 規格 每粒重0.5克。
濕毒清膠囊的注意事項
1、忌煙酒,忌食辛辣、海鮮之品。 2、用藥期間不宜同時服用溫熱性藥物。 3、兒童、老年、哺乳期患者及患有其它疾病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因糖尿病、腎病、肝病、腫瘤等疾病引起的皮膚瘙癢,不屬該藥品適應范圍。 5、患處不宜用熱水洗燙。 6、服藥7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7、對該
濕毒清膠囊的成分及性狀
成份 地黃、當歸、丹參、苦參、蟬蛻、黃芩、白鮮皮、土茯苓、甘草。 性狀 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棕黃色至黃褐色的粉末,味微苦。
濕毒清膠囊的功能主治
養血潤膚,祛風止癢。用于血虛風燥所致的風瘙癢,癥見皮膚干燥、脫屑、瘙癢,伴有抓痕、血痂、色素沉著;皮膚瘙癢癥見上述證候者。
濕毒清膠囊的規格及禁忌
規格 每粒重0.5克. 禁忌 孕婦禁用.
九千萬粒毒膠囊流向不明-浙江膠囊產業再受考驗
據央視9月3日報道,浙江寧海檢察院日前通報了一起非法生產“毒膠囊”案件,來自新昌縣儒岙鎮的老板潘某雇用10名新昌老鄉,短短5個月時間內,生產出售了多達9000萬粒“毒膠囊”。至今,這些“毒膠囊”仍去向不明。 就在兩年前,素有 “膠囊之鄉”之稱的浙江新昌縣膠囊產業被曝使用“毒膠囊”。彼時,媒體
三問毒膠囊事件-整個膠囊行業是否無可救藥?
? 核心閱讀 “毒膠囊”等藥害事件的發生并非偶然,其中既有企業的責任,也有市場機制不健全、相關制度不完備的問題,還有監管乏力的弊端 一石激起千層浪,余波至今未盡消。 4月15日中午,央視每周質量播報的節目一經播出就在公眾中引發強烈關注和焦慮。據報道,百姓平時常吃的各種膠
微波消解法對毒膠囊進行前處理
日前,浙江寧海縣檢察院通報了一起非法生產“毒膠囊”案件,潘某等11人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寧海檢察院批準逮捕。在今年2月至7月短短5個月內,潘某等11人非法生產有毒空心膠囊約9000萬粒。這批“毒膠囊”已流入市場,去向不明。(9月3日《錢江晚報》) 無獨有偶,兩年前的央視每周質
濕毒清膠囊的藥理毒理及包裝
藥理毒理 濕毒清膠囊,它選用丹參、地黃、苦參、蟬蛻、白鮮皮等純中藥配方,再經科學方法提煉、濃縮精制而成.配方中丹參、地黃具有滋陰潤燥、活血除煩、補血祛風的作用,取其“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蟬蛻具有疏散風熱,透疹利咽,主要用于治療外感風熱,頭痛咽痛者,風熱上攻,目赤咽腫,麻疹透發不暢,忌
濕毒清膠囊的藥理毒理及貯藏
藥理毒理 濕毒清膠囊,它選用丹參、地黃、苦參、蟬蛻、白鮮皮等純中藥配方,再經科學方法提煉、濃縮精制而成。配方中丹參、地黃具有滋陰潤燥、活血除煩、補血祛風的作用,取其“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蟬蛻具有疏散風熱,透疹利咽,主要用于治療外感風熱,頭痛咽痛者,風熱上攻,目赤咽腫,麻疹透發不暢,忌
濕毒清膠囊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粒重0.5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
濕毒清膠囊的用法用量及禁忌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 禁忌 孕婦禁用。
濕毒清膠囊的禁忌及藥理毒理
禁忌 孕婦禁用. 藥理毒理 濕毒清膠囊,它選用丹參、地黃、苦參、蟬蛻、白鮮皮等純中藥配方,再經科學方法提煉、濃縮精制而成.配方中丹參、地黃具有滋陰潤燥、活血除煩、補血祛風的作用,取其“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蟬蛻具有疏散風熱,透疹利咽,主要用于治療外感風熱,頭痛咽痛者,風熱上攻,目赤
毒膠囊事件全國76名官員被處理
據新華社報道,8月3日,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鉻超標膠囊劑藥品市場清理已經完成,相關違法行為主要發生在浙江、河南、四川、重慶、江西、河北等6個省市,所涉及地方的76名官員受到處理,其中廳級干部7人、處級干部24人、科及科級以下干部45人。至此,從今年4月份開始曝光、發酵的“毒膠囊事件
盤龍云海排毒膠囊隱瞞不良反應
云南盤龍云海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排毒養顏膠囊在其包裝與說明書中均未完整注明不良反應與禁忌人群。 說明書中功能主治“益氣活血,通便排毒。用于氣虛血瘀,熱毒內盛所致便秘、痤瘡、顏面色斑”,在不良反應一欄只寫明“尚不明確”,禁忌人群更簡化到“孕婦忌服”,這使得一些本該避諱的消費者在使用中沒有得到應
崔濱:應以投毒罪嚴辦毒膠囊制售者
用來維護身體健康的救命藥,卻包裹在工業廢料生產的致病膠囊里,“膠囊里的秘密”被媒體曝光之后令人瞠目結舌,也應當引發刮骨療毒式的整改。 盡管只是一粒小小的膠囊,卻暴露出中國衛生安全的痼疾,“禍從口入”的現象已經從三聚氰胺牛奶、瘦肉精豬肉等食品領域,蔓延到了涉及民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醫藥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