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醫用材料基本情況 生物醫用材料(BiomedicalMaterials),是用來對生物體進行診斷、治療、修復或替換其病損組織、器官或增進其功能的材料。作為一種研究人工器官和醫療器械的基礎,生物醫用材料現在已經成為了當代材料學科的重要分支,尤其是隨著生物技術的蓬勃發展和重大突破,生物醫用材料已經成為了各國科學家競相進行研究和開發的熱點,近幾年來,有關醫用材料以及醫用材料在高新醫療技術領域應用研究相關報道層出不窮。 生物醫用材料按照用途進行分類可分為骨、牙、關節、肌腱等骨骼-肌肉系統修復材料,皮膚、乳房、食道、膀胱和呼吸道等軟組織材料,人工心臟瓣膜、血管、血管內插管等心血管系統材料,血液凈化膜和分離膜、氣體選擇性透過膜、角膜接觸鏡等醫用膜材料、組織粘合劑和縫線材料,藥物釋放載體材料,臨床及生物傳感器材料等。 生物醫用材料不是藥物,其作用不必通過藥理學、免疫學或代謝手段實現,為藥物所不能替代,是保障人類健康的必需品,......閱讀全文
一、生物醫用材料概述 生物醫用材料(BiomedicalMaterials),又稱生物材料(Biomaterials),是用于診斷、治療、修復或替換人體組織或器官或增進其功能的一類高技術新材料,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合成的,或是它們的復合。生物醫用材料不是藥物,其作用不必通過藥理學、免疫學
專注后疫情,把握新商機2020年開年之初,因為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產業鏈中斷,中國醫療器械行業接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但也是在這場世界性疫情逼迫之下,中國醫療器械在國際上承擔了最多的抗疫任務,支援著各國的一線抗疫戰爭,前所未有地為世界所關注,拓寬了中國醫療器械產品走向國際的道路。不過,僅從疫情爆發的
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黨中央、國務院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對未來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發展做出的方向性重大戰略部署。去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2020年將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答記者問 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黨中央、國務院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對未來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發展做出的方向性重大戰略部署。去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2020年將戰略性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速推進醫療器械科技產業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以下為規劃原文: “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7月18日下午,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青島金諾國際會展有限公司、OFweek維科網承辦的「2020中國醫用塑料創新技術研討會」在青島舉辦]。 會議以「科技創新『塑』造健康未來」為主題,通過主題演講及互動的形式,邀請了來自包括醫用塑料材料、機械生產、終端制
后疫情時代醫用材料如何逆勢而上?這個大會給你答案進入后疫情時代,世界經濟增長的勢頭進一步陷入低迷,讓原本處在中美貿易摩擦之下夾縫求生的醫療制造行業雪上加霜。但在疫情推動之下,人們的健康意識得到強化,醫療器械的國產替代進程被大大提前,醫用塑料產業也因此絕境逢生,獲得了一個發展的機遇。在2019年,中國
——記錄行業的點點滴滴 【導語】光陰似水,歲月如梭,2013年已悄然離去;回望2013年,有欣喜、有榮耀、有失落、有彷徨。“霧霾”“鎘大米”“轉基因食品”“單獨二孩”“土豪”“中國大媽”“嫦娥三號”“比特幣”“斯諾登”“房姐”等被評為十大網絡熱詞。還有更多熱點事件,中國新領導班子
編者按 “中國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是中國工程院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于2009年設立聯合基金開展的重大咨詢項目,其宗旨是著眼于滿足2030年前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建設創新型國家對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對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影響國家競爭力、影響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 6月8日,
在由山東省消費者協會、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山東廣播電視臺主辦的2014年山東’3.15’晚會上,重力式輸液器、食用級軟管、搪塑玩具等部分商品再度被指增塑劑含量超標,使消費者的神經再次繃緊。筆者在隨后的走訪調查中發現,一方面,增塑劑濫用現象在一些應用領域屢禁不止;而另一方面,新型綠色增塑劑的推廣
科技部近日印發《"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提出打造10-20個產值過100億的生物醫藥專業園區及5-10個產值過100億的生物制造專業園區;生物技術產業在GDP中的比重超4%,使生物技術產業競爭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 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提出
連日來,國產高端醫療器械好消息頻出。 “現在,風正在從中國吹向日本。”不久前在日本名古屋,中國進駐日本首臺PET-CT慶典儀式現場,日本核醫學會理事長畑澤順的一席話引得臺下掌聲雷動。 國內第一個具有國際先進品質的國產心臟起搏器也在近日正式獲得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批準,價格比同檔次進口品牌便宜20
今天我們參加了第三屆醫療器械產業投資CEO峰會,重要結論:創新驅動成長,資本投資和產業并購推動行業進步。 一:醫療器械行業并購熱度高,但趨于理性。 1.醫療健康領域并購熱潮不減。2012年10月至今,我國國內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