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2024中國科技青年論壇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以下簡稱TR35)中國區發布儀式在上海閔行大零號灣科創大廈開幕。活動發布了2023年度TR35中國區入選者名單,其中最年輕的為27歲。
2023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區入選者。本文圖片均為主辦方供圖
自1999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關注全球年輕研究人員和創新者,評選出“TR35”名單,而后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學家和創新者被列入其中。2017年,TR35中國大獎首次啟動。過去6年,TR35評選出了210位優秀的青年人才,來自不同的領域、擁有不同的背景。TR35的評選考察候選人的創造力、影響力、進取力、未來潛力和溝通力,將入選者分為發明家、先鋒者、創業家、人文關懷者以及遠見者。
從此次入選者名單來看,兩位最年輕的入選者為27歲,分別是生數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鮑凡,以及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助理教授、研究員胡耀文。鮑凡帶領團隊開發中國首個長時長、高一致性、高動態性視頻大模型 Vidu。胡耀文則引領基于薄膜鈮酸鋰光子平臺的光電融合芯片研究,實現對片上光子高速、高效的光電調控,為實現未來全光電融合芯片提供全新發展路線。
此外,記者注意到此次入選者中,大模型企業月之暗面(Moonshot AI)創始人楊植麟也作為“創業家”在列。去年,月之暗面成立近半年后便推出一款全球首個支持 20 萬漢字輸入的智能助手 Kimi,這一數字在今年更是擴展至200萬。Kimi爆火出圈,將中文AI大模型帶進了“長文本”時代,而1993年出生的楊植麟也一度被冠以“AI天才”的名號。他的入選理由寫道:“用精悍的團隊實踐大模型的‘規模法則’,實現大模型能力持續提升和長文本技術服務的普及。”
縱觀此次入選者的研究領域,涵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多個方向。而在這些研究中,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各個方向上都存在AI技術參與的成果,除了AI大模型的研究之外,還有AI輔助建模、深度學習輔助成像等等。從35位入選者的入選理由中看,涉及AI的超過四分之一。
此外,此次活動還發布了近六年來中國區域的評選和全球區域的評選之間不同維度的對比結果。
從研究領域的分布來看,中國區域排名前三的是材料科學與應用、生物科技與醫藥、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三個領域,而且各自的占比都超過了20%。相比之下,全球名單里排名第一的是人工智能,占據了將近30%的比例,第二是生物科技與醫藥,第三是能源和環境領域。
TR35中國區入選者和全球入選者年齡結構對比。
機構分布方面,在過去6年當中,TR35中國入選者共有152位來自高校和科研機構,31位入選者在企業任職或自己創業。值得一提的是,27位中國青年在高校或科研機構任職的同時參與了創業或在企業擔任重要角色。對比來看,TR35全球的入選者來自企業的比例更高,占有47%,共有98位,而同時在高校或科研機構以及企業當中任職的,僅有1人。
入選者的年齡方面,中國區入選者的平均年齡是32.5歲,其中有24位入選者在入選時是30歲以下,最年輕的入選者是24歲。而全球的入選者年齡結構呈現出更年輕化的趨勢,平均年齡是31.2歲,30歲以下的入選者共有42位,其中最小的入選者入選時年僅20歲。
關于征集“十四五”期間享受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科研機構名錄(第四批)的通知各相關單位:按照科技部統一部署,根據《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關于“十四五”期間支持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財關稅〔202......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發布關于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創新容錯免責事項清單(試行)》(以下簡稱《清單》)的通知,以進一步鼓勵科技創新及其管理人員擔當作為、勇于創新。《清單》共列13條,針對內蒙古自治區......
關于公布湖南省“十四五”期間享受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的研發機構(第七批)名單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湖南省“十四五”期間享受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的研發機構名單核定實施辦法》(湘科發〔2022〕13號)......
關于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合成生物學領域項目立項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合成生物學領域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24號)要......
關于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細胞與基因治療專項項目立項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細胞與基因治療專項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1......
關于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超導領域技術攻關項目立項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超導領域技術攻關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22號......
最近,CBInsights發布了《2025年科技趨勢研究報告》,揭示了九項可能在未來5至10年內甚至更長時間里,深刻改變生活、工作和社會的科技創新。這些技術不僅代表了前沿科技的發展趨勢,也極可能成為未......
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自然科學基金滾動項目會議評審專家名單公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自然科學基金滾動項目評審會議于2024年11月22日至23日召開。現公布參加會議評審......
關于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創新創業載體績效評價結果的公示根據《上海市科技創新創業載體管理辦法》(滬科規〔2023〕12號)等文件精神,現將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創新創業載體績效評價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期......
關于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等擬立項項目的公示根據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現將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元宇宙專項、新一代信息技術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