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臺在宇宙深處的爆發天體中發現引力波輻射跡象
伽瑪射線暴(簡稱伽瑪暴)是宇宙大爆炸之后人們能探測到的恒星尺度最劇烈的爆發現象,是宇宙中最為極端的天文現象之一,是宇宙中最為極端的天文現象之一,其輻射出來的光子在宇宙中要穿越幾十億光年才能到達地球。伽瑪暴爆發階段的輻射一般被稱為瞬時輻射,而爆發結束后在更低能段(如X、光學、射電)持續更久的輻射一般稱為余輝。不同伽瑪暴的瞬時輻射持續時間不同,1993年,科學家統計發現,根據持續時標伽瑪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所謂的長暴,典型持續時標為~20秒;另一類是短暴,持續時標短于2秒。越來越多的觀測證據表明相當部分的短暴可能來自于雙中子星或者黑洞—中子星系統的并合,而長暴來自于質量約為數十倍太陽質量的恒星的死亡。上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就計算發現,“雙中子星或者是黑洞—中子星并合過程”將會發出強烈的引力波輻射,是來自宇宙深處最重要的引力波輻射源之一,因而也成為現代引力波探測器如LIGO等的最重要觀測對象。短暴由于其可能的“雙中子星或者是黑......閱讀全文
源自中子星碰撞的引力波將被探測
今年2月,科學家們探測到了兩個黑洞并合產生的引力波。現在,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雜志撰文指出,他們打算在不久的將來,探測源自中子星碰撞(如兩個中子星并合成一個黑洞或一個中子星和一個黑洞并合)的引力波信號,從而進一步厘清超級稠密的“夸克物質”的基本屬性。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成
研究揭示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信號新特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86.shtm 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等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利用雙中子星并合過程中的引力波輻射特性研究核物質轉變,取得了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Merger and Postmerger of
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雙中子星合并引力波
10月16日晚間,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宣布: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2于今年8月成果追蹤到一次重要引力波事件GW170817的光學對應信號。此次事件,讓人類首次觀測到雙中子星合并產生的引力波及伴隨其產生的電磁現象。這一最新觀測成果,讓“星際穿越”的大膽想象或許成為可能。 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
打造捕捉引力波高能輻射的天網
日前,中國科學院宣布啟動了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空間科學(二期)”。在本次宣布的項目中,將首先發射的衛星名叫“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 這個項目針對近年來新出現的引力波研究重大機遇,采取了“短平快”的策略,成為空間先導專項實施以來首個機遇型項目。 抓機遇:寶
引力波頻率研究顯示中子星碰撞可能產生夸克物質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近期于越南河內舉行的物質起源和星系演化國際研討會上表示,他們開展的計算機模擬顯示,兩顆中子星碰撞產生的引力波中可能包含以前從未見過的夸克物質的證據。 在最新研究中,圣母大學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模擬來研究引力波,以揭示中子星并合過程中夸克物質的存
慧眼望遠鏡在檢測首個雙中子星引力波事件
北京時間20時41分04秒,LIGO和Virgo共同探測到首例由兩顆中子星合并產生的引力波事件GW170817。作為LIGO多信使全球觀測合作組成員,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領導的慧眼團隊于21:32接收到疑似雙中子星合并產生引力波的通報后,立即啟動后續觀測及快速數據處理流程工作。在慧眼團隊的
電磁波和引力波
也難怪很多人對LIGO探測到的引力波質疑,因為這次結果的確是太突然、太幸運了。并且,盡管愛因斯坦在1916年就預言了引力波,但他對自己的這個預言的態度也是反反復復頗為有趣的。愛 因斯坦本人直到1936年對此還尚未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他曾經在一篇論文中得出“引力波不存在”的結論!但因為該文中他的
空間引力波探測: 在太空中捕捉引力波“音符”
日前,一條有關空間引力波探測的消息在天文圈被刷屏。 據歐洲太空局(以下簡稱歐空局)官網報道,其下屬科學項目委員會在6月20日舉行的會議中一致決定,將探測引力波的激光干涉空間天線(LISA)正式確定為歐空局第三大型空間任務(L3)。根據時間表,LISA將在2034年開始從空中探測引力波。 事實
美引力波觀測站升級:有望首次探測引力波
1916年,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預測了引力波的存在,這是遙遠宇宙極端天體事件的產物,如同時空中的漣漪 據國外媒體報道,引力波被認為來自宇宙中大質量天體的碰撞、爆炸等,是宇宙中最恐怖的能量釋放,比如超新星爆發、黑洞碰撞等。但科學家對引力波仍然不十分了解,原因在于我們很難探測到引力波,引力波雖
電磁波和引力波(二)
用什么“尺子”來測量這么小的長度變化?科學家們又請出了引力波的大哥-電磁波,以激光的面貌出現。所用儀器是和1887年邁克耳遜的干涉儀[7]基本同樣的原理。干涉儀向不同方向發出兩束激光,在兩個長臂中來回后進行干涉,從干涉圖像則可以測量出兩臂長度的微小差異。這種設備是愛因斯坦的幸運神,當年邁克耳孫和莫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