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地方兩會陸續召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十三五”開好局建言獻策。 在甘肅近日召開的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圍繞“十三五”規劃,人大代表們提出,要在“十三五”時期,基本建成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一是全面實施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規劃,構建河西內陸河流域生態屏障;加快實施“兩江一水”區域綜合治理規劃、定西渭河源區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推進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建設,構建黃河上游生態屏障。二是堅持把生態文明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開展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三是實施新城鎮新能源新生活行動計劃,推動新能源示范城市、綠色能源示范縣建設。 甘肅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周強介紹,《規劃綱要》要全面貫徹中央精神,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八個并重”(即堅持中高增速與質量效益并重、堅持精準脫貧與短板補齊并重、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并重、堅持強省富......閱讀全文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
近日通過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有關專家表示,環保是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心,會在協同發展中率先突圍。 京津冀的生態環境承載力十分脆弱,整個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大氣和水的污染治理都急需解決。這些日益惡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8〕22號。 通知中說明“目標指標”明確,經過3年努力,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協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明顯改善環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8〕9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多年來,受攔河筑壩、水域污染、過度捕撈、航道整治、岸坡硬化、挖砂采石等人類活動影響,長江生物多樣性持續下降,水生生物保護形勢
原標題:共飲一江水,攜手同發展 | 浙江積極推進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 導讀:年初,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底,長江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的國控斷面比例達到85%以上,喪失使用功能(劣于Ⅴ類)的國控斷面比例低于2
交通運輸部日前印發《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指出,到2015年,我國公路水路交通環境污染將得到有效控制,資源集約利用與生態保護取得實質性突破,并將推進實施區域性重大基礎設施生態修復計劃。 隨著我國生態環境狀況日益嚴峻,交通運輸行業發展面臨的生態
黨的十九大將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這是一項非同尋常的部署,說明污染防治在當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又面臨較大的難度,必須賦予其特殊地位,做出特殊安排。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就是要在特定的時間內,集中強大的力量,努力攻克一批生態環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國務院日前印發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嚴密防控生態環境風險,加快推進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高生態環境
2016年11月24日至12月24日,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對重慶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2017年4月12日,督察組向重慶市反饋了督察意見。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嚴肅對待、誠懇接受、不折不扣、堅決整改,成立了由張國清市長任組長、相關市領導任副組長、市級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重慶市落實中央環
日前,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隨該《計劃》對外公布,未來三年,中國藍天保衛戰的“作戰圖”出爐。其中,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濃度的目標明確。 【主戰場在哪里?】——劃定京津冀及周邊等重點地區 未來三年,藍天保衛戰的主戰場在哪里?此次公布的《計劃》明確了重點區域范圍。 這其
根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關于做好2019年度“曙光計劃”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滬教委科〔2019〕26號)要求,各高校和上海社會科學院共推薦了127名青年教師申報“曙光計劃”項目。經專家評審、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和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審定、網上公示無異議,確定57人入選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