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中國水稻研究所種質創新團隊發現一種新型水稻種質“小薇”,可以像雙子葉模式植物擬南芥一樣,在實驗室內大規模種植和篩選。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分子植物》上。 據介紹,水稻作為單子葉植物生物學研究的模式植物,在基因組與功能基因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與同為模式植物的擬南芥相比,水稻需要較大的室外大田或溫室,而且其較長的生長周期和對自然環境的高度依賴性,也制約了其生物學基礎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在水稻逆境抗性、水稻—病原菌互作等方面。 該團隊經10余年攻關,通過EMS誘變和遺傳突變篩選,獲得了一種新型的水稻品系“小薇”。它具有生長周期短、株型和生物量小、空間利用率高等優勢,可以像雙子葉模式植物擬南芥一樣,在實驗室內進行大規模種植和篩選,并且實現表型精確鑒定。通過對“小薇”遺傳背景下的節間伸長控制基因和散生基因的克隆,驗證了“小薇”的實用性和室內研究體系的可操作性。研究發現,“小薇”的超矮稈表型是由于D......閱讀全文
模式植物擬南芥、xiaomi和谷子遺傳轉化流程圖 中國農科院供圖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與山西農業大學等單位合作,利用迷你谷子構建碳四(C4)禾谷類作物研究的模式植物體系。相關研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