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免疫組化(SP法)操作步驟1. 切片常規脫蠟至水。如需抗原修復,可在此步后進行2.緩沖液洗 3min/2 次。3. 為了降低內源性過氧化物酶造成的非特異性背景染色,將切片放在 Hydrogen Peroxide Block 中孵育 10-15 分鐘。4. 緩沖液洗 5min/2 次。5. 滴加 Ultra V Block , 在室溫下孵育 5 分鐘以封閉非特異性的背景染色。(注:孵育不要超過 10 分鐘,否則會導致特異性染色降低。如果一抗的稀釋液中含有 5 - 10% 正常羊血清,這一步可以省略。)6. 緩沖液洗 5min/2 次。7. 滴加一抗工作液 37 ℃孵育 1 - 2 小時。(具體孵育時間和溫度由試驗者最終決定)8. 緩沖液洗 5min/2 次。9 . 滴加 Primary Antibody Enhancer(增強子),在室溫下孵育 20 分鐘。10 .緩沖液洗 5min/2 次。11 .滴加 HRP Polyme......閱讀全文
一,免疫組織化學簡介免疫組織化學又稱免疫細胞化學,是指帶顯色劑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在組織細胞原位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和組織化學的呈色反應,對相應炕原進行定性、定位、定量測定的一項新技術。它把免疫反應的特異性、組織化學的可見性巧妙地結合起來,借助顯微鏡(包括熒光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顯像和放大作用,在細胞、亞
免疫組織化學又稱免疫細胞化學,可以用于:(1)顯色劑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在組織細胞原位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和組織化學的呈色反應;(2)是對相應抗原進行定性、定位、定量測定的一項新技術。實驗方法原理帶顯色劑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在組織細胞原位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和組織化學的呈色反應,對相應抗原進行定性、定位、定量測定的
一,免疫組織化學簡介免疫組織化學又稱免疫細胞化學,是指帶顯色劑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在組織細胞原位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和組織化學的呈色反應,對相應炕原進行定性、定位、定量測定的一項新技術。它把免疫反應的特異性、組織化學的可見性巧妙地結合起來,借助顯微鏡(包括熒光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顯像和放大作用,在細胞、亞
最重要的是選擇好一抗、二抗或者還有三抗,注意抗體的特異性、效價和交叉反應,最好用單抗。其他常用試劑有:1、0.01M(pH7.4)的磷酸鹽緩沖生理鹽水(PBS),稀釋抗體和洗片子用;2、清潔液、純水,洗玻片用3、多聚賴氨酸處理載玻片,防止脫片4、固定液:4%多聚甲醛或冷丙酮等;5、15%~30%蔗糖
實驗步驟?第一天:1、組織切片置于60℃烘烤1hr2、二甲苯1、2 分別浸泡15min,脫蠟3、水化:100% Etoh 10min X 295% Etoh 5min X 185% Etoh 5min X 170% Etoh 5min X 1注:以下步驟切勿讓組織處于干燥狀態!4、將切片置于修復盒,
實驗方法原理 免疫組織化學又稱免疫細胞化學,是指帶顯色劑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在組織細胞原位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和組織化學的呈色反應,對相應抗原進行定性、定位、定量測定的一項新技術。它把免疫反應的特異性、組織化學的可見性巧妙地結合起來,借助顯微鏡(包括熒光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顯像和放大作用,在細胞、亞細胞水
1。4%多聚甲醛常規灌注固定,取材并置20%蔗糖溶液(4℃)中過夜。蠟塊制作。切片,貼片。0.01MKPBS清洗5min×3后;?2。加入配好的0.3%的過氧化氫甲醇溶液(甲醇80ml+0.01MKPBS 100ml+30%過氧化氫)30min,以消除內源性過氧化物酶的影響,0.01MPBS清洗5m
?(一)、儀器設備1. 18cm不銹鋼高壓鍋或電爐或用微波爐.2. 水浴鍋(二)、試 劑1. PBS緩沖液(pH7.2―7.4)2.0.01mol/L檸檬酸鈉緩沖液(CB,pH6.0,1000ml)3. 3%甲醇―H2O2溶液:用30%H2O2和80%甲醇溶液配制4. 風裱劑:a. 甘油和0.5mm
意義:標記物--作用--陽性部位--臨床意義。免疫組化,是應用免疫學基本原理--抗原抗體反應,即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通過化學反應使標記抗體的顯色劑(熒光素、酶、金屬離子、同位素)顯色來確定組織細胞內抗原(多肽和蛋白質),對其進行定位、定性及相對定量的研究,稱為免疫組織化學技術(immunoh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按照標記物的種類可分為免疫熒光法、免疫酶法、免疫鐵蛋白法、免疫金法及放射免疫自顯影法等。 這些常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的原理如下: 1. 免疫熒光細胞化學技術 將已知抗體標上熒光素,以此作為探針檢查細胞或組織內的相應抗原,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當抗原抗體復合物中的熒光素受激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