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科學》雜志精選
氣候對人類沖突影響的第一個綜合分析 最近幾年,關于氣候變化與人類沖突之間潛在關聯的研究的數量猛增;現在,在一個也許是迄今為止對這些研究結果最為全面的綜合分析之中,科學家們揭示了一個主題:未來,人為的氣候變化不僅僅會使海平面上升及空氣變得更臟,它還可能大大增加人類發生沖突的幾率。 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在辯論:一個改變中的氣候是否會影響人發生暴力行為的可能性。Solomon M. Hsiang及其同事就不斷上升的溫度和更為極端的降雨是否會分別影響個人之間及群體間的沖突的發生率進行了調查。 為了進行分析,他們挑選了61個已經存在的將氣候與暴力進行了關聯的研究。Hsiang及其同事將他們所用的研究限于那些能夠作出有關氣候與沖突具有嚴格因果關系斷言的研究。 按照他們的綜合分析,這些作者得出結論,氣候變化對暴力行為的影響是可觀的。隨著氣溫更暖或極端降雨增多,個人之間的暴力及人群間沖突的頻率會上升,因此,對到2......閱讀全文
新研究揭示哺乳動物DNA復制機制
在細胞中,DNA及其相關物質每隔一定時間就會復制,這是所有有機體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這導致了從身體對疾病作出的反應到頭發顏色在內的一切。DNA復制是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確定的,但是從那以后,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員都試圖了解這一過程是如何精確地受到調節的。如今,科學家們知道了。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
新研究揭示海洋哺乳動物深潛原理
? ? ? ? 人在深度潛水后如果回升水面速度過快,會出現惡心、身體疼痛等不適,而海象、海獅等海洋哺乳動物卻能在深水中自如升降,美國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其中原因。 從深水迅速上浮時,人體會因氣壓迅速下降而在血液中形成氮氣泡,導致身體機能失調,醫學上稱為氣泡栓塞病。美國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研
研究發現哺乳動物首例貝氏擬態聲學現象
貝氏擬態是指一個無害的物種模仿一個危險的物種,這是一種進化“策略”,能為擬態者提供保護,使其免受潛在捕食者的攻擊。 近日,研究人員在《當代生物學》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了哺乳動物中首例貝氏擬態聲學現象:大鼠耳蝠能模仿蜜蜂的嗡嗡聲,以阻止食肉貓頭鷹捕食它們。 “在貝氏擬態中,‘無害’物種會模仿
研究更新哺乳動物表觀遺傳信息編程規律
近日,中科院北京基因組所研究員劉江團隊與南京大學教授黃行許團隊合作,揭示了哺乳動物中子代如何繼承親代DNA甲基化圖譜的規律,更新了關于受精之后DNA甲基化圖譜重新編程的傳統認識。相關論文日前發表于《細胞》雜志。 哺乳動物受精后由一個受精卵發育成一個完整的個體,DNA甲基化則是指導受精卵發
Neuron:哺乳動物大腦導航系統研究取得突破
9月,最新《Neuron》雜志的一篇文章報道,通過多站點記錄(multi-site recording)多神經元放電活動(MUA)和局部場電位的高頻組分(HF-LFP),研究人員發現實驗大鼠頂葉皮層(parietal cortex)有幾個分工模塊(大型細胞群),當大鼠在大圓形平臺上執行速度/方向
新研究開辟哺乳動物染色體編輯新領域
?染色體連接小鼠“小竹”。?課題組供圖本報訊(記者李晨陽 實習生唐寧)8月26日,《科學》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研究員李偉與周琪團隊的重要研究成果。他們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實現了哺乳動物完整染色體的可編程連接,并創造出具有全新核型(染色體組型)的小鼠。染色體重排是指染
】異獸化石研究為哺乳動物起源提供新證據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由該所與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合作的學術論文,首次對已知賊獸進行種一級的系統發育分析,并對賊獸長期存在的形態、分類問題進行了厘定,為認識哺乳動物的起源分化過程提供了新的證據。該論文在線發表在英國《系統古生物》期刊。 據
以色列研究團隊成功在子宮外培養哺乳動物胚胎
既往人們對哺乳動物胚胎發育的了解,大多通過觀察青蛙或魚類等非哺乳動物胚胎發育的過程,或者是將小鼠胚胎的解剖靜態圖像疊加在一起獲得。雖然在子宮外培養早期胚胎的想法早在20世紀30年代之前就已經存在,但現實中的成功率很低,而且胚胎發育往往是不正常的。 近期,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
中科院研究員李松海:扎根南海研究海洋哺乳動物
建立首個南海鯨類動物資源數據庫、首次發現海南西南海域存在中華白海豚種群、揭示齒鯨動物聲吶系統相關的發聲、聽覺機制及噪聲影響……作為中國科學院引進的海外人才,李松海自2012年起帶領團隊“深耕”南海,從事鯨類等海洋哺乳動物研究。 回國9年,李松海和團隊在南海海洋哺乳動物物種多樣性、鯨類環境適應與
最新《科學》研究開辟哺乳動物染色體編輯新領域
?染色體連接小鼠“小竹” 課題組供圖8月26日,《科學》 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李偉研究員與周琪研究員團隊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實現了哺乳動物完整染色體的可編程連接,并創造出具有全新核型(染色體組型)的小鼠。染色體重排(Chromosomal 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