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天文臺與廣西大學共建天文臺研究中心
11月4日下午,廣西大學—國家天文臺天體物理和空間科學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廣西大學君武樓第二會議室舉行,儀式由廣西大學科技處簡金寶處長主持。授牌儀式現場 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埮、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國家天文臺書記劉曉群、廣西大學黨委書記梁穎、校長唐紀良、國家有關部門代表、北京大學等高校及廣西大學相關教授代表出席了儀式。 會上,國家天文臺嚴俊臺長和廣西大學唐紀良校長向研究中心主任梁恩維授牌。 隨后,廣西大學梁穎書記致辭,表達了對研究中心成立的喜悅和和對前景的展望。梁書記說:“希望研究中心能夠在國家天文臺支持和指導下不斷的發展壯大,形成開放的研究、合作與交流平臺成為我校與國內國際天體物理和空間科學研究聯系的重要紐帶,以嚴謹科學的態度,為促進天體物理和空間科學研究作出應有的貢獻。” 國家天文臺劉曉群書記在代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向廣西大學有關校、院領導、天文研究團組所有同事們表示祝賀時表示,廣西大學天......閱讀全文
國家天文臺與廣西大學共建天文臺研究中心
11月4日下午,廣西大學—國家天文臺天體物理和空間科學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廣西大學君武樓第二會議室舉行,儀式由廣西大學科技處簡金寶處長主持。授牌儀式現場 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埮、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國家天文臺書記劉曉群、廣西大學黨委書記梁穎、校長唐紀良、國家有關部門代表、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最新Nature
北京時間8月18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鄧李才研究團隊的一項重大科學進展。在青海省地方政府支持下,研究團隊自2018年1月啟動青海冷湖地區的天文選址工作。研究團隊克服野外高海拔等重重困難,建成所有關鍵臺址參數的測量平臺,經過3年連續監測數據顯示,冷湖臺址的光學觀測條件比
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上海)揭牌
6月24日,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上海)揭牌儀式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召開。中科院副院長李家洋、上海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陳洪凡、上海生科院院長陳曉亞,以及方榮祥院士、蓋鈞鎰院士、洪孟民院士、林鴻宣院士,和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上海)11個成員單位近50位領導專家參加了揭牌儀式
中國成立大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22日,大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中國農業科技東北創新中心揭牌,這為增強中國大豆技術創新能力,提升中國大豆種質資源、分子育種等領域的研究水平搭建了平臺。?2004年4月,吉林省農科院向省發改委和國家發改委提出了建設“大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項目建議書;2005年3月,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建設投資2000
-國家天文臺等揭示月球內部仍溫暖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人員參加的,以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大學、國家天文臺、日本國立天文臺等科研機構的研究者為核心的一個國際合作研究小組,使用包括“嫦娥-1”號在內的探月數據對月球動力學形狀的變化進行了精密測量,并借助對理論和實際估算,證認了在月球深處存在著超低粘性的半流體層,而
國家天文臺中國SONG項目設備通過驗收
SONG(Stellar Observations Network Group)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自主布局的重點發展項目。通過研發高性能設備,國家天文臺SONG項目和全國恒星物理研究團隊將參與全球恒星時域研究網絡的國際合作。12月14日,“中國SONG望遠鏡”和高分辨光譜儀研制項目驗收會由中
廣西大學再發新Nature
脈沖星風星云是由相對論電子和正電子在激波前沿撞擊周圍的超新星遺跡或星際介質而形成的。船帆座脈沖星風星云由一顆年輕的脈沖星(B0833-45,年齡11000年)提供能量,位于一個名為船帆座X的擴展結構內,而船帆座X本身就在超新星遺跡內。先前的X射線觀測顯示了兩個突出的弧,被噴流和反噴流平分。射電圖顯示
劉延東考察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阿里基地
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和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杰的陪同下,來到海拔5100米的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阿里基地,并實地考察了海拔5250米的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平臺建設現場。隨后,劉延東聽取了相關創新成果匯報,并與中國科學院相關部門及研究所負責人
野火蔓延至美國基特峰國家天文臺
美國孔特雷拉斯(Contreras Fire)大火從6月11日開始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群山中肆虐。而在美國當地時間6月17日清晨, 大火已經蔓延到基特峰國家天文臺(Kitt Peak National Observatory,縮寫為KPNO),威脅著該觀測站的部分望遠鏡。據最新消息, 其中一臺12米射
國家天文臺等發現鋰豐度最高恒星
宇宙大爆炸核合成產生了氫、氦、鋰三種元素,這三種元素的豐度是探知大爆炸之后幾秒內宇宙物理狀況的最可靠途徑。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天體豐度研究團隊與日本天文學家合作,利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巡天數據及其后續觀測,發現了一批鋰元素含量異常高的貧金屬星。該研究對經典小質量恒星演化模型提出了
盡早建立菌草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菌草新技術是我國擁有自主產權的新技術。該技術發源于福建,是由福建農林大學于上世紀80年代首創的。為了保持和發展我國菌草技術在世界的領先地位,推動我國菌草業發展成為新興的戰略性產業,建議盡早在福建建立菌草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福建省在福建農林大學建立“菌草技術國家工
首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日前,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首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環保高分子材料開發與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以下簡稱工程中心)揭牌成立。環保高分子材料開發與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揭牌儀式現場。 吉林省發改委副巡視員張志勇希望工程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提高技術和工程能力,努
土壤養分管理與污染修復研究中心納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公布了第一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優化整合結果。土壤養分管理與污染修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通過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的優化整合評價,成為第一批納入新序列管理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啟動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優化整合工作,對國家工
國家天文臺利用LAMOST數據發現6顆Oe星
近期,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李廣偉等人在LAMOST DR5數據中發現了6顆Oe星。為目前世界上僅發現的13顆Oe星樣本擴充了50% 的成員。 光譜中具有電離氦吸收線的恒星稱之為O型星,O型星是赫羅圖2上位于主星序左上端的大質量主序星。它們是宇宙中溫度最高、質量最大的主序星。而Oe星則是
國家天文臺等發現動力學暗能量證據
北京時間8月28日,國際期刊《自然-天文》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9月5日的《自然-天文》又在“新聞與觀點”欄目發表國際知名學者撰寫的解讀文章。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帶領的一支國際合作團隊通過對最新天文觀測數據的分析,發現了暗能量隨時間演化的證據(Nature Astr
國家天文臺旋渦星系初始質量函數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人員最近利用世界最大積分場巡天數據首次觀測到旋渦星系中恒星初始質量函數的變化。恒星初始質量函數(IMF)是當前星系形成演化的熱門話題之一。在星系中,不同質量的恒星往往是在一個分子云中批量形成的。而初始質量函數則描述了恒星形成時,不同質量的恒星所占的比例,即數密度隨質量的變
伊朗國家天文臺望遠鏡首獲觀測圖像
天文學家近日在德黑蘭宣布,耗資2500萬美元伊朗國家天文臺(INO)看到了“第一縷曙光”,其3.4米口徑的世界級光學望遠鏡走出了去年的建設“陰霾”,正式投入運行,并獲得了首張圖像。這是伊朗科學界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這一刻,我們等了太久。”德黑蘭基礎科學研究所(IPM)天文學家Habib Kho
國家天文臺精確計算LAMOST巡天巨星的表面重力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劉超等人使用LAMOST和Kepler共同觀測的約1500顆有精確星震學(Asteroseismology)表面重力的紅巨星作為訓練樣本,采用支持向量機的方法對LAMOST DR2的40萬顆紅巨星的表面重力進行了重新估計。結果表明,新的表面重力的計算誤差降到了0.1de
國家天文臺興隆基地實現與“墨子號”天地對接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科學實驗衛星之一,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1米望遠鏡(圖1)作為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重要通信地面站承擔了多項測試實驗和天地一體化實驗任務。8月16日凌晨“墨子號”發射成功后,衛星進入了在軌測試階段。對全國布站的5個量子通信地面光學站而言,
國家天文臺旋渦星系初始質量函數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人員最近利用世界最大積分場巡天數據首次觀測到旋渦星系中恒星初始質量函數的變化。恒星初始質量函數(IMF)是當前星系形成演化的熱門話題之一。在星系中,不同質量的恒星往往是在一個分子云中批量形成的。而初始質量函數則描述了恒星形成時,不同質量的恒星所占的比例,即數密度隨質量的變
國家天文臺提出利用尾波效應研究中微子性質
暗物質暈附近的中微子由于錢德拉塞卡動力學粘滯效應會形成一個不對稱的分布,這個現象稱為中微子尾波。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博士朱弘明、研究員陳學雷等人發現,通過觀測尾波,中微子的等級問題(hierarchy problem)以及手征性(chirality)問題可能得以解決。該工作發表在國際物理期
國家天文臺西藏羊八井觀測站揭牌
8月17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西藏羊八井觀測站揭牌儀式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羊八井舉行。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西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李秀珍,西藏自治區科技廳廳長馬勝杰,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黨委書記劉曉群以及科技部各相關司領導和西藏自治區相關政府機構領導等參加了揭牌儀式。 在揭牌儀式上,國家
國家生物農藥研究中心將落戶武漢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申報的國家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近日獲得國家科技部立項批復,即將落戶武漢。該中心建成后,將依托相關研究成果進行產業化開發,并建成我國生物農藥研發人才培養基地。
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9月27日,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在京正式成立。該中心依托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建設,是我國遙感科學與技術領域唯一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使命是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實施國家重大衛星應用工程為導向,組織產學研用
新型疫苗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北京奠基
由國家發改委批準設立、全國唯一的國家級新型疫苗研發和產業化基地及服務平臺——新型疫苗國家工程研究中心6月29日在北京奠基。這項總投資2億元的重點項目計劃明年底竣工,將為我國新型疫苗產業源源不斷地提供產業化成果。 新型疫苗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沈心亮說,中心的主要目標是應用現代生物技術改進傳統
中國首個國家運動營養測試研究中心建成
我國首個“國家運動營養測試研究中心”和國家體育總局運動營養重點實驗室同時落戶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這一國家體育總局與科技部加強合作,加快體育科技發展的重要舉措,將在保證我國競技體育需求的基礎上,積極服務全民體質提高。 科技部條財司副司長吳學梯、總局科教司司長蔣志學、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
鄭州籌建國家煙草基因研究中心
鄭州煙草研究院近日認真籌建國家煙草基因研究中心。鄭州院發布了中心主任和煙草基因組計劃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招聘公告,擬定了中心建設方案,初步明確了中心的定位、目標和運行機制等。下一步,鄭州院將掛牌成立國家煙草基因研究中心,成立中心學術委員會,建立健全中心內部機構,完成各實驗室負責人及相關技
英國成立國家復合材料研究中心
英國商業大臣Vince Cable近日在英國西南港口城市布里斯托爾為新成立的國家復合材料研究中心(National Composites Research Centre)揭幕。該中心也是高附加值技術與創新中心的七項研究與技術設施之一,其功能是為中小企業提供新產品開發實驗室。 布里斯托爾此前
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9月27日,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在京正式成立。該中心依托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建設,是我國遙感科學與技術領域唯一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使命是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實施國家重大衛星應用工程為導向,組織產學研
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
10月30日,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暨新園區開工儀式在沈陽渾南創新路園區舉行。遼寧省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一軍,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樹深,遼寧省副省長、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盧柯,沈陽市市長姜有為出席儀式。唐一軍和李樹深共同為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 據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