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鐘晶晶)發改委昨日披露數據稱,8月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88億立方米,較7月份增加2億立方米,再創4月份以來歷史新高,同比增長 23.8%。8月進口天然氣17.7億立方米,同比增加1.9倍。發改委經濟運行局表示,天然氣消費量的快速增加受到新增市場擴展較快的影響;今年冬季高峰用氣平穩供應依然面臨一定壓力。 消費量增加受新增市場影響 表觀消費量是指國內產量加上凈進口量。8月份全國天然氣產量7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1%。1-8月累計生產天然氣624億立方米,增長13.4%。而8月份進口天然氣量的增幅更大。發改委披露的數據顯示,8月份進口天然氣(含LNG)約合17.7億立方米,同比增加1.9倍。1-8月累計進口中亞天然氣23.8億立方米,LNG579萬噸,進口資源總量同比增加1.4倍。 8月底中石化投資建設的川氣東送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使得原本沒有天然氣供應的江西、廣西、福建等地開始大范......閱讀全文
日前江蘇鹽城印發《鹽城市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 全文如下:鹽城市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 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事關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事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六個高質量發展”和“強富美高”新鹽城建設。為加快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自從2011年12月26日發改委下發通知,決定在廣東廣西兩地啟動天然氣價改試點以來,2012年天然氣價改并未有更多實質動作。然而,近日四川省發改委宣布將全省天然氣最高門站價統一定為1.98元/立方米,透露出天然氣價改的重大信號。盡管四川并未公布1.98元的作價依據,但業內人士分析,市場凈回值仍是
物價一直是影響居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今年以來,我國價格改革提速,特別是在資源價格方面實施了多起重大改革。 對于上半年以來的價格工作,國家發改委8月1日發文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除2月份受春節等因素影響,其余月份漲幅均在2%~3%;上半年同比上漲2.4%,漲幅同比回
物價一直是影響居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今年以來,我國價格改革提速,特別是在資源價格方面實施了多起重大改革。 對于上半年以來的價格工作,國家發改委8月1日發文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除2月份受春節等因素影響,其余月份漲幅均在2%~3%;上半年同比上漲2.4%,漲幅同比回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從有關渠道獲悉,投資近2500億元、由中石化建設的新粵浙和新魯煤制天然氣管道項目有望近期獲得國家發改委的“路條”,該項目還有望帶動3700億元的配套煤制氣項目投資。 業內人士分析,如果三季度宏觀經濟仍不能企穩回升,鑒于西部地區煤炭、油氣資源豐富,國家可能加快西部地區重大能
8月23日,濟南,空氣清爽。我們如何才能每天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氣?濟南市政府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大氣污染防治方案。大方向就是優化調整能源結構,降低煤炭消耗,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大幅改善冬季污染。 作為清潔能源之一,天然氣在北京、烏魯木齊等地空氣治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借鑒上述城市“
國家發改委指出,對發改委牽頭推進的投融資、資源性產品價格等重大改革,要花更大的精力,深入研究,扎實推進。這意味著能源價格改革,已經排在了發改委落實全會精神的“第一陣營”。 作為清潔能源的增量領域,頁巖氣改革阻力相對較小,其市場化改革步伐有望更快。一旦開發將推動國內民營油服市場加速增長,空間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發改委近日表示,下一步,發改委將以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為目標,把價格改革向縱深推進,把價格監管和服務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重點是:深化電力、天然氣、醫療服務、交通運輸等領域價格改革。 發改委指出,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創新價格機制,既是加強需求側管理的重要舉措,
國務院新聞辦9月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介紹了經濟體制改革相關領域最新進展。他表示,鼓勵社會資本建立售電企業、進入增量的配電業務。目前發改委正在制定至少10個電改方面的配套文件,已經有三個配套文件出臺。同時,發改委正在制定石油天然氣改革方案。 電力交易機構籌建
接近發改委的消息人士透露,最近一個月發改委多次召集石油公司的代表開會,重點討論將中石油的管道業務收回的可能性,目的是進一步理順天然氣管輸價格。“這次討論跟以前不一樣,是要把中石油整個天然氣管道業務收歸國家管理。一個可能的方案便是另外成立專門的國家天然氣管道公司來管理。”上述人士說。 除了管
10月3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天然氣利用政策》,這是自2007年3月該政策出臺后的首次調整,城市燃氣、分布式能源等被列入優先類,并將獲得用地、融資等方面扶持政策。與此同時,發改委表示將研究推行差別性氣價政策。 根據《天然氣利用政策》,天然氣用戶分為優先類、允許類、限制類和禁止類,其中優先類
2013年以來,中國反壟斷執法持續發力,進步明顯,但也面臨著執法力量薄弱和執法經驗不足、執法透明度有待提升、“三龍治水”格局有待優化等諸多挑戰,同時,不少公眾呼吁反壟斷調查盡快向水電、石油、天然氣、銀行、房地產等領域開刀。 專家表示,受困于反壟斷力量有限等原因,反壟斷執法工作不可能“全面開花”
中國新一輪天然氣戰略漸次浮出水面。繼《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獲國務院批復后,國家發改委網站又公布了新版的《天然氣利用政策》。引人關注的是,該政策明確提出將繼續深化天然氣價格改革,建立并完善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 預計2015年天然氣消費量為2300億立方米 為了鼓
日前,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新年的首跌,也是自2014年6月份以來的第“12連跌”。 這一局面多少會令我國正不斷增大的天然氣需求感到“尷尬”,相比成品油價格的單邊下跌,去年9月份,國家發改委還剛剛將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價格調高了0.4元/立方米。 “人們期望中的石油價格與天然氣價格的‘聯動機制’并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自4月1日起將存量氣與增量氣門站價格并軌,并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價格。 發改委還表示,先行試點放開直供用戶門站價格,是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的又一次有益嘗試,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完全放開氣源價格。 發改委稱,本世紀以來,我國天然氣消費快速
業內分析普遍指出,無論年初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還是7月份十三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指導意見》,無不顯示出未來中國天然氣產業發展強勁的增長勢頭。隨著天然氣市場化改革舉措及配套支持政策密集出臺與落地實施,國內天然氣市場競爭力持續回升,將可帶動天然氣大規模高效利
價格一直是一個敏感的詞匯。家住立水橋的張先生和李女士夫妻二人對近期熱議的三中全會價格改革內容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張先生認為,價格改革是好事,讓市場決定價格,資源的利用會更加有效率。李女士則認為,目前看到的一些改革,往往都是漲價,比如水價。李女士說,“現在的水、電、氣、油等都是壟斷企業獨大
11月15日,我國北方地區正式進入供暖期,就在三天前的11月12日,滄州大化發布公告稱,因“保民用、壓工業”的原則,公司天然氣供應將暫停。而今年因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推行的煤改氣項目無疑會讓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雪上加霜”。業內相關人士稱,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緊張形勢已經顯現,天然氣能否穩定供應已成
新型煤化工項目審批終于有了重大進展。記者剛剛獲悉,3月以來,10個新型煤化工項目獲國家發改委“路條”,即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同意開展相關工程前期工作的批文。這10個項目投資總額在2000億元~3000億元,包括5個煤制天然氣、4個煤烯烴和1個煤制油項目。上述消息證實了本報前不久所做的“
如果各地都參考陜西模式制定標準,那么中石油將被巨額水土流失補償費纏住前進的腳步。 2012年中石油的國內原油產量1.1億噸,天然氣產量798.6億立方米,如果參考陜西標準繳納水土流失補償費,其一年就要支出39.4億元。 陜西正成為全國水保系統的“延安”,其與央企在水土流失補償費領域的“斗
近期,煤制天然氣領域可謂“喜事”頻頻。 3月8日,同煤集團規劃的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拿到了國家發改委的“路條”,獲批準開展前期工作。 中電投霍城60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近日獲得國家發改委“路條”。 就在中電投新疆伊犁項目獲得“路條”前不久,發改委批復了內蒙古鄂爾多斯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從有關渠道證實,我國水電價格形成機制或面臨重大調整,即水電上網電價將參照消納地平均上網電價核定。近期發改委已在小范圍內征求完意見,有關指導意見或在條件成熟后下發并實行。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將提高水電投資者收益,加大水電投資力度。 新機制
化石能源資源豐富,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諸多瓶頸,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化石能源依然是支撐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天然氣作為化石能源中的低碳能源,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急劇變化,天然氣供需關系發生轉變,氣候變化和環保壓力、美國非常規天然氣突破、日本核危機影響以及新能源的經濟技術
業內人士表示,冬季供氣緊張下的調峰氣價上調是市場化行為,上游企業需要與下游企業充分協商提價 自去年11月20日非居民天然氣價格下調后,天然氣市場增速明顯回暖。 隨著冬季用氣高峰的到來,部分地區天然氣供應或出現短缺,為了緩解保供的壓力,中石油計劃自11月20日起上調非居民天然氣價格10%-20
近期發改委連發通知確保天然氣冬季供應,控制部分氣源尚未落實的天然氣利用項目上馬,而關于國內天然氣今冬明春的供應缺口的預計由100億升級至220億立方米,相當于去年我國天然氣全年總產量的20.4%。 保障民生 工業用量成氣荒重災區 發改委在通知中多次強調保障民生重點需求。據隆眾石化網統
2013年,國內能源產業圍繞大氣污染防治的要求,展開了全面和大規模的結構調整,一方面用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另一方面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能源生產和使用效率,力圖壓縮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重。但有限的天然氣資源的制約越來越突出,同時超高壓輸電電網在技術和社會等方面建設的困局,也制約了"煤改氣"
據中央氣象臺資料,中國正在經歷28年來最冷的冬天。中國南方多省區低溫天氣持續,普遍缺乏供暖設施的居民叫苦不迭。南方供暖問題被關注。 研究者們稱,學界基本達成共識,南方不宜復制“大而全”的北方集中供暖模式,不然能源
去年底的“煤改氣”,使得液化天然氣價格暴漲。隨著供暖旺季的結束,液化天然氣價格在今年春節后有所回落。但在經歷低迷期之后,液化天然氣價格在5月之后重抬漲勢,景氣程度直逼去年。據數據顯示,5月1日至5月16日這短短半個月時間,液化天然氣價格大漲46.5%。 在談到LNG價格上漲的問題上
隨著油價的持續走低,天然氣價格也迎來了二次調整的預期。 日前,有媒體稱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已經研究天然氣價格的下調方案,調價有望在10月1日實施,但具體的調價幅度還在商討中。 2014年,我國天然氣的勘探產量穩步增長。據國家能源統計局的數字顯示,國內新增探明地質儲量達到5000多億立方米。國產常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一季度國家發改委網站上共計公開批復21個建設項目,其中14個為能源類項目,涉及煤炭、天然氣、水電及風電等領域。業內人士認為,新批復項目將帶動采礦、安監、管道設施等領域設備需求。 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和市場特征,發改委此次批復的項目因資源類型不一,項目落地省份也遍布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