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下稱“非瘟”)疫情傳至中國近10個月,對我國養豬業從豬肉供需結構到從業者觀念都造成巨大沖擊。業內普遍認為,養豬業的最大需求已從原本的“降本增效提質”變成了“防非保豬活下去”。 在非瘟時代,沒有疫苗之前,唯一有效的是建立嚴密安全的生物防控措施。當然,這也正是整個養豬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借助各種新興技術,豬場在線、數據化、智能化管理能力受到普遍重視。 5月18日,廣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影子科技”)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兩大技術:3D智能養豬、5G農牧應用。影子科技CEO何京翔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防控非瘟的過程中,變數最大的是人員管理,而加快智能化步伐,能減少人員接觸,降低傳播概率,也有利于生物安全體系的有效建立。 他說,2018年是智能養殖元年,在這一年里,阿里、京東等知名互聯網企業,進入養豬行業,這是因為他們認為這個行業具有充分潛力。同時,一些傳統養豬企業,也在考慮通過智能技術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非瘟......閱讀全文
農業農村部網站18日發布通知指出,截至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均未批準上市銷售使用非洲豬瘟商品化疫苗。市面上所謂“非洲豬瘟中試苗、自家苗、進口苗”,按照《獸藥管理條例》規定,都是非法疫苗,均應按假獸藥處理。 為進一步嚴厲打擊非法制售使用非洲豬瘟疫苗等違法行為,確保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