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6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由該所及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研究中心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歷經6年,利用單分子實時測序(SMRT)和Hi-C技術,在國際上首次獲得了達到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巴西橡膠樹優良品種GT1的參考基因組序列,并揭示大戟植物基因組的染色體進化、膠乳生物合成與橡膠樹的馴化。圖片來源于網絡 橡膠樹是大戟科植物,原產南美洲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歷史記載其馴化始于1896年,然后向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等國家傳播。在植物界大約2500種產膠植物中,橡膠樹產生的以聚異戊二烯為主要功能成分的天然膠乳,約占全球天然橡膠的98%以上。中國的橡膠種植面積達114萬公頃,居亞洲第三位(僅次于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但天然橡膠年產量不足年消費量的20%,遠低于國際公認的安全保障線(30%)。從二十一世紀初起,云南的橡膠樹種植總面積、總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均居中國首位。 科研人員介......閱讀全文
記者16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由該所及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研究中心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歷經6年,利用單分子實時測序(SMRT)和Hi-C技術,在國際上首次獲得了達到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巴西橡膠樹優良品種GT1的參考基因組序列,并揭示大戟植物基因組的
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由該所及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研究中心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歷經6年,利用單分子實時測序(SMRT)和Hi-C技術,在國際上首次獲得了達到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巴西橡膠樹優良品種GT1的參考基因組序列,并揭示大戟植物基因組的染色體進化
來自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Sequencing and de novo assembly of a near complete indica rice genome”的文章,對一個秈稻基因組蜀恢498(R498)進行PacBio單分子測序,結合遺傳圖譜和
大豆是重要的糧食經濟作物,為人類提供了主要的油料和蛋白資源。大豆起源于中國,古稱“菽”,約在5000年前由其野生種馴化而來,隨后廣泛傳播于世界各地。大豆在引種和改良過程中產生了遺傳瓶頸效應,使來自不同主產區的大豆品種間具有顯著的遺傳變異。目前,我們廣泛采用的大豆參考基因組來源于美國品種“Will
大豆是重要的糧食經濟作物,為人類提供了主要的油料和蛋白資源。大豆起源于中國,古稱“菽”,約在5000年前由其野生種馴化而來,隨后廣泛傳播于世界各地。大豆在引種和改良過程中產生了遺傳瓶頸效應,使來自不同主產區的大豆品種間具有顯著的遺傳變異。目前,我們廣泛采用的大豆參考基因組來源于美國品種“Will
橡膠樹是大戟科植物。在植物界大約2500種產膠植物中,橡膠樹產生的以聚異戊二烯為主要功能成分的天然膠乳約占全球天然橡膠的98% 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 比起可能造成巨大環境污染的人工合成橡膠產業,天然橡膠因其良好的彈性、伸展性、耐老化等綜合理化性能而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任何國家必須具備的重要戰略
橡膠樹(Hevea brasiliensis (Willd. ex A. Juss.) Muell. Arg. )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在植物界大約2,500種產膠植物中(如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和橡膠草 Taraxacum kok-sagh
隨著PacBio單分子實時(SMRT)測序技術的發展,利用它已能夠獨立完成高質量基因組草圖的組裝。然而,這些草圖序列中仍然存在多種錯誤,比如序列中會包含有很多嵌合體(即不同位置的序列連接到了一起)或是組裝質量比較差的區域等,特別是重復序列區域有的沒有組裝出來,有的組裝出來多個序列,而且這些錯誤通
近日,生物學預印本服務器(www.biorxiv.org)在線發表了中美科學家聯合研究團隊的最新成果,該團隊采用單分子實時測序(SMRT)和 Hi-C技術,在20多個代表性小葉茶品種中選用雜合度較低的小葉茶良種“碧云”,將組裝獲得的約2.85Gb 的基因組序列掛載到了15 條假染色體上,在國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