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杭州一些社區利用“透明垃圾桶”形象地向居民展示垃圾如何分類。 從去年4月開始,“垃圾實名制”在杭州市的兩個街道先后試點實行,旨在推動垃圾分類觀念與習慣在居民中的普及。這項剛一推出就備受關注和質疑的探索,試行一年間取得怎樣的成效?能否進一步推廣?近日,記者作了一番探訪。 實名制寄望解決責任不清問題 居民垃圾分類要有監督和約束 杭州市的垃圾分類試點始于2010年3月25日,隨后,各個城區的試點小區逐步增加。為了更順利地推進垃圾分類,杭州市在前期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做宣傳普及和各項準備,比如印發宣傳冊頁、制作宣傳欄、培訓保潔員等等。盡管如此,垃圾分類還是面臨開頭難。 一位社區保潔員說,推廣垃圾分類后,還是有些居民圖省事,將家里垃圾混裝起來;有的居民雖然在家將垃圾分類了,但到了垃圾桶旁邊,看到哪個桶敞著口就隨意扔進去,要是兩個垃圾桶都蓋著,索性直接把垃圾放在蓋子上,甚至直接將垃圾扔在樓......閱讀全文
近年來,垃圾分類制度已經在國內部分地市推行,垃圾分類工作試點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目前,全國46個重點城市垃圾分類工作試點正在進行,各地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有力領導下,社會各界群策群力的努力下,積極探索垃圾分類工作長效管理機制,取得了好的成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1生活垃圾分類
專門用來裝廚房垃圾的可降解垃圾袋,以及“實名制”門牌號標簽。 杭州拱墅區昨首次試點垃圾分類實名制 垃圾袋貼上門牌號 哪一戶做得好還要貼五角星 有居民表示:扔個垃圾也要貼標簽,是不是管得太寬? 昨天一早,在杭州大關街道翠玉社區德勝新村南小區,社區分管城
丟一袋垃圾付費5毛,丟得多付得多;垃圾袋實名制,亂丟處罰……近日,廣州發布垃圾分類新規,決定從7月10日起,在全市范圍內選擇若干成熟小區進行“按袋計量收垃圾費”試點,這項據稱是借鑒臺北經驗的新政策,尚未正式實施便引起社會各界熱議,也讓“垃圾分類”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今年年初,太原市就
杭州將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實名登記制度,對執行生活垃圾分類規定規范有效的居民,予以累計計分。同時,有關部門還會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信息納入個人信用信息系統。 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事關每一個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也事關日益嚴重的“垃圾圍城”之困如何破解。 在昨日召開的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
昨天,市人大赴丁魏垃圾中轉站、錦旺社區、汶河小學視察《關于進一步加大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力度的議案》辦理工作情況。采訪中記者獲悉,全市236個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我市將全面開展有害垃圾全鏈條收集處理,建立垃圾分類大數據庫,將垃圾分類積分與市民卡綁定,實現垃圾分類實名制、積分兌換等多用
垃圾分類是造福當代、澤及后代的歷史使命,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大事。昨日(5日),杭州市婦聯出臺了《家庭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組織動員全市家庭積極參加垃圾分類、投放工作,將生活垃圾實施對象覆蓋到五城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西湖風景名勝區所有
垃圾分類看似小事,實則關乎生態文明建設大局。記者近日在浙江金華、杭州、紹興等多地調研了解到,該省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類,通過黨委政府有力推動,處理模式創新、獎懲機制并行等方式從源頭上做好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對于在全國推廣和實施垃圾分類具有借鑒意義。 “圍城之困”倒逼“垃圾革命” 在
目前,國內許多大城市傾向于選擇垃圾焚燒作為垃圾終端處理的主要形式,不少新建的垃圾焚燒廠也即將密集上馬。有專家測算,如果要達到《“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的目標,全國還應再建170多座垃圾焚燒廠。 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發現,伴隨著環保理念、權益意識的增強,一些
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是近年備受社會關注的話題。溫州市自2012年試點市區生活垃圾分類,2014年試點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實施過程中,“不想分”“不好管”“不好運”成為三大共性難題。 今年3月2日,龍灣區金御灣小區成為溫州市首個垃圾分類智能小區。如今,小區94%以上的業主已能正確操作可回收垃圾分類投放
今后,廣州的居民多扔垃圾將需要多支付垃圾費。近半個月來的廣州,“垃圾不落地”的收運方式、廚余垃圾“專袋投放”、生活垃圾“按袋計量收費”、餐廚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等垃圾分類新政成為市民們熱議的話題。 據廣州市城管委介紹,在試點小區內,居民一個季度繼續繳納45元垃圾處理費,獲得93個特制、有防偽標
盡管小區門口放了不同顏色的垃圾桶,但仍然各種垃圾混雜、免費發放的可降解垃圾袋也被用來裝其他垃圾……這樣的情景在不同城市都能見到。 《經濟參考報》記者先后在北京、杭州等地走訪發現,垃圾分類試點已經推行了14年,卻未見明顯實效,垃圾或隨意堆放或無處堆放,并對生活區域形成圍困態勢。 記者日前來到杭
浙江省杭州市城西留下街道的西溪晴雪小區居民,近日都收到了垃圾分類的“一戶一檔”二維碼卡。今后,小區居民在處理報紙、紙箱、金屬、塑料等生活垃圾時,掃描二維碼,垃圾桶對應的投放口會自動打開接收。這是杭州生活小區智能垃圾分類的事例之一。 杭州市是全國第一批垃圾分類示范城市之一。據杭州市城管委介紹,目
本月10日,廣州市將召開全市垃圾分類啟動大會,公布“按袋計量收垃圾費”試點范圍,并宣布試點正式開始。垃圾費隨袋征收,丟得多付費多;垃圾袋實名制,亂丟處罰……這項據稱是借鑒臺北經驗的新政策,尚未正式實施便引起全城熱議。 垃圾分類的正確性放在任何一個場合都是毋庸置疑的,垃圾不分類、垃
試點小區每扔一袋垃圾,居民需要掏5毛錢。 垃圾按袋計量收費,每個0.5元!記者昨日從廣州市城管委獲悉,廣州市正設想推行垃圾費隨袋征收、垃圾袋實名制、廚余垃圾免費收運模式,以促進垃圾分類和減量。 試點小區一個季度收費45元 廣州擬試行垃圾按袋計量收費的設想甫一公布,即引發網絡
從7月10日起,在廣州垃圾收費將以袋計量,這意味著居民將為多扔垃圾買單。一邊是大城市面臨的“垃圾圍城”,一邊是可能加大的生活成本,垃圾計量收費是變相漲價還是合理必然,此政策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專家們指出,垃圾收費是“垃圾圍城”的嚴峻形勢之下的必然的城市管理之路,但應科學細化諸如“垃圾袋實名制如何防
進入7月,市城管委不同層級的官員在不同場合頻密釋放出垃圾分類相關政策設想,經城中各媒體報道后,在民眾中造成不同的理解,其中尤以所謂“垃圾費隨袋征收”和“垃圾袋實名制”的設想,最易引起理解上的混亂。 為此,市城管委分類處處長余尚風昨晚通過本報作出兩個重要澄清——— 第一、現階段,城管部
廣州6個生活垃圾計量收費試點小區今起“動真格” 省民政廳宿舍每戶發60個袋 廣州6個啟動生活垃圾計量收費試點工作的小區,至昨日結束第二階段“定時定點投放階段”,從今天起進入第三階段——計量收費階段。 不過,記者昨日走訪發現,除省民政廳宿舍開始派發分類垃圾袋外,大部分試點小區都沒有做好
膠東在線7月4日訊(記者 侯洪斌 通訊員 夏天棋)日前,《煙臺市食品安全規劃(2016-2020)》正式出臺,《規劃》旨在推進“食安煙臺”建設,提高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將煙臺建設成為全國食品最安全、最放心的地區之一。 根據《規劃》內容,到“十三五”末,全市基本建立起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