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億吸煙者正在消耗全世界40%的卷煙,急需迅速行動遏制煙草導致的癌癥死亡之潮。”在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11月29日召開的“多措并舉 共建無煙文化”媒體研討會上,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疾控控煙辦公室前主任姜垣如是說到。
煙草對健康的危害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數據顯示,每年全球因煙草相關疾病死亡者高達870萬,給全球經濟造成1.4萬億美元的損失。在我國,每年有超過100萬人因煙草失去生命。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明確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 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要分別達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 但是,截至2022年11月,全面無煙立法保護的人口數僅為2.24億,比例為15.9%。但相較2022年達到30%的目標,才剛剛過半。
與會專家認為,煙草造成的健康危害和疾病負擔對我國實現健康中國2030目標已帶來巨大挑戰,作為世界第一大煙草生產和消費國,我國亟待通過加速控煙立法、提高煙草稅、加強公民教育等多種舉措,來控制和減少煙草使用,創建無煙社會。
3億中國煙民消耗世界40%的卷煙
今年11月份,在《柳葉刀》雜志發布的對中國部分地區的追蹤研究顯示,中國人有56種疾病都與吸煙相關,其中男性疾病是50種,女性疾病是24種,以心血管病為例,每天吸煙一包以上的人得病概率增加了6倍。不只是煙民自身,暴露在二手煙環境下的人也會因“被動吸煙”危害健康。數據顯示,每年全球因煙草相關疾病死亡者高達870萬。
“在致死風險因素中,排名第一位的是煙草,而煙草和其他危險因素不一樣,它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姜垣表示。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 年)》將控煙行動列為15個重大專項行動之一,并明確提出到 2022 年和 2030 年,15 歲以上人群吸煙率分別低于 24.5%和 20%。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我國控煙工作實現了“四提高”和“一降低”:無煙環境保護人口數量的快速提高;控煙立法覆蓋人群比例的顯著提高;戒煙服務便捷性的明顯提高;全社會關注控煙氛圍的明顯提高;人群吸煙率的降低。
遺憾的是,我國尚未出臺全國層面的控煙立法。世衛組織《2021年全球煙草流行報告》顯示,強有力的證據表明,有禁煙法律的公共場所減少了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住院人數,并降低了吸煙相關疾病的死亡,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國家已制定全面的無煙立法。
在我國雖然尚無全國層面控煙立法,但不少省、市早已實施公共場所禁煙的地方性法律法規,并取得了不錯成效。
據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控煙與行為干預部主任、上海市控制吸煙協會副會長陳德介紹,香港自上世紀80年代初實施包括立法、稅收、嚴格執法、公眾教育、提供戒煙服務等一系列控煙措施,經過40年努力,其吸煙率由1982年的23.3%降到2022年的9.5%。而在上海,公共場所禁煙條例實施十余年來,成人吸煙率從2010年的26.9%,下降到2021年的19.4%,效果顯著。
嚴格控煙帶來的主要益處就是人均期望壽命的提高,陳德介紹,香港男性人均壽命是83.4歲,女性是87.7歲,近年來成為全世界人均期望壽命最高的地區,這與其控煙成效密不可分,也值得其他地區學習和借鑒。
提高煙草稅勢在必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3年發布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從需求端減少煙草消費的舉措包括監測煙草使用與預防政策、保護人們免受煙草和二手煙霧危害、提供戒煙幫助、警示煙草危害、確保全面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和提高煙草稅幾個維度控制煙草。這些措施被稱為“MPOWER”煙草控制措施。
“MPOWER”控煙措施中,提高煙草稅被認為是最有效和最具成本效益的一項措施。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世衛組織煙草控制與經濟政策合作中心主任鄭榕介紹了其所做的政策模擬研究:“如果僅僅依賴非價格的措施,那么到2030年,我國到成人吸煙率最低可降至22.15%,無法達到將成人吸煙率低于20%的目標。這就意味著,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要采用稅收和價格的措施。”
要達到2030目標,我們的稅收和價格水平要達到什么程度?鄭榕介紹,假設其他非價格措施按照世衛要求,達到中等水平情況下,到2030年,煙草價格大概要達到平均每包59塊錢的水平,才能夠實現2030年的控煙目標。而目前,我國平均煙價大約是18塊錢,任務還非常艱巨。
談及減少煙草使用,社會上常會出現“煙草行業是納稅大戶”的聲音。對此,鄭榕認為,客觀來說煙草行業確實貢獻了很多稅收,但同時也要考慮煙草使用所產生的疾病負擔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2016年的數據顯示,煙草使用所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成本已經達到1.4萬億。以2021年煙草行業所貢獻的1.2萬億稅收而言,其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也遠遠超過了它的稅收貢獻。
“關于煙草使用要算一筆大賬,不能僅僅算它眼前帶來多少收益,而不去看它長遠的經濟損失。”鄭榕說。
電子煙應納入公共場所禁煙范圍
監測數據顯示,我國約有1000-1600萬電子煙使用者,面對包括電子煙在內新型煙草制品挑戰,我國也在不斷完善監管政策。
去年國務院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將“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2022年3月出臺了《電子煙管理辦法》,之后陸續頒布了《電子煙警語標識規定》《電子煙物流管理細則》《電子煙交易管理細則(試行)》《電子煙行政許可和產品技術審評有關問題的解答》《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等,這些監管政策的出臺與完善,將電子煙納入了規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軌道。
“大部分法規側重于從電子煙的生產、流通、銷售環節進行監管,卻缺失了公共場所禁煙領域。我們還需要更多關注在公共場所使用電子煙對公眾健康的影響。”陳德表示。
2022年10月28日,上海市對《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進行第二次修訂,把電子煙納入到公共場所禁煙范圍。據不完全統計,包括上海、河南、廣西、深圳、杭州等近20個省市已經把電子煙納入到公共場所禁煙范圍。
陳德表示,這些措施是為了告知公眾:第一,電子煙也要遵守公共場所禁煙規定;第二,電子煙也存在健康危害。
“以前電子煙給公眾的第一印象是沒有危害,甚至是綠色環保、時尚時髦、戒煙神器等。但現在我們認識到,電子煙本身就是屬于煙草制品的范疇,所以很多誤區都不攻自破。”陳德談到。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健康傳播研究所控煙研究中心主任鄭頻頻表示,我們需要對電子煙監管政策進行長期全面的科學追蹤觀察,去評價政策是否真正起到幫助青少年戒煙的作用,比如由于調味電子煙被禁,青少年會不會轉向有類似口味的爆珠煙?同時要警惕化身為奶茶杯、可樂罐、調味棒等一次性電子煙產品。
與此同時,鄭頻頻強調,對電子煙加強管理的同時不能弱化對傳統煙草卷煙問題的關注,比如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電子煙,也應從重處罰對未成年人銷售傳統卷煙等。正如世衛組織在《2021年全球煙草流行報告》中的呼吁,“不要讓電子煙監管,稀釋了我們對于整體控煙目標的關注”。
“中國3億吸煙者正在消耗全世界40%的卷煙,急需迅速行動遏制煙草導致的癌癥死亡之潮。”在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11月29日召開的“多措并舉 共建無煙文化”媒體研討會上,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
“中國3億吸煙者正在消耗全世界40%的卷煙,急需迅速行動遏制煙草導致的癌癥死亡之潮。”在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11月29日召開的“多措并舉 共建無煙文化”媒體研討會上,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
招標編號:ZDJHZB-2022-114招標人:國家煙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資金來源:其它國家煙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2022年儀器設備采購(第二批)招標公告招標編號:ZDJHZB-2022-114項目所在地......
近日,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發布煙草微生物分析鑒定和篩選應用實驗室建設項目配套儀器設備采購(第二批)公式,詳情如下:需求:標段號序號貨物名稱數量(臺/套)標段11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系統1標段21......
近日,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發布《煙草微生物分析鑒定和篩選應用實驗室建設項目配套儀器設備采購(第二批)》招標公告,預計采購包括超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靜電場軌道阱高分辨質譜聯用儀在內的10類儀器。......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煙草功能成分與綜合利用創新團隊揭示了煙草轉錄因子NtMYB305a參與尼古丁代謝調控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植物生理學(PlantPhysiology)》雜志......
煙民們要更加注意了!前段時間,同濟大學左為團隊的一項研究發現,亞裔男性或更易感染新冠肺炎,但限于樣本量(8例樣本,亞裔僅1例),結果備受爭議。近日,來自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UniversityofSo......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植物功能成分與綜合利用創新團隊在煙草內生真菌中發現了抑菌、殺蟲活性顯著且毒性較小的異戊烯基化吲哚類活性化合物,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低毒生物農藥的研發提供了模板化合物。......
iNature據估計,2017年世界上有5500萬人死亡,其中有1,77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記錄全球(按經濟水平分組)和各國風險因素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之間關聯的一致性或差異,將有助于制定全球和具體......
2019年8月4日,中國商務部據《海灣消息報》(GulfNews)報道,阿聯酋聯邦稅務局(FTA)表示,開始執行“煙草及煙草產品稅章標記計劃”,從8月1日起,將禁止阿聯酋市場上無電子稅章的所有類型的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