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7日表示,截至2018年2月底,環保部28個督查組對21萬個企業(點位)進行執法檢查,發現各類涉氣環境問題3.6萬個,督辦突出問題2萬件;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納入應急預案的企業從9000多家增加到5萬多家,極大地減輕重污染天氣的影響。 環境保護部今日召開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去年,環保部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環保執法行動,雖然取得成效,但人們也擔心這種“運動式”執法能夠維持多久?如何才能建立環境執法長效機制? 劉友賓對此表示,大家非常關心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問題,什么是長效機制?最好的長效機制就是依法辦事。強化督查不是“運動式”,更不是“一陣風”,它本身就是長效機制的具體體現。 劉友賓介紹,2017年,環境保護部啟動了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強化督查工作。強化督查實施以來,建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6.2萬家“散亂污”企業、6.4萬臺燃煤鍋爐、8919家錯峰生產企業及清潔供暖改......閱讀全文
8月31日,生態環境部舉行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崔書紅、規劃財務司副司長汪鍵介紹了“放管服”改革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8月份例行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今年7月以來,很多城市臭氧濃度多次超標,臭氧屢屢成為空氣首要污染物。 “臭氧形成機理復雜、控制難度大,發達國家至今也尚未妥善解決。”在環境保護部舉行的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宣教司巡視員劉友賓透露,目前,我國已將臭氧污染防治納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議事日程。 臭氧是空氣中氧分子受太陽輻射分
“對環保社會組織和志愿者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一些關心和支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9日上午在新聞發布會表示,環保社會組織和志愿者也要依法依規開展活動,堅持實事求是,建設性地促進環境問題解決。 有記者問,環保志愿者雷萍因對廣東茂名信宜市茂源石場的污染調查,而被當地公安機關拘留,引發輿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 10月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干部大會,會上宣布了部機關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并舉行了憲法宣誓儀式,23個司局級機構的新司長正式亮相。 其實,早在9月29日,有一位新司長就和大家見過面了。當天,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記者們驚奇地發現,坐在臺上的還是崔書紅。 這是一個反常現象,
“大氣十條”收官在即,能不能實現既定目標,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環境保護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8日表示,經專家分析認為,“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能夠實現。 2013年,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大氣十條”,提出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即PM10濃度比20
27日,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在環保部新聞發布上透露,目前,寧夏、上海、北京、天津、重慶、云南、江西、湖北、安徽、四川10個省市已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審核。 據悉,環保部分片區赴各地進行對接交流與指導。聯合發展改革委多次召開會議,協調推進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省(市)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紅線劃
1月20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16年空氣質量狀況,介紹環境監測及《大氣十條》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副司長吳季友、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傅德黔參加發布會,通報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 高
記者今天上午從環境保護部召開的2018年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大氣十條”目標全面實現,未來將制定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 環境保護部新聞發言人、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表示,自2013年9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實施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共同
28日上午,國家環保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路透社記者提問:“進入采暖季后,陸續有媒體報道在京津冀區域的一些村莊和社區,出現了天然氣氣量不夠、來氣不穩等情況,環保部對此怎么看”,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如此回答:大家比較關心煤改氣和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工作,環保部關于煤改氣和清潔供暖工作的態度
5月的最后一天,整合了人社部、國家發改委和民政部等部門相關職責組建的國家醫療保障局正式揭牌亮相。至此,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確定的25個應掛牌的新組建或重新組建部門全部完成掛牌。緊張籌備,務實高效。從集中辦公到設置機構,從首次發文到首場新聞發布會,各部門全面落實中央部署,新一輪機構改革蹄疾步穩向縱
作為環保行業蓬勃發展的一年,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領域也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史上最大規模環保督查、京津冀首個統一強制環保標準正式公布、打贏藍天保衛戰、“2+26”城市部分工業采暖季實施停產、限產……這一年,我國在七大氣防治領域留下了太多足跡。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7年即將結束,作為環保行業蓬勃
附件3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初評通過通用項目序號評審組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單位(專家)初評建議等級1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梨優質早、中熟新品種選育與高效育種技術創新張紹鈴,施澤彬,王迎濤,李秀根,吳 俊,李 勇,
編號 獎種名稱 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