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為規范我國果酒行業發展,中國果酒標準制定第一次研討會在陜西省永壽縣召開。此次果酒標準的制定得到了科技部農村技術開發中心的指導,由中國果酒產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相關科研機構、高校、行業協會、果酒企業等共同起草。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原副院長、標準專家熊正河,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薛潔,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果露酒分會秘書長王祖明,全國釀酒標準化委員會孟鎮工程師,陜西科技大學楊輝教授,聯盟特聘專家羅建華高級工程師,陜西云集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萍等參加研討會。會議由聯盟秘書長劉曉芹主持。 標準主要起草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李華教授介紹了果酒標準設計的背景、意義、定位與定義、范圍、分類、要求等。他說,目前我國果酒釀造進入誤區,葡萄酒標準綁架了果酒標準,不同的是果酒也走出了一條新道路——“復合酒”。 “果酒標準的制定必須‘實事求是’,前期已進行300個酒樣分析與對比實驗,在研究了現行有關果酒標準基礎上,突......閱讀全文
中國果酒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果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要制定行業標準體系,以市場為導向,要創新發展,突出風格,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節能減排。 8日,由中國果酒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農村科技雜志社等主辦的第六屆中國果酒科技峰會暨第三屆果酒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大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峰會以“健康時尚果酒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標準化在便利經貿往來、支撐產業發展、促進科技進步、規范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今年以來,山東省煙臺市積極適應標準化工作改革形勢,目前已參與完成兩項ISO國際標準、主導完成1項ASTM國際標準,正在參與10項國際標準制修訂。實踐證明,“煙臺標準”的層次和水平不斷提升,在
從國家認監委獲悉,目前我國已有80余家企業的200多個單元產品通過酒類產品質量等級認證,產品涉及白酒、啤酒、葡萄酒、黃酒、果露酒、酒精各類酒種,覆蓋了80%以上的國家級名優酒類產品。釀酒行業是我國食品工業中的重要行業之一。近年來,釀酒行業快速發展,年平均增長率在10%以上。為維護消費者權益、引導消費
據筆者統計,2017年10起有71項食品及食品相關標準開始實施。其中包括10項國家標準,54項行業標準以及7項地方標準。 在10項國家標準中,《GB 4806.1-2016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9685-2016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劑使用標準》這2項標準在10月19日
檢測對象:蔬菜、水果、糧、油、米面及制品、醬腌菜(泡菜)、肉及肉制品、茶葉、調味品、米豆面制品、水產品、酒類、飲料等。檢測依據:國家標準GB和GB/T系列、行業標準、企業標準 檢測項目設計:為涵蓋營養成分、果蔬農殘、食品重金屬、食品添加劑、非食用化學添加物、微生物感染等的檢測,公司開發有儀
資料圖片 一位消費者飲用勁酒后出現不適,被醫院鑒定為“中藥材中毒”。雖然勁酒公司反復強調其產品安全性沒有問題,但消費者還是把勁酒告上了法庭。保健酒行業近年來悄然發展起來,其背后的中藥材非法添加、一味夸大保健功能而不提示不宜使用人群、產品過了保質期仍在銷售等亂象也浮出水面。保健酒行業自身應如何
蓬萊海岸葡萄酒、通化山葡萄酒能否接軌世界,成為中國的勃艮第、香檳產區式代表?綿柔型、淡雅型白酒能否像濃香、醬香白酒那樣作為一種香型代表“登堂入室”被主管部門認可?未來2年,市場上是否將出現更多具備小產區屬性和風味特點的葡萄酒、白酒產品。目前國家標準相關管理部門正在推進的改革,很有可能給上述問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