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處于有可能患癌癥的三分之一人口之列,你的身體會在醫生診斷這種疾病之前發出警告信號。如果能盡快檢測出潛藏在細胞和血流中的這些微弱信號,你就會獲得更大的生存機會。問題是早期癌癥的標志性變異相當復雜,而且常常很微弱,甚至處于分子水平。 但是,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物理化學家詹姆斯?希斯(James Heath)認為,納米技術有可能最終提供解決這個分子謎團的方法。希斯斷言,超微硅線組(每根用來檢測一種有關特定癌癥的蛋白質)有可能檢測到我們身體中最微弱的化學變化。希斯及其加州理工學院的同事正在開發的納米傳感器將同時在一滴血中搜尋數百乃至數千種不同的生物分子。如果這些納米傳感器有效,它們有可能成為檢測癌癥的基礎,不僅能更精確,而且會比現在使用的檢測方法更便宜,也更方便,因為它們不涉及組織采樣和實驗室分析。 當然,這并不能說明什么。大多數篩查癌癥的方法依......閱讀全文
美國 遺傳學研究深入揭示、利用基因機制;細胞研究讓多種細胞互換“身份”;再生醫學造出多種器官組織。 田學科 (本報駐美國記者)在遺傳學研究領域,杜克大學模仿人體細胞內復雜的基因調控過程,模擬出多種蛋白質如何通過復雜相互作用調控一個基因。 斯坦福大學設計出一種由DNA和RNA制成的生物晶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