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感染免疫重點實驗室成立
揭牌儀式 5月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感染免疫重點實驗室成立啟動儀式在生物物理研究所舉行。科技部基礎司司長張先恩,基金委生命科學部主任武維華院士,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康樂、副院長高福,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王麗萍處長、劉杰處長,計劃局侯宏飛副處長,以及研究所赫榮喬、朱美玉、許瑞明副所長,所長助理孫命等職能部門負責人,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和長期以來關心和指導感染與免疫實驗室的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老局長王貴海研究員以及全體師生一百多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啟動會由許瑞明主持。康樂宣讀了中科院關于成立感染免疫重點實驗室的通知。赫榮喬代表依托單位宣讀了關于聘任饒子和院士為主任,王大成院士、曹雪濤院士、陳志南院士等15名專家為感染免疫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的決定。朱美玉宣布了唐宏研究員,范祖森、王盛典研究員為實驗室正、副主任的決定。康樂、高福分別向與會的學術委員會委員和實驗室主任頒發了聘書。 張先恩在......閱讀全文
生物技術、生命科學與診斷館全新亮相analytica-China-2014
近年來,生物技術已成為當今世界高技術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干細胞、生物制藥等前沿生物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醫藥、環境、食品、能源等重要領域,對提高人類健康水平、改善環境、提高農業與工業的產量與質量等問題上發揮著重要作用。與此同時,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體外診斷試劑的應用與開發,
生物技術、生命科學與診斷館全新亮相analytica-China-2014
生物技術、生命科學與診斷館全新亮相analytica China 2014 近年來,生物技術已成為當今世界高技術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干細胞、生物制藥等前沿生物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醫藥、環境、食品、能源等重要領域,對提高人類健康水平、改善環境、提高農業與工業的產量與質量等問題上發揮
analytica-China-2022生命科學、生物技術與診斷展區
? ? ? ?第十一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22)將于7月11-13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8.2H、1.2H、2.2H盛大舉行。? ? ? ?生命科學、生物技術與診斷主題展是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非常重要的展區之一,涵蓋與生命科
analytica-China-2010-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六大亮點搶先看
analytica China 2010 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六大亮點搶先看 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是當今世界科學研究中最炙手可熱的領域,該學科和技術的發展直接關乎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健康、醫療、農業、食品、環境等均離不開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9月15-17日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的2010
《2017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正式出版
近日,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和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共同編著的《2017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7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以翔實的數據、豐富的圖表和充實的內容,全面展示了當前我國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的基本情況。報告指出,
《2016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出版發行
日前,由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和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共同編著的《2016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為報告作序。 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創新速度明顯加快,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技術更替和成果轉化周
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亮相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
10月27-29日,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作為大會的共同承辦單位之一,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在大會期間組織了一系列特色活動,包括中國生物技術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中國生命科學園區論壇以及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展覽等。 中國生物技術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于10月27日下午舉行。中國生
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的專業盛會在大連世博廣場召開
4月24日至29日,本年度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的專業盛會在大連世博廣場召開。本次會議囊括了第一屆生物能源大會、第一屆海洋生物技術大會、第四屆工業生物技術大會、第二屆中國大連DNA及基因組活動周、第二屆工業酶與生物催化大會、第二屆石油微生物大會及第二屆中國大連國際生
《2016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正式出版發行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和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共同編著的《2016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為報告做序。 報告以詳實的數據、豐富的圖表和充實的內容,全面展示了當前我國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的基本情況。報告指出,當
甲骨文推出創新生命科學解決方案應對生物技術行業挑戰
2008年4月8日,北京。甲骨文公司全球生命科學事業部亞太/日本區總監Callum Bir在甲骨文生命科學行業媒體見面會上說:“當前,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但同時制藥與生命科學企業都面臨著如何提高研發效率、如何保證產品質量與法規遵從、如何實現以客戶為中心三大方面的挑戰。甲骨文公司針對行
生科院與賽諾菲巴斯德公司簽署“杰出研究生獎”備忘錄
雙方簽署諒解備忘錄 10月14日,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與法國賽諾菲巴斯德公司在京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設立“生物醫學杰出研究生獎”,旨在共同推進中科院京區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在微生物學、免疫學以及生物醫學方面的發展,鼓勵研究生從事上述相關領域的研究,尤其是新疫苗、新抗體和新
免疫學詞匯免疫學檢測
免疫學檢測是機體識別“自身”與“非己”抗原,對自身抗體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對“非己”抗原產生排斥作用的一種生理功能的檢測。正常情況下,這種生理功能對機體有益,可產生抗感染、抗腫瘤等維持機體生理平衡和穩定的免疫保護作用。在一定條件下,當免疫功能失調時,也會對機體產生有害的反應和結果,如引發超敏反應、自身
免疫學實驗免疫學檢測介紹
免疫學檢測介紹: 免疫學檢測是機體識別“自身”與“非己”抗原,對自身抗體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對“非己”抗原產生排斥作用的一種生理功能的檢測。正常情況下,這種生理功能對機體有益,可產生抗感染、抗腫瘤等維持機體生理平衡和穩定的免疫保護作用。在一定條件下,當免疫功能失調時,也會對機體產生有害的反應和結果,
生命科學簡介
生命科學是系統地闡述與生命特性有關的重大課題的科學。支配著無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學定律同樣也適用于生命世界,無須賦予生活物質一種神秘的活力。對于生命科學的深入了解,無疑也能促進物理、化學等人類其它知識領域的發展。比如生命科學中一個世紀性的難題是“智力從何而來?”我們對單一神經元的活動了如指掌,但對數以
解碼免疫系統,“免疫圖譜卓越計劃”全面升級
9月7日,記者獲悉,由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指導,百圖生科(北京)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組織編制的《計算免疫問題》在京發布。與此同時,雙方合作升級“免疫圖譜卓越計劃”,通過人工智能解碼人體免疫系統,為更精準地探尋多種疾病的復雜免疫規律,讓更高效率的靶點挖掘和藥物設計成為可能。 “五大計算免疫問題
解碼免疫系統,“免疫圖譜卓越計劃”全面升級
9月7日,記者獲悉,由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指導,百圖生科(北京)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組織編制的《計算免疫問題》在京發布。與此同時,雙方合作升級“免疫圖譜卓越計劃”,通過人工智能解碼人體免疫系統,為更精準地探尋多種疾病的復雜免疫規律,讓更高效率的靶點挖掘和藥物設計成為可能。 “五大計算免疫問題”
中科院感染免疫重點實驗室成立
揭牌儀式 5月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感染免疫重點實驗室成立啟動儀式在生物物理研究所舉行。科技部基礎司司長張先恩,基金委生命科學部主任武維華院士,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康樂、副院長高福,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王麗萍處長、劉杰處長,計劃局侯宏飛副處長,以及研究所赫榮喬、朱美玉、
生命科學大會開幕:我國生命科學處在突破的前夜
我相信,這次匯聚,將成為國際生命科學領域一次令人難忘的盛會。1日,2016世界生命科學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在致辭中這樣說道,生命科學,正引領世界科學發展的新潮流。 這是在中國舉行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生命科學領域學術盛會。10位諾獎得主、4位世界糧食獎得主
中科院北京生科院免疫與健康聯合研究中心成立
12月24日,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免疫與健康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召開。北京生科院院長康樂宣讀了成立免疫與健康聯合研究中心的決定。中科院院士王大成、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局長張知彬、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田志剛、北京免疫學會理事長張毓等出席了成立大會。中科院院士田波、方榮祥發來賀信。
北京生科院免疫與健康聯合研究中心成立
12月24日,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免疫與健康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召開。北京生科院院長康樂宣讀了成立免疫與健康聯合研究中心的決定。中科院院士王大成、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局長張知彬、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田志剛、北京免疫學會理事長張毓等出席了成立大會。中科院院士田波、方榮祥發來賀信。
免疫學基礎
? 第一章 抗原 抗原(antigen,Ag)是指能刺激機體免疫系統誘導免疫應答并能與應答產生如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發生特異反應的物質。一個完整的抗原應包括兩方面的免疫性能:①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指誘導宿主產生免疫應答的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物質稱為免疫原(immunogen);②
什么是生命科學?
生物學(Biology)(簡稱生物或生命科學)是探索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其研究對象是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其目的在于闡明和控制生命活動,改造自然,為農業、工業和醫學等實踐服務。
中國生命科學最高獎:“談家楨生命科學獎”頒發
與會領導、嘉賓與獲獎科學家合影。 今日上午,由中南大學承辦的第十一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頒獎典禮在湘雅醫院國際學術報告廳舉行,包括多位中國兩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在內的全球生命科學領域權威專家齊聚一堂,共同見證14位杰出科學家榮膺第十一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成就獎、臨床醫學獎、產業化獎、創新獎,并圍繞全
免疫學詞匯免疫學檢測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在臨床上常表現為各種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疾病,細菌入侵,病毒感染和腫瘤等。需要檢查的人群:有免疫缺陷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生物制藥(3)生物技術
目前,各國、各組織對生物技術產業的定義和圈定的范圍很不統一,甚至不同人的觀點也常常大相徑庭。本文采納有關學者的觀點,將現代生物技術產業界定為:生物技術是以現代生命科學理論為基礎,利用生物體及其細胞的、亞細胞的和分子的組成部分,結合工程學、信息學等手段開展研究及制造產品,或改造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并
生物技術讓育種更專業
近日,農業部對3款進口轉基因大豆新品種發放安全證書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安全性是其一,新聞爭論的背后更折射出種業競爭力的問題。 而今,如何培育出具有高產、優質、安全等優點的作物品種,已成為世界性的育種課題,由此,生物技術被推上了歷史舞臺。 在日前舉辦的“第六屆國際生物技術與農業峰會”上
亞臨界生物技術的概述
亞臨界生物技術是指植物油脂、昆蟲油脂或動物油脂、微生物油脂及水溶性天然有效成分,經過亞臨界流體低溫萃取進行的固液或液液萃取分離生物技術,從而得到生物質中的有效成分。 1995年,祁鯤先生經過多年的研究,最終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套亞臨界生物技術萃取裝置,并成功應用于工業化生產,使得世界上亞臨界生物技
生物技術工業的重要支柱
發酵罐產業在迅速發展,以生物發酵罐作為高新技術的產品逐漸改變了傳統高污染、高耗能的生產模式,并將發酵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相結合。據了解,生物發酵罐是用來進行微生物發酵的裝置,它可通過優化微生物的發酵條件來提高發酵效率。 生物發酵罐(制藥、生物工程、食品)特點:采用進口SUS316L優質不銹鋼,精
歐洲農業生物技術遭遇重創
“許多歐洲同行得知歐洲法院裁定后備感震驚和沮喪,畢竟他們有過轉基因被政治綁架而失去農業科技競爭力的慘痛經歷,如果今后再因基因組編輯管理失誤而導致科技創新的更大挫折,那將是歐盟整個科學界的悲哀。”2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位于盧森堡的歐洲法院25日裁定,
生物技術常用實驗操作簡介
?? 一、總RNA的提取(Trizol法提取) 在收集到生物材料之后,最好能即刻進行RNA制備工作。若需暫時儲存,則應以液氮將生物材料急速冷凍后,儲存于-80℃冷凍柜。在制備RNA時,將儲存于冷凍柜的材料取出,立即以加入液氮研磨的方式打破細胞,不可以先行解凍,以避免RNase的作用。 1.?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