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頁巖氣被視為未來能源的“明星”而大量開采,其對地下水與土壤的影響也受到高度關注。美國一項新研究表明,頁巖氣開發過程中的污水處理問題不容小覷。 杜克大學研究人員2日在《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上報告說,他們對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西部一個頁巖氣污水處理廠排污口附近河水及河底沉淀物進行取樣,并把檢測結果與該河流上下游的情況進行對比,結果發現,排污口附近河水及河底沉淀物受到高放射性污染,且鹽與金屬含量嚴重超標。 參與研究的杜克大學環境科學教授羅伯特?杰克遜說,排污口附近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鐳的含量,為河流上游約200倍,超出了美國放射性物質處理的相關安全規定。另一名教授阿夫納?翁谷希說,這一放射性污染所帶來的潛在環境風險可能數千年都無法消除。 除了放射性污染外,檢測還發現了高濃度的溴化物、氯化物與硫酸鹽。研究人員指出,河水中含有大量溴化物尤其讓人擔心,因為它可與自來水廠中消毒用的氯及臭氧等發生反應,產生毒性非常強的副產......閱讀全文
盡管美國的頁巖能源革命令人振奮,但欲將其在中國復制,其給環境帶來的風險不容小覷。 業內人士和環保專家向《經濟參考報》記者指出,頁巖氣開采中耗水量是常規天然氣的10倍左右,且面臨許多環境風險,而我國頁巖氣田多數分布在缺水地區,鉆探一口井的環保支出需數百萬元。更令人憂心的是,目前
盡管美國的頁巖能源革命令人振奮,但欲將其在中國復制,其給環境帶來的風險不容小覷。 業內人士和環保專家向《經濟參考報》記者指出,頁巖氣開采中耗水量是常規天然氣的10倍左右,且面臨許多環境風險,而我國頁巖氣田多數分布在缺水地區,鉆探一口井的環保支出需數百萬元。更令人憂心的是,目前我國頁巖氣開發
在頁巖氣革命引發的諸多環境問題當中,水資源管理是最受關注的爭議話題。 頁巖氣開采的核心技術主要是水平鉆井法和水力壓裂法,而在美國超過一半的天然氣都是通過水力壓裂法獲得的。這種方法促進了頁巖氣的快速發展,但也引來了接連不斷的爭議。 水力壓裂法,簡單說即借助高壓將大量水、沙子以及化學物質
中國上市公司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交科”)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在美國設立全資子公司,并擬通過該美國子公司以合并方式收購全球最大環境檢測公司TestAmerica ENVIRONMENTAL SERVICES LLC(以下簡稱“TestAmerica”)100%股權。 本次交易將
各區生態環境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保稅區管理局、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管理委員會、各有關單位: 為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效率,更好地發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功能,按照市政府印發的《本市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改革實施意見》(滬府規〔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