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柳葉刀》新冠病毒專題新發兩篇文章。 一篇分析了99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由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張麗、上海交大瑞金醫院的張欣欣等人完成。 研究樣本來自2020年1月1日至20日武漢金銀潭醫院收治的確診患者。研究指出,2019-nCoV感染呈簇狀發作,更可能影響有并發癥的老年男性。病毒可導致嚴重、致命的呼吸系統疾病,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 99例新冠肺炎患者中,近半數有過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47名患者是市場銷售人員或管理者。患者平均年齡55.5歲,包括67名男性和32名女性。超過一半的患者有慢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此類患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 臨床表現最多的是發燒、咳嗽,一些患者伴有呼吸急促(31%)和肌肉疼痛(11%)等癥狀,其他還包括精神錯亂、頭痛、喉嚨痛、鼻炎、胸痛、腹瀉、惡心嘔吐。重癥患者出現細菌和真菌同時感染的情況。 影像學檢查顯示,75%的患者出現雙側肺炎,14%......閱讀全文
日前,《科學》刊發長篇報道,聚焦引發歐洲混亂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1.1.7的進化之路。目前,學界的觀點傾向于:該變異毒株是在一名免疫力脆弱者體內完成變異的。 《科學》還提示: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應該格外關注免疫力脆弱人群。他們可能是新冠病毒出現重大變異的關鍵。在此次疫情當中,重癥、危重癥病例以
日前,《科學》刊發長篇報道,聚焦引發歐洲混亂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1.1.7的進化之路。目前,學界的觀點傾向于:該變異毒株是在一名免疫力脆弱者體內完成變異的。 《科學》還提示: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應該格外關注免疫力脆弱人群。他們可能是新冠病毒出現重大變異的關鍵。在此次疫情當中,重癥、危重癥病例以及
新冠疫情暴發已有大半年的時間,全球疫情新增確診整體仍然呈上升趨勢。截至7月17日19時,全球累計確診逾1380萬,累計死亡人數超59萬。 在海外疫情形勢嚴峻的背景下,北京和香港疫情反彈、哈薩克斯坦出現不明肺炎,這些都讓大家對新冠疫情蒙上一層陰影,有關疫情的二次爆發以及新冠病毒變異的猜測不斷蔓延
這個春節,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對于鼠年的憧憬,不斷滾動的疫情播報牽動著每個人的心。 在這場戰“疫”中,中華預防醫學會感染性疾病防控分會常務委員兼秘書長、中山大學附屬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除了參與醫務工作,還不斷通過互聯網做科普。他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透露,這些天面對的線上咨詢
帶狀皰疹( herpes zoster) 是由潛伏的水痘-帶狀 皰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 再激活和復制 所致的病毒性皮膚病,以單側分布帶狀排列的成簇 水皰伴神經痛為特征。帶狀皰疹有自限性,但嚴重 病例及其并發癥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并加重患者家庭 及社會的經濟
煙民們要更加注意了! 前段時間,同濟大學左為團隊的一項研究發現,亞裔男性或更易感染新冠肺炎,但限于樣本量(8例樣本,亞裔僅1例),結果備受爭議。 近日,來自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公共衛生學院一個研究,在研究了225個涵蓋不同種族、年齡、性
中新網1月7日電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7日發布《新冠疫苗接種問答》。問答中提到,接種疫苗后還是應該繼續佩戴口罩;建議現階段使用同一廠家的同品種疫苗完成接種;接種第二劑次滅活疫苗大約兩周后可以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對于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目前暫不建議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者無需在接種疫苗
此前一項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受體ACE2在亞洲男性肺泡細胞中高表達。據此,“亞裔更易感染新冠肺炎”的說法引發廣泛關注。 不過,一項發表于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的最新研究顯示,亞洲人與白種人之間,新冠病毒受體ACE2基因的表達沒有顯著差異。 不僅如此,年齡、性別統統都不是造成易感性差異的因
1月30日,《柳葉刀》新冠病毒專題新發兩篇文章。 一篇分析了99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由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張麗、上海交大瑞金醫院的張欣欣等人完成。 研究樣本來自2020年1月1日至20日武漢金銀潭醫院收治的確診患者。研究指出,2019-nCoV感染呈簇狀發作,更可能影響有并發癥的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目前全球確診新冠肺炎2245872例,死亡152707例。美國確診超75萬例,死亡超4萬例。圖片來源:AP 目前,新冠疫情的第一波還沒有表現出結束之勢,但科學家們已經對第二波疫情的爆發開始擔憂。它可能會比第一波更嚴重,導致更多人死亡;也可能只是單純的膨脹,因為很多
10月1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0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4例(廣東6例,上海5例,陜西3例),本土病例6例(均在山東);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7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2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肺病專家警告稱,最新研究顯示感染新冠肺炎的男性更多、男性患者更易發展為嚴重肺炎、男性患者死亡率更高,這些或與吸煙有關。 2月10日,中國和美國研究人員在醫學類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發表了一篇關于新冠肺炎病例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的文章。文章對首批8866例報告病例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開展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的評選,延續了將項目成果進行知識創新類和技術創新類分類推薦和評選的方式,組織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等領域同行資深專家評選,并經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審核,最終確定8個知識
“本周是世界抗疫開始后最為混亂無序的一周。”3月15日晚,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發文表示。 隨著新冠病毒的全球流行,中國在國內防控形勢轉好之際,卻遭受到境外輸入的困擾,猝不及防迎來疫情防控的“下半場”。 3月15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預防獸醫系終身教授王秋紅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
10月17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上海5例,廣東4例,陜西2例,天津1例,四川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0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43人,重癥病例
(轉載自:藥明康德公眾號) 自18世紀末首次誕生以來,疫苗就成為了人們健康的“護身符”,它的出現使無數人能更好地預防疾病。在這次疫情中,用疫苗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疾病,也是大眾翹首以盼的方向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范圍內已經有超過20家創新生物技術和醫藥公司在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
“本周是世界抗疫開始后最為混亂無序的一周。”3月15日晚,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發文表示。 這一周,意大利處于崩潰邊緣,開始封城;英國放話“群體免疫”,引發全世界熱議和來自本國的抗議;美國遭受了來自本國和國際各種質疑,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中國被境外輸入困擾,張文宏稱上海專家團隊已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氣溫降低有利于病毒的存活和傳播,存在今年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接種流感疫苗有沒有必要?流感疫苗是否會和新冠疫苗起沖突?哪些人最需要接種流感疫苗? 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
2月24日晚,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近日在中國四地開展聯合調查的結果。 考察組中方組長、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考察組外方組長、世衛組織總干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Bruce Aylward)介紹考察組現場調研情況,并
自2019年12月開始,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就牢牢占據了我們的視線,在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科研人員,受到疫情影響的同胞們,都觸動著我們的神經。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為了對付新型冠狀病毒,特別是尋找藥物救治被感染的患者,當疫情出現后,我們急需了解它究竟是如何感染人的,特別是它究竟在攻擊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2月24日在瑞士日內瓦表示,全球冠狀病毒疫情尚未構成大流行,并將其在廣義上定義為在多個區域內感染的不受控制的傳播。 “這種病毒有大流行的潛力嗎?當然有。我們到那個地步了嗎?從我們的評估來看,還沒有。”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賽說。 但一些科學家認為,國際病例的激增標志著這
3月中旬,武漢金銀潭醫院1775名新冠患者研究后發現:O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不易感,風險較低;A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易感,風險也較高。 對新冠肺炎患者臨床觀察表明,老年人、男性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并發展為重癥。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生物標志物可以預測個體對COVID-19的敏感性。南方科技大學、上
什么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Coronavirus)是一種有包膜(或囊膜)的正鏈線性RNA病毒,也是一種最大的RNA病毒。冠狀病毒屬于網巢病毒目。我們通常說的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科的兩個亞科之一。該亞科包括甲、乙、丙、丁(α,β,γ和δ )四個屬。 冠狀病毒的包膜是由雙層脂質和跨膜蛋白組成。病毒的
過去100年發生的多起事件讓世人密切關注未來發生傳染病大流行的風險。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計有數千萬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現在擁有比一個世紀前更好的干預措施,季節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預防。每年需要接種或選擇接種的人所占比例較小。世界上還有抗生素可以幫助治療細菌
實現群體免疫并不像看起來那么簡單,也不一定總能實現 我們戰勝了天花和小兒麻痹癥,新冠肺炎(COVID-19)會成為下一個嗎? 群體免疫是指一個群體對某種疾病具有足夠的免疫能力,從而防止疾病的傳播。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1923年首次創造了這個術語,用來描述一群被試動物(在當時的研究中是小鼠
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一艘無法靠岸的船。 盡管展開了14天的嚴格隔離措施,卻無法阻止這場連環感染的悲劇上演。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2月20日報道,兩名在“鉆石公主”號郵輪上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死亡。這是該郵輪確診病例首次出現死亡情況。 此外,“鉆石公主”號郵輪上已獲得檢測結果的3011人中,
嚴匡華北醫碩士、中國協和醫大博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博士后 Understanding aplastic anemia is the first step toward taking control.了解再障乃為征服再障的第一步。 ——這是鄙人編寫此文的主旨所在。&nb
面對疫情,如何疏解緊張、焦慮的情緒,提高“心理免疫力”?來聽聽復旦大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心理支持與干預指導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季建林怎么說。 基本原則:三心、二意 信心:雖然新冠肺炎是一種新的傳染病,許多方面人類仍是無知的,但傳染病的防治原則是共通的,過去的許多
隨著年齡的增長,死于新冠肺炎的風險顯著增加。 在50歲以下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幾乎沒有人會死亡。對于50多歲和60歲出頭的感染者來說,死亡率約為5‰,且男性高于女性。隨著年齡增大,死亡風險急劇上升,70多歲感染者的死亡率為11.6%。這是對新冠肺炎死亡風險進行初步詳細研究后獲得的統計數字。
自2019年12月8日以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報告了幾例病因不明的肺炎。大多數患者在當地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工作或附近居住。在這種肺炎的早期階段,嚴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出現了,一些患者迅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