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要求 通過實驗掌握真蕨亞門的主要特征及生活史;掌握真蕨亞門與蕨類植物其它四亞門的主要區別。 二、實驗材料 腎蕨孢子體、孢子囊群;蕨地下莖橫切;蕨葉橫切;原葉體裝片;數種真蕨亞門標本等。 三、實驗內容和方法 1.腎蕨(Nephrolepis aurioulata),觀察下列內容: (1)孢子體:根狀莖直立,下面向四周發出長的匍匐莖,并從匍匐莖的短枝上長出圓形的塊莖、根狀莖。匍匐莖密被披針形鱗片,葉叢生,葉片草質,光滑,披針形,一回羽狀復葉,羽片無柄,網狀脈(大型葉) (2) 孢子囊和孢子: (3) 葉片和孢子囊群結構,取蕨葉橫切觀察 葉片:注意觀察上、下表皮,同化組織和葉肉維管束的特點。 孢子囊群:孢子囊集生于囊群托上,可看到處在不同發育階段的扁圓形孢子囊、孢子囊之間的帶狀隔絲和囊群蓋(膜質,一層細胞厚)。 2.蕨(Pteridium aquilinum),觀察下列內容: (1) 孢子體形態(標本)......閱讀全文
真菌門最高等的一亞門。有性生殖產生擔子和擔孢子是本亞門的主要特征。約2萬多種,包括許多供食用和藥用的種類和誘發植物病害的有害種類,以及多種有毒種類。菌絲很發達,有橫隔。可分為初生菌絲和次生菌絲。初生菌絲由擔孢子萌發形成,經短期的多核階段即產生分隔,形成單核、多細胞的菌絲體。次生菌絲是初生菌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