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布拉格捷克化工技術大學教授Jana Hajslova 【導語】隨著食品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加深、食品供應鏈的國際化發展,食品安全的治理不再是某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獨角戲”,“國際共治”成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必由之路,加強國際間食品安全防控的交流不可或缺。近日,分析測試百科網有幸采訪到了捷克共和國布拉格捷克化工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Prague)食品分析與營養系主任Jana Hajslova教授,Jana教授就食品安全的發展形勢、食品分析面臨的挑戰等熱點問題同我們進行了交流,并且為我們介紹了捷克國內食品安全的現狀,相信會為中國同行帶來啟發。左:布拉格捷克化工技術大學教授 Jana Hajslova 右:SCIEX 公司首席技術專家 Schreiber, Andre食品安全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應對區域化挑戰 Jana教授認為,無論是食品原材料的全球范圍流通還......閱讀全文
本次BCEIA舉行時間為2007年10月18日至21日,分別在北京友誼賓館(學術報告會)和北京展覽館(分析儀器展覽會)舉行。 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及展覽會(BCEIA),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批準,中國分析測試協會(CAIA)主辦的專業性的國際學術交流和分析測試儀器展覽會,從1985年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4月2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質標所”)和SCIEX公司共同邀請歐盟專家舉辦技術研討會,與到場嘉賓共同交流歐盟農藥分析、獸藥、毒素的分析技術與最新進展,吸引了50余位食品檢測工作者到場聆聽。 活動現場 SCIEX中國公
01、光刻機 《這些“細節”讓中國難望頂級光刻機項背》 制造芯片的光刻機,其精度決定了芯片性能的上限。在“十二五”科技成就展覽上,中國生產的最好的光刻機,加工精度是90納米。這相當于2004年上市的奔騰四CPU的水準。而國外已經做到了十幾納米。 光刻機里有兩個同步運動的工件臺,一個載底片,
“基礎研究決定一個國家科技創新的深度和廣度,‘卡脖子’問題根子在基礎研究薄弱。”李克強總理在9月2日主持召開的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工作座談會上指出。 “剛才幾位代表都在發言中都提到‘卡脖子’問題。‘卡脖子’問題根子在基礎研究薄弱,不是就事論事就能夠解決的。”李克強說,“基礎研究站得穩不穩,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