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6-19日,第五屆全國穩定同位素生態學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生態學會穩定同位素生態專業委員會2018年學術年會在沈陽召開。國家基金委生命科學部二處處長羅晶,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地球科學處處長段曉男,遼寧省科技廳社會發展處處長張鋼,中國生態學學會穩定同位素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林光輝,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韓興國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所長朱教君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來自美國、澳大利亞、丹麥、挪威、日本、中國等國家的穩定同位素研究專家學者、研究生共550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由中國生態學學會穩定同位素生態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森林生態與管理重點實驗室承辦。近年來,穩定同位素技術正逐漸成為認知物質循環、氣候變化、環境演變、污染物遷移等領域前沿強有力的工具,應用該技術可解決傳統研究手段難以解釋的生態環境問題,大大增加我們對未知世界的認知......閱讀全文
8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簡稱“西北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等單位主辦,西北研究院油氣資源研究中心、蘭州資源環境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等單位承辦的“第一屆全國氣體同位素技術與地球科學應用研討會”在甘肅蘭州召開。西北研究院院長王濤致詞。 此次會議以氣體同位素技術與
隨著氮沉降全球化和我國氮沉降形勢越來越嚴峻,準確量化沉降氮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滯留和分配是評估氮沉降對森林生態系統影響方向和程度的關鍵。15N標記手段不僅能準確量化沉降氮在不同生態系統組分中的滯留率,還可以闡明沉降氮隨時間在各組分中的再分配過程。氮沉降對森林生態系統影響的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國際上對
酸性土壤(pH<5.5)在我國分布面積廣泛,是我國熱帶亞熱帶糧食和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地。一直以來,氨氧化細菌(AOB)被認為是土壤硝化作用的主要驅動者,但在多數酸性土壤中檢測不到AOB,或發現AOB的存在與硝化作用無關,酸性土壤硝化作用的機理一直不夠清楚。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賀
美 國 新型電池研究獲得突破;證明慣性約束核聚變反應釋放能量比燃料吸收的多。 佐治亞理工學院開發出一種直接以生物質為原料的低溫燃料電池,借助太陽能或廢熱即能將稻草、鋸末和藻類甚至有機肥料轉化為電能,能量密度比基于纖維素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高近百倍。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開發出一種主要原料是普通沙子的新
西藏始攀鱸化石倫坡拉盆地種類豐富的化石植物類群,包括棕櫚、欒樹、椿榆等 “多跑路,多挖土,得幸福……”10月4日,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吳飛翔和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副研究員蘇濤分別結束了他們在青藏高原的第13次和第14次古生物考察。這兩位年輕的“80后”,是青藏高原不折不扣的“
記蘭州大學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地處西部的蘭州大學,先后被確立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培養人才,服務地方,蘭大在融入西部的發展中即將迎來百年校慶。 作為蘭州大學眾多科研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兒時現在應該正在麥田,和家人一塊放風箏。好吧,小編又矯情了,聊正事。好多人私信問小編:上周排行榜的詩寫的太驚艷了,簡直驚天地泣鬼神,可不可以轉載,小編這里統一回復:可以直接轉載,記得來源寫科學網就可以啦cheeky。上周寫的詩過于消耗精力,這周就沒有定場詩了,各位靜候